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结果以“Arf6-driven cell invasion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TRAK1-mediated mitochondrial anterograde trafficking to avoid oxidative catastrophe”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众所周知,当不同类型的细胞移动时,线粒体会在细胞质中重新定位。例如,它们聚集在白细胞向外来入侵者移动的尾端,以及癌细胞入侵的前沿。细胞表面一种叫做整合素的粘附蛋白,也被认为能促进癌症侵袭性。然而,这些运动背后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当线粒体的分子途径被阻断后,线粒体在细胞中心聚集,在那里它们开始产生过量活性氧(ROS)。ROS可以增强癌症侵袭性,但过量会导致癌细胞死亡。

  研究人员希望研究癌细胞内的线粒体运动,以及这些运动、整合素和ROS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运动都与癌症侵袭有关。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小组用荧光化合物标记了浸润性乳腺癌细胞内的各种分子,以跟踪线粒体运动和ROS的产生。然后他们阻断了已知与入侵有关的关键分子。

  他们发现,促进细胞内整合素循环的分子途径——Arf6-AMP1-PRKD2也促进线粒体的定位。整合素的积累导致细胞膜上粘附复合物的形成,最终诱导线粒体向细胞边缘转移。阻断这一途径会导致线粒体在细胞中心附近聚集,从而降低癌细胞侵袭性。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团队还直接修改了线粒体的分布方式,发现线粒体聚集本身导致了过量ROS的产生,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一些治疗方法如电离辐射会增加癌细胞内ROS的产生,有助于抗癌。但是一些癌细胞会对ROS产生耐受性,从而降低抗癌效果。

  这些发现表明,有利于线粒体扩散的途径使癌细胞对试图通过增加ROS的产生来杀死细胞的治疗更具抵抗力。

  据研究人员称,细胞运动和线粒体动力学之间存在新的分子联系,这对于高侵袭性癌症的侵袭活性和对活性氧的耐受性都显得至关重要。研究发现也可能会带来提高ROS介导的癌症治疗效果的新策略。

相关文章

NatureCancer:线粒体DNA突变增强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癌症治疗效果

几十年来,我们已经知道超过50%的癌症存在体细胞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而生殖细胞中的线粒体DNA突变是人类遗传性代谢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其影响已经得到证实。然而,线粒体DNA突变在癌症中的生......

遗传发育所玉米籽粒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RNA编辑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编辑作为一种RNA转录后加工机制,对于调控基因表达具有重要意义。RNAC-U的编辑是胞嘧啶(C)经过脱氨转变为尿嘧啶(U)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PR(......

研究揭示肿瘤浸润CD8+T细胞代谢适应的新机制

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效应功能的丧失是免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代谢适应对T细胞功能和命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线粒体能量代谢受到多种线粒体行为的影响,包括线粒体融合和线粒体-内质网耦连,而目前人们对肿瘤......

新发现|测量线粒体DNA损伤可预测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脑部疾病,它会逐渐导致行动困难、震颤,最终痴呆。在其长达数年的病程中,早期诊断往往非常困难。近日,一项使用啮齿动物和帕金森病患者组织的研究表明,血液样本中发现的DNA损伤为早期诊断该疾病......

Nature:揭示线粒体的整合应激反应控制肺泡上皮细胞的命运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能调节肺泡上皮细胞发育所必需的细胞信号,其中肺泡上皮细胞是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以避免呼吸衰竭的关键细胞。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8月9日在线发表在N......

线粒体翻译损伤通过激活线粒体UPR延长线虫寿命

近日,《氧化还原生物学》(Redox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小龙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畅研究组的合作研究成果Mitochondrialtr......

新研究揭示了一种代谢物是如何导致炎症和疾病的

一项突破性的研究发现了线粒体的一种代谢物与触发炎症反应之间的联系。作为我们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粒体在执行各种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细胞运作所需的化学反应。这些功能之一是生产能量,这对细胞生长......

新的细胞内烟雾探测器被发现

波恩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细胞内"烟雾探测器"。这种传感器会提醒细胞注意线粒体的损坏--线粒体是提供能量的细胞动力室。这种传感器的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慢性皮肤病......

Nature:科学家发现癌细胞中线粒体发挥功能的关键信息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线粒体在癌细胞的代谢和能量产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线粒体网络的结构组织与其在整个肿瘤水平下的功能性生物能量活性之间的关联。近日,一篇发表......

端粒、线粒体、炎症“关系匪浅”衰老三标志共同作用可防癌

随着年龄的增长,染色体的端粒逐渐缩短。美国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当端粒变得非常短时,它们会与“细胞的发电厂”线粒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会触发一组复杂的信号通路,并引发炎症反应,从而破坏可能癌变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