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8 14:57 原文链接: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完善绣线菊属进化历史

   近日,中科院西北生态资源环境研究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植物适应与进化学科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地区绣线菊属在第三纪中新世中期左右开始分化。高原隆升及冰期气候波动是绣线菊属种间分化和种内居群间的主要原驱动因子。该成果日前在《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上发表。

绣线菊属是绣线菊亚科,是蔷薇科中最原始的属,在系统进化过程中,衍生出形态各异而亲缘关系紧密的绣线菊种类。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地区绣线菊属在第三纪中新世中期左右开始分化,正处于青藏高原隆升第一阶段。而该类群的快速分化主要是由早上新世高原隆升所致,第四纪的气候波动进一步加速了这一分化过程。

为进一步探究绣线菊属种内及近缘种间的物种分化过程,课题组选择青藏高原高山灌丛的主要建群种高山绣线菊及其近缘种蒙古绣线菊为研究对象,利用叶绿体基因组片段和微卫星标记及生态位模型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生物地理学研究。

该研究发现第四纪气候波动造就了两种绣线菊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两种绣线菊在末次盛冰期时退缩至高原东南部,而在间冰期时又扩散至更高海拔的高原台面,正是这种收缩、扩散的循环往复,加之高原隆升,共同造就了两种绣线菊的现今遗传分布式样。高原隆升及冰期气候波动是两个物种种间分化和种内居群间的主要原驱动因子。


相关文章

科学家建立青藏高原新近纪高精度综合地层框架

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作为证明青藏高原隆升历程和幅度的重要证据之一,三趾马(Hipparion)化石发现于西藏吉隆县沃马盆地和比如县布隆盆地的中新世地层。进入新世纪,根......

研究揭示2500年前青藏高原已经广泛饲养牦牛和黄牛

12月13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团队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关于青藏高原史前牦牛驯化与黄牛利用研究的论文。本研究中用到的牛和......

青藏高原上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30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古生态研究组在青藏高原南部的拉孜县柳区晚古新世植物群中发现迄今全球最早的羊蹄甲属化石,为解析羊蹄甲属植物的起源及其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成果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开招标采购多种质谱仪

青藏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全自动提取浓缩设备、六通道多列包装机)设备采购招标公告招标编号:SYZB......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获进展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并对气候变化颇为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

青藏高原生物源气溶胶差异及与棕碳光吸收关联获揭示

生物圈释放的大气一次生物气溶胶(PBAPs)在地球系统中广泛存在,阿拉伯糖醇、甘露醇、葡萄糖和海藻糖是主要的生物源组分,并作为示踪物应用于PBAPs的表征和解析。有研究指出PBAPs对大气棕碳有重要贡......

“海燕号”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

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两架“海燕号”气探型高空大型无人机日前在四川省自贡市完成交付,并成功实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象精细化垂直探测首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李良序介绍,这意味着国家级机动观测业务正式启......

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23日中午,我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是2023年珠峰地区综合考察研究中的峰顶科考。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办公室了解到,本次科考顺利完成了极高海拔气象站技术升级、雪冰样品采集、冰芯钻取、......

青藏高原“长高”如何影响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最为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加深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生态系......

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青藏高原生长是新生代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也是驱动东亚气候系统和生态环境演变的关键因素。近几十年来,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青藏高原生长开展了深入研究,深化了关于新生代青藏高原生长对东亚气候系统、水汽循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