近日,《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生生态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薛红卫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录因子MADS29调控水稻种子发育中母体组织的降解(2012. 10.1105/tpc.111.094854)。

  水稻种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发育涉及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其中转录因子发挥了关键作用。MADS转录因子家族成员是植物花器官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已有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水稻MADS基因都在种子中表达,但对MADS家族成员参与水稻种子发育调控的研究结果仍比较少。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组基于前期的表达谱研究基础,分析得到了一个在水稻生殖发育阶段优先表达的转录因子MADS29。细致分析表明,MADS29在花药、胚珠和种子中均表达,且在受精后的母体组织表达量最高。MADS29的反义转基因植株呈现种子皱缩、淀粉粒形态异常、灌浆速率下降等表型。通过解剖学切片、末端转移酶标记实验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等,研究人员证明了MADS29通过调控程序化死亡(PCD)过程促进珠心细胞和珠心突起处的降解。进一步的体外凝胶阻滞实验显示,MADS29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程序化死亡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而调控其表达,进而影响胚乳发育。

  这些结果鉴定了一个参与珠心细胞和珠心突起处降解的调控因子,证实这两处组织的降解是水稻种子正常灌浆的前提,并且提示了生长素(IAA)信号在母体组织降解和胚乳发育中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水稻种子发育特别是胚乳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

  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的经费支持。

 

(A)RNA原位杂交分析显示MADS29在胚、珠心细胞和珠心突起处空表达。(B) MADS29反义转基因植株的种子发育异常。(C) MADS29调控种子发育的可能机制。

相关文章

中哥水稻联合中心在华南农业大学揭牌

4月16日,哥伦比亚托利马大学、国家水稻种植联合会代表团到访华南农业大学,共同为中哥水稻联合中心揭牌。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座谈会上,李凤亮指出,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学科历史悠久、实......

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

4月9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牵头,联合相关科研单位、优势企业发起成立的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召开。据介绍,联合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与......

另辟蹊径对抗“水稻癌症”

 稻瘟病田间为害症状。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李晨被称为“水稻癌症”的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30亿公斤,严重制约我国主粮作物的稳产、高产和优产。为了攻克稻瘟病,......

JIPB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叶片大小单株产量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在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多种多样,是构成缤纷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类的可靠特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形态与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密切相......

研究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CancerDiscov|结直肠癌分子亚型的表观遗传基础和特征转录因子

北京大学汤富酬及周鑫共同通讯在CancerDiscovery(IF28)在线发表题为“Single-cellchromatinaccessibilityanalysisrevealstheepigen......

植物所发现水稻中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期和孕穗期是两个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的阶段,但鲜有关于同时调控两个时期的分子模块的报道。解析水稻低温信号调控网络、挖掘关键调控基因以及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是解决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有效......

第六篇Science,复旦上医团队系统描绘转录起始连续动态全过程

2023年12月22日,复旦上医徐彦辉团队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visualizationoftranscriptioninitiationinactio......

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建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下水稻自主收获中的运输车辆精准定位控制方法,以及一套主从式协同作业系统和相关控制策略。相关成果......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