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6 14:08 原文链接: 上海巴斯德所等揭示长链非编码RNA调控HIV复制新机制

  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王建华课题组的研究论文“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 releases epigenetic silencing of HIV-1 replication by displacing the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from binding to the LTR promoter”。该研究揭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ALAT1诱使抑制性PRC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复合物从HIV启动子LTR(长末端重复)解离从而促进HIV转录和复制。

  HIV高度依赖宿主因子完成复制周期,鉴定调节HIV复制的关键宿主因子可为抗病毒策略设计提供宿主新靶点。王建华研究组利用组学技术筛选了多种能够调控HIV复制的宿主蛋白,如宿主蛋白SUN2通过维持HIV-LTR启动子区域异染色质结构抑制HIV转录和复制(2018,mBio);SAFB1通过抑制RNA聚合酶II的磷酸化并抑制其与HIV LTR的结合,抑制HIV的转录,维持HIV潜伏(2018,J.Bio.Chem);而宿主蛋白Naf1则是通过抑制NF-kB 信号通路抑制HIV复制(2016,J Virol)。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表观遗传调控、免疫调节和细胞分化调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起广泛关注。在调节HIV感染方面,通过靶向不同的细胞蛋白机器或信号通路,LncRNA可抑制或促进HIV复制。

  LncRNA MALAT1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常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标记物。MALAT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核斑(Nuclear speckles)区,可参与基因转录和pre-mRNAs的选择性剪接等细胞生理过程。王建华课题组联合武汉大学教授侯炜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出MALAT1在HIV感染细胞中高表达;高表达的MALAT1可促进HIV复制,CRISPR/Cas9敲除MALAT1可显著抑制HIV-LTR驱动的转录;机制上,MALAT1与PRC2抑制复合体中的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结合,使其从HIV-LTR上解离,减弱EZH2对HIV-LTR区核小体组蛋白的H3K27me3表观遗传学修饰(抑制性),使HIV-LTR维持在活跃状态,促进HIV转录;此外,与北京协和医院教授李太生合作,发现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HIV感染者外周血PBMC中MALAT1的表达,验证MALAT1表达与HIV复制的正相关性。该研究揭示LncRNA MALAT1调控HIV复制的重要作用和分子机制,为抗病毒策略设计提供了宿主新靶点。

  曲迪和孙玮玮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王建华、侯炜和李太生为并列通讯作者。上海巴斯德所研究员金侠为该研究提出了建议;该研究得到国家基金委、中科院及科技部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等的资助。

图片.png

图示:MALAT1调节HIV复制的分子机制。MALAT1诱使抑制性的PRC2复合物从HIV启动子LTR解离,通过减弱EZH2对HIV-LTR区核小体组蛋白的H3K27me3表观遗传学修饰,促进HIV转录和复制。


相关文章

遗传发育所玉米籽粒发育机制研究获进展

RNA编辑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编辑作为一种RNA转录后加工机制,对于调控基因表达具有重要意义。RNAC-U的编辑是胞嘧啶(C)经过脱氨转变为尿嘧啶(U)的过程。在此过程中,PPR(......

综述:化学干预靶向致癌m6A修饰蛋白

RNA表观遗传学为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以RNAm6A甲基化修饰为代表开辟了RNA表观遗传的研究新方向。首个m6A去甲基化酶FTO的发现证实了m6A修饰的动态可逆性,成为推动m6A领域发展......

“监听”细胞对话新技术能快速微创诊断癌症

美国圣母大学发明的突破性设备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监听”细胞的对话。未来,这项技术将帮助改善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诊断。相关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纳米》杂志上。科学家早就知道,RNA在细胞内扮演信使的角色,翻......

Nature:转座子编码的核酸酶利用向导RNA促进转座子自身的传播

基因组工程可能是医学的未来,但它依赖于数十亿年前在原始细菌中取得的进化进步,而原始细菌是最初的基因编辑大师。科学家们对这些古老的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推动它们完成更加复杂的基因编辑任务。然而,要发现新......

新研究阐明真菌感染重要分子机制

真菌感染会对人类、动物和植物构成威胁,甚至带来严重后果。来自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HU)等机构的科学家,在一项最新研究中,阐明了真菌感染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有望促进新型抗真菌药物......

细胞“垃圾桶”或是癌症扩散载体

一种称为中体残余物的小细胞气泡,曾被认为是细胞的“垃圾桶”,但实际上,中体残余泡也能装载有效遗传物质,具有改变其他细胞命运的能力,甚至包括将其变成癌细胞。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发育细胞》杂志上的研究,美法......

采访卡里科:从被拒稿到获得诺贝尔奖,坚持大胆构想拯救了全世界!

导读北京时间10月2日,匈牙利出生的生物化学家KatalinKarikó(卡塔琳·卡里科)和美国免疫学家DrewWeissman(德鲁·魏斯曼)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导致了两个最重要的COVID-19疫......

PNAS:科学家发现有望治疗HIV感染的新型潜在靶点

近日,两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题为“Neutralsphingomyelinase2isrequiredforHIV-1m......

浙大揭示新冠病毒RNA非编码区域与宿主蛋白质互作网络

近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冯新华、蒋超、任艾明、杨兵实验室在美国微生物协会(AmericanSocietyforMicrobiology)旗下的期刊mSystems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High-s......

人工智能新模型实现精准RNA靶向和基因调控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的新研究,美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可预测RNA靶向CRISPR工具的脱靶活性。该模型可精确地设计向导RNA并调节基因表达,这些精确的基因控制可用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