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5 10:49 原文链接: 我国学者揭示极端干旱环境下胡杨克隆水分整合原理

  克隆植物水分生理整合对干旱环境胁迫下的克隆植物种群更新与空间扩展起重要作用,一直是生态学、进化生态学以及植物行为生态学、生理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它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和克隆植物应对生境变化的适应策略。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陈亚宁研究员团队结合多年野外调查、生理生态监测实验及稳定同位素技术等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极端干旱环境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克隆幼株的空间分布构型、水分生理整合、水分来源及其生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母株与其克隆幼株间存在显著的以顶向传输为主的水分生理整合。通过水分整合,胡杨克隆幼株可以从母株获取远大于同一生境下实生胡杨幼株根系自身平均获取的水量,甚至能够获取与母株相似的深层土壤水,从而使得胡杨克隆幼株相比实生幼株保持有相对更高的叶片水分含量与叶水势;在极端干旱生境下的这种水分获取及利用策略使胡杨克隆幼株较实生幼株保持更高的生存优势。

  胡杨是我国西北部乃至中亚极端干旱区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的优势建群种,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扰动下,我国西北干旱区的胡杨种群显著衰败,更新乏力,原本依靠有性与无性双重繁殖策略的生命史因生境的改变而逐渐演变为更多依靠无性根蘖繁殖,本研究从生理生态的视角揭示了极端干旱环境下胡杨无性繁殖幼株较相同生境下实生幼株更具适应生存优势的内在机制。本项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课题“干旱荒漠区生态保育与维持技术集成与应用(KFJ-STS-ZDTP-036)”支持,其研究结论可以为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种群及荒漠河岸林保育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我国未来干旱急剧上升可减轻

近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校聘教授王前锋课题组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21世纪气候变化对中国干旱的影响:基于CMIP6的多模式评估》。由于干旱与一系列气候因素之间错综复杂......

我国未来干旱急剧上升可减轻

近日,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校聘教授王前锋课题组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上在线发表了研究成果《21世纪气候变化对中国干旱的影响:基于CMIP6的多模式评估》。由于干旱与一系列气候因素之间错综复杂......

地质地球所发现全球增温导致欧洲南部干旱加剧

在全球增温背景下,干旱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紧迫问题之一。人类活动导致的持续气候变化没有减弱,在一些地区反而逐渐加剧。近年来,连续的极端干旱事件席卷欧洲大部分区域,给当地农业、环境,甚至人类生命造成影响。欧......

空天院等揭示全球干旱区陆地水储量对植被生长的响应特征和预测未来趋势

近期,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树东带领的生态水文遥感团队,在干旱区生态水文响应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揭示了过去四十年来(1982年至2016年)全球干旱地区植被......

持续降雨致洞庭湖水面扩大约三分之一

受近期湖南省持续降雨影响,湘资沅澧“四水”来水增加,洞庭湖水位呈上涨趋势。记者2月13日从湖南省水利厅获悉,截至当日8时,洞庭湖城陵矶水位达20.52米,较2月1日8时的19.13米上涨1.39米。来......

干旱或导致赫梯帝国毁灭

赫梯帝国位于半干旱的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曾是古代世界的强盛力量,繁荣了5个世纪,直至公元前1200年崩溃。美国科学家发现,安纳托利亚地区在公元前1198~1196年发生的一次重大干旱,可能是赫梯帝国崩......

三千多年前赫梯帝国因何毁灭?或重大干旱导致

3000多年前曾强盛一时的赫梯帝国因何突然崩溃毁灭?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论文认为,安纳托利亚地区在公元前1198-1196年发生的一次重大干旱,可能是赫梯帝国崩溃的重要因素......

元江干热河谷植物对极端干旱响应的生理机制研究获进展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度均在增加。探讨极端干旱对植物的影响程度和植物对极端干旱适应的生理机制,对预测植物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生理生态......

刚果盆地中心数千年前干旱气候导致碳释放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科学研究论文认为,刚果盆地中心在5000-2000年前因干旱气候导致泥炭分解并释放出碳,这项研究发现表明了气候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湿地的碳贮能力。该论文介绍,刚果盆......

95%区域达到特旱!江西发布气象干旱红色预警

今天(23日)10时,江西省气候中心发布气象干旱红色预警,受异常高温少雨干燥天气影响,自7月12日江西局部开始出现重度气象干旱至今已持续73天。9月22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监测显示,江西有95%的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