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17 10:57 原文链接: 北大鲁安怀课题组新发现:石头上也有光合作用

  北京大学鲁安怀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看似“无转移”的岩石上其实也发生着能量的转移。这项成果已于4月2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

  那么,石头上的“光合作用”究竟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植物、藻类和光养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并释放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为自然界众多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了能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岩石或土壤表面,也存在着可以转化利用太阳能的无机矿物。

  研究者们对这些典型地貌中岩石和土壤样品进行深入系统观测分析,发现直接暴露在太阳光下的岩石或者土壤颗粒体表面普遍被一层铁锰(氢氧)氧化物“矿物膜”(mineral coating)所覆盖。

  不同于岩石和土壤原本的成分与结构,这些“矿物膜”富含水钠锰矿、针铁矿、赤铁矿等天然半导体矿物,厚度从数十纳米到上百微米不等,呈现出“膜”状结构特征。

  从结构上看,“矿物膜”由富含铁锰(氢氧)氧化物构成了片层状的空间结构,与叶绿体的类囊体片状垛叠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

  实际上,这种“矿物膜”的能量转化机制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着类似的功能与能量转化机制。

  从原理上看,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心在自然光能驱动下发生电荷分离,通过电子载体进行电子传递;而“矿物膜”在太阳能驱动下激发产生光电子-空穴对,通过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捕获光空穴,分离光电子,继而发生电子传递过程,也就是光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更有趣的是,在生物光合作用系统与“矿物膜”光化学反应中,均离不开金属元素铁、锰的参与。

  在生物光合作用中水的裂解和氧气释放发生在富含锰的蛋白复合体上;而岩石表面,在模拟日光照射下光电转化信号显著的区域,则恰好与锰和铁元素富集的区域吻合。

  这种新发现的能量转化机制可谓无机界“非经典光合作用”。除了利用和转化太阳能,“矿物膜”的产生与发育也和日照条件关系密切。

  富锰矿物比如水钠锰矿,仅在日光照射下的岩石正面“矿物膜”中出现,而无光照的岩石背面则不富集水钠锰矿。

  在全球陆地系统的分布中,深色富锰“矿物膜”的分布恰好与太阳光的强辐射区域吻合,就好比阳光在能够直射到的岩石和土壤表面“镀”上了这层“矿物膜”。

  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在类地行星的表面也发现了“镀膜”的现象,比如火星上的裸露岩石表面也存在深色富锰“矿物膜”。

  这种天然“矿物膜”具有稳定、灵敏的日光光子-光电子的转换能力,在一定波长下具有恒定光电转化效率,证实了无机矿物也是自然界吸收利用和转化太阳能量的重要物质。

  在阳光普照的大地上,到处都存在这种具有日光光电转化半导体效应的“矿物膜”,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太阳能薄膜“新圈层”。“新圈层”承载了吸收转化太阳能并驱动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地球物质演化与地球环境演变等重要功能。

  这一发现拓展了经典光合作用模型,在自然界已知的太阳光子和元素价电子两种基本能量形式基础上,提出了矿物光电子是地表普遍存在的第三种能量形式。

  这一发现也拓展了我们对自然界太阳能利用途径的新认识,同时,对研究光合作用系统的起源和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太阳系中类地行星表面无机矿物转化利用太阳能并改造行星表面环境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

光合作用是何时、如何起源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一组17.5亿年的微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光合作用结构证据,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产氧光合作用的演化。该论文介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质。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质量和二氧化碳捕集与传输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的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构建亚乙烯连接的COF进行光催化全反应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韩宝航课题组与河北科技大学教授李发堂课题组,在制备亚乙烯键连接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用于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与水的氧化全反应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Fu......

无氧发酵代谢物抑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新机制揭示

在模式生物莱茵衣藻中,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分别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无氧发酵则可以独立发生在细胞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这三种基本的能量代谢过程如何和谐有序的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是值得深度思考的科学问题。......

岩石热剩磁反映的月球古磁场强度是否准确?

对于月球表面磁场的探测,起源于50多年前的阿波罗任务。自1969年11月降落在月球风暴洋的阿波罗12号开始,阿波罗14号、阿波罗15号以及阿波罗16号均开展了月表磁场测量,探测到不同着陆点表面磁场的磁......

光合作用始于单个光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105.shtm......

中科院院士李灿:发展人工光合成产业是“一石三鸟”之举

自然界的光合作用给了我们启发。光合作用的本质是能量固定的过程。以人工方法实现光合作用的研究持续了很多年,有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酶催化等技术路线。这些研究正朝着不断提高人工光合作用的效率、实现规模化......

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细节揭示

据《自然》杂志3日发表的论文,美国和德国两个科研团队首次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如何形成的微观细节,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水分解对于开发将水转化为氢燃料的设备非常重要。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

光合作用和第五物质状态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光合作用和激子凝聚体之间的联系,这是一种允许能量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流动的物理学状态。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通常与远低于室温的材料有关,可能为未来的电子设计提供信息,并帮助解开复......

新研究揭示光合作用中氧气形成微观细节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利用光产生生长所需能量的过程。近日,两个研究小组揭示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形成的微观细节。从该尺度了解光合作用有望促进清洁燃料开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此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