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23 11:18 原文链接: 宇宙最后一批“失踪”的普通物质现身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一个国际天文学研究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宣布,他们找到了宇宙中最后一批“失踪”的普通物质——重子物质。至此,宇宙大爆炸理论预测的全部重子物质都已经现身。

重子物质就是我们熟悉的普通物质,由中子、质子等重子组成。目前认为,宇宙中的大部分质量属于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普通的重子物质占宇宙全部质量的近5%。而就在这一小部分中,此前发现的重子物质只有理论预测的60%至70%,存在约三分之一的缺口,好像有部分重子物质“失踪了”一样。

意大利罗马天文台、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等机构研究人员说,他们新发现的这批物质是星系之间的炽热等离子体。

现有理论认为,天文学照片里绚丽的星系所包含的物质大约只占重子物质的10%,大量物质分布在星系之间的广阔空间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温度在几万至几百万摄氏度之间的等离子体,它们被称作“温热星系际物质”。但过去人们只观测到这些物质中温度较低的部分,高温部分缺乏可靠观测数据。

研究人员说,他们用欧洲航天局的X射线观测卫星“XMM-牛顿”对一个遥远类星体进行长期观察。类星体是剧烈活动的星系核,在极其遥远的距离上也很明亮,是研究大范围宇宙的“灯塔”。对这个类星体的光谱分析显示,有两条谱线与星系内物质无关,是类星体光线穿过高温部分的温热星系际物质时产生的。

相关文章

新宇宙地图表明暗物质塑造了宇宙

据《自然》报道,天文学家通过追踪遥远星系团的X射线,重建了近9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该分析支持了宇宙学标准模型。根据该模型,神秘的暗物质的引力作用是宇宙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偏离宇宙学......

带来宇宙更深处的秘密|我国成功发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

今天,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大规模运用了“龙虾眼”微孔阵列聚焦成像技术,......

在早期宇宙时间过得更慢

根据对古代天体的观测,时间似乎在宇宙年轻时过得更慢,这些天体的进化速度似乎是今天的五分之一。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时间在过去似乎更慢的想法听起来很奇怪,但这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膨胀的直接结果......

宇宙注定要蒸发?霍金辐射理论或不仅限于黑洞

根据史蒂芬·霍金的著名辐射理论,随着事件视界(黑洞最外层的边界)对周围量子场的破坏,黑洞会随着时间蒸发,并以一种奇怪的辐射形式逐渐失去质量。但分析表明,事件视界对这一过程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日前,据荷兰......

用科幻在宇宙中创造“春天”

随想录不知不觉中,科幻春晚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本届科幻春晚的主题是“宇宙千春词”。春天不只是一种季节的更替,更是一种希望与慰藉。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沉淀着太多对于春天的歌颂与咏叹。春天是万物复苏的象征......

宇宙首批恒星爆炸“灰烬”现身

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携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甚大望远镜,首次发现了宇宙中第一批恒星爆炸后留下的“灰烬”。他们探测到3个遥远的气体云,其化学成分与科学家对第一批恒星爆炸的预期相匹配。最新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进一......

香港首个工业元宇宙科技馆开幕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以下简称生产力局)全新的“工业元宇宙科技馆Celesphere”3月30日正式开幕,该馆展出最新的工业元宇宙应用技术方案,包括荣获多个国际科研奖项认可的技术,助力业界实践智能制造,成......

太阳系“后院”一系外行星可能无大气层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测结果显示,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特拉普派-1b”可能没有大气层。“特拉普派-1”是一颗表面温度极低的红矮星,距离地球约39光年,所处......

除了探索宇宙航天力量还这样造福人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报告中提到,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航天领域的一次次突破都引发全国人民的关注。而除了向浩瀚宇宙进发,航天力量还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外星文明为何还未通过人类的“好友申请”

“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道哲学命题,开启了人类对系外行星与地外文明的探索。许多仰望星空、对宇宙抱有幻想的人,都思考过“地外文明是否存在”这个问题。1977年11月16日,科学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