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宇、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发表了非病毒纳米载体递送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这些非病毒纳米载体可以高效递送CRISPR/Cas9系统到体内,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应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Thermo-triggered release of CRISPR-Cas9 system by lipid-encapsulated gold nanoparticles for tumor therapy 作为Hot paper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57, 1491, 2018)发表。

  CRISPR/Cas9系统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弄潮儿,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但是目前大部分方法都是利用病毒载体导入到生命体,所以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然而,病毒载体对宿主细胞可能产生致癌、致突变的风险,因此不能实现对CRISPR/Cas9系统的高效而安全的递送已经成为阻碍该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生物材料领域的科学家尝试着利用人工载体,例如脂质体、纳米材料等把编码的CRISPR/Cas9的质粒导入细胞。蒋兴宇课题组发展了基于金纳米颗粒-脂质体体系的光控释放纳米递送系统。他们将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TAT多肽,使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能够和带负电荷的表达Cas9蛋白和引导RNA的质粒(Cas9/sgRNA plasmid)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上带负电荷的“纳米核”,再在该“核”外包裹带正电荷的脂质体层(DOTAP, DOPE, Cholesterol)以及PEG2000-DSPE,形成一个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该纳米颗粒可以通过细胞的胞吞及溶酶体逃逸途径进入细胞浆,在514纳米激光照射下金颗粒和TAT之间的金-硫键被打开从而将修饰在金颗粒上的TAT多肽解离下来,与TAT多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的Cas9/sgRNA plasmid也随之解离下来并在TAT多肽的指引下穿过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利用该纳米载体,研究组在体外体内实现了对肿瘤癌基因polo-like-kinase-1(Plk-1)的靶向敲除并有效控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该工作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稍早的一些工作中,蒋兴宇课题组成功利用微流控系统高通量筛选了54种纳米递送系统并最终优选了脂质体系统成功递送了Cas9/sgRNA plasmid到动物体内,实现了对肿瘤Plk-1基因的高效敲除(NPG Asia Mater, 9, e441, 2017);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发展了基于金纳米簇-脂质体的递送系统并成功递送Cas9蛋白和sgRNA plasmid靶向动物的Plk-1基因,实现了对肿瘤的有效抑制(Adv Sci, 4, 1700175, 2017)。

  蒋兴宇课题组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纳米先导专项以及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国家纳米中心在CRISPR纳米递送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关文章

基于基因序列编辑器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成簇的、有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CRISPR)近年来被广泛关注。较之荧光检测方法,电化学生......

皮肤癌转移到大脑机制首次破译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首次破译了一种使皮肤癌转移到大脑的机制,并利用现有的治疗方法成功地抑制了60%到80%的扩散。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JCI洞察》上。研究人员发现,在脑转移的黑色素瘤......

国际首次新一代CART技术治疗肿瘤中国免疫疗法荣登Nature

论文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研发副总裁张楫钦经基因编辑的T淋巴细胞,在临床上被证明可以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北京时间8月31日23时,国......

杨辉团队完成特异性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高保真版Cas13系统

CRISPR-Cas13是一类由RNA介导的靶向RNA的基因编辑技术。Cas13蛋白属于2类VI型多结构域单一蛋白RNA内切酶。体外研究表明Cas13蛋白激活后具有切割靶RNA的功能,并能对其周围的任......

杨辉团队完成特异性更高、安全性更好的高保真版Cas13系统

CRISPR-Cas13是一类由RNA介导的靶向RNA的基因编辑技术。Cas13蛋白属于2类VI型多结构域单一蛋白RNA内切酶。体外研究表明Cas13蛋白激活后具有切割靶RNA的功能,并能对其周围的任......

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重编程及血小板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干细胞技术、细胞重编程技术获取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研究一直是国际竞争的前沿与热点领域之一。体外仅通过化学小分子介导的重编程技术制备人巨核细胞(血小板的前体细胞)及血小板的研究成果鲜有报道。血小板是由......

34岁北京小伙在Nature发文,致敬130年前巴甫洛夫方法

为什么有的人更积极,有的人更“丧”?经历相似的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更倾向于保存美好的回忆,有的人更容易保留糟糕的感受?在最近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发现,只要一种小分子,就可以给我们的记忆......

专家:基因编辑疗法并非绝对安全

以色列一项新研究发现,已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虽然非常有效,但并非绝对安全,该技术可能导致遗传物质损失,进而影响基因组稳定性,长远来看甚至可能致癌。研究人员建议在使用CRISPR......

《Cell》:世界首张小鼠微型“扰动图谱”,解密基因功能

7月22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池天课题组在《细胞》(Cell)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崭新的小鼠基因打靶技术iMAP(inducibleMosaicAnimalforPerturbation),......

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世界首张小鼠“扰动图谱”

“人类基因组早被测序,但其功能至今深藏不露,这严重妨碍了疾病诊治。”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池天说,“21世纪生物医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解码人类基因组这部‘神秘天书’。”7月22日,池天团队在《细胞》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