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塑料盒”可以降解,五彩缤纷的快递“泡沫塑料”可以吃进口中,药物胶囊有了成本低且安全无害的替代品……专注于天然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余龙教授,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并产业化了全淀粉可生物降解材料,在业界获得“starchman”(淀粉人)的美誉。37年前,他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3年前,他从澳大利亚以广东省创新团队带头人回到母校,继续拓展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并担任“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在华南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夯实研发平台,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空间。

触类旁通:首次成功研制出“淀粉塑料”

余龙1977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工专业。毕业工作几年后赴澳大利亚留学,成为当地第一批获得该国国家奖学金的海外留学生。不到3年时间,他便获得了莫纳什大学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将研究方向定位在天然高分子改性加工领域,在用淀粉替代塑料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被业界誉为“淀粉人”。

“搞科学思路一定要广,要善于引而申之,触类旁通”等理念,一直贯穿了余龙的职业生涯。在澳大利亚科学院工作期间,他主攻生物降解包装材料的研制。

初期,余龙对淀粉的结构、流变性能、热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但一直未找到对淀粉分子进行改性以防止变脆的有效方法。而与其合作的一位研究员无意中提供了一条有益线索。原来,番茄酱在制作过程中同样遇到类似问题:如果番茄酱黏稠度不够,就会与水分离,番茄酱会沉淀在调味瓶底部;假如番茄酱里的淀粉太黏稠就会结晶变成胶体,这样番茄酱又难从瓶子中倒出。在食品行业,这一难题已通过特殊化学手段解决了。余龙听说后,立即参考番茄酱的加工工艺和改性方法,研制出了降解包装材料中稳定淀粉属性的新方法。2006年,他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研制并产业化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包装材料。在这项创新成果的技术支持下,一家生产可降解包装材料的企业诞生了,该企业生产糖果、饼干和巧克力等食品的内包装,如今已在伦敦上市。

专注研发:新材料能“吃”能“玩”还能用

从澳大利亚科学院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后,余龙又陆续开发出全淀粉可生物降解的快递缓冲(泡沫型)包装材料、药品胶囊、环保型保水缓释化肥包裹物等国际新型产品。

在余教授的实验室里,放着十多个透明袋子,里面装着一颗颗五颜六色的小圆柱体。这些材料既能吃,又能玩,还能用。近几年,中国的快递业发展迅猛,在运送快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使用缓冲(泡沫型)包装材料。以石油基塑料泡沫为主的缓冲包装,为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负担。余龙利用其独创的“全淀粉可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工艺,和自主研发的加工装备——反应型挤出加工体系,制造出全淀粉、可降解的环保缓冲包装材料,同时对传统发泡装备进行小型化和智能化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运输和贮存成本。

余龙解释,普通的泡沫塑料中98%是空气,运输时占据的空间大、成本高,一个大货车运输过程中装的绝大多数是空气。而研究团队将原来的巨型发泡装备重新设计成售价只需要6万多元的小机器,提供发泡前的颗粒原料,这样生产商可以根据需求,随时随地发泡使用,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一定范围的送货半径。他进一步说明:“由于这种材料完全由淀粉制成,可以用作动物饲料。同时,还可制成儿童玩具,用一个个的小圆柱体拼出各种造型,既安全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环保型保水缓释化肥包裹物是余龙的研发团队正在攻关的另一项产品。团队即将研制出新的“淀粉胶体”外壳,它一方面有保水性,可以吸收自身重量几百倍的水分,保证化肥施用过程中的最大效益。另一方面“外壳”本身又是可彻底生物降解的材料,杜绝了土壤的二次污染。

国际合作:担任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

2015年底,“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落户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成为中国与新加坡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人才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平台。华南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是研究院的主要建设主体,余龙被委任为研究院院长。

余龙介绍,研究院定位为产业化平台,提倡与工业界合作,产业化的成效是项目成果评估的重要标准。目前研究院大多数立项的项目已得到工业界认可和合作伙伴的直接资金支持。

围绕广州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研究院一期建设包括了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新能源、生物医用材料、食品营养与安全、人工智能、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等6个研发平台,首批启动了23个产业化项目,其中16个是中新两国科技合作项目。

余龙说,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建立引进国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应用型技术模式。“研究院正在寻找一个新模式,使得国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通过这个平台获得经济利益,同时提高中国高新企业的科技水平。第一是要打造孵化平台,共同孵化项目;第二是要通过成果产业化产生经济效益,建立互利模式。”余龙表示。


余龙

现任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名誉高级研究员。

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曾任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学家,2002年被选为澳大利亚皇家化学学会Fellow。

2015年回国任广东省海外引进创新团队负责人。现担任6个SCI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


相关文章

首个绿色外卖国家标准公布

首个绿色外卖国家标准明确:减少各种包装材料用量。为了指引餐饮企业开展绿色外卖服务管理活动、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日前发布实施的《绿色外卖管理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明确:外卖餐品经营企业应减少......

新进展:基因组监测技术助力发现并减缓“超级细菌”传播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基因组监测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减缓“超级细菌”的传播,从而改善全球健康状况。“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对常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产生抗性的细菌,使感染更难治疗,并增加了疾病传......

墨尔本取代悉尼成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

根据澳大利亚划定城市范围的特定标准,墨尔本市人口100多年来首次超过悉尼市,成为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7日报道,随着郊区人口持续增长,位于墨尔本市西北边缘的梅尔顿区成为该市的一......

澳大利亚大部分浅礁物种种群出现下降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显示,澳大利亚大部分浅礁物种种群在2008年至2021年出现了下降。这一趋势虽未发生在所有物种中,但表明有必要开展更大力度的保育行动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国外科考船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近期,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GA)、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共同合作,派出科考船“调查者号”前往南极洲东部开展多项科学研究。此次科学考察航行为期7周,团队成员由澳大利亚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研人......

中国及各国留学生大批返澳维州大学校园重返生机盎然

据澳洲网编译报道,维州的大学校园将在今年陡然恢复生机,因为越来越多的学生重返校园进行面对面的学习,这让人们燃起了维州的第一大服务出口将很快恢复到以前辉煌的希望。维州大学逐步恢复生机今日西澳14日报道,......

澳大利亚发布进口国植物检疫证书的要求

2023年1月10日,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发布G/SPS/N/AUS/558号通报,发布进口国植物检疫证书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1)描述了澳大利亚关于从2023年5月1日起向澳大利亚进口植物性......

澳大利亚,一个蓬勃发展的生命科学中心

近十年来,澳大利亚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行业因其前沿的研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以及开放和健全的医疗卫生系统而日益得到中国的关注和认可。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中澳合作将迎来新发展。 一......

澳大利亚人均预期寿命84.3岁,跃居世界第三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一对老夫妇图片来源:WilliamCaram/AlamyStockPhoto人均预期寿命是国际间衡量国家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由于及早遏制了新冠疫情,澳大利亚的人均预期寿命已跃居......

澳大利亚研究:长期新冠症状影响不容忽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近日发布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在感染新冠病毒的澳大利亚成年人群体中,近三分之一感染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影响不容忽视。领衔这项研究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尼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