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0 13:15 原文链接: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大肠杆菌(E.coli)是一种在人和温血动物肠道内常见的细菌。大多数大肠杆菌菌株无害。然而,一些菌株,例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可引起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它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染给人类,这些食物如生的或烹调不彻底的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它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性得到承认是在1982年继美利坚合众国的一次该病暴发之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称为志贺样毒素或类志贺毒素,这是因为它们与志贺氏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相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7℃-50℃的温度中生长,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7℃。一些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pH值达到4.4和最低水活度(Aw)为0.95的食物中生长。通过烹调食物,使食物的所有部分至少达到70℃以上时可杀灭该菌。O157:H7大肠杆菌是与公共卫生有关的最重要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类型;然而在散在病例和暴发中也经常涉及其它血清类型。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腹部绞痛和腹泻,一些病例可能发展为血性腹泻(出血性大肠炎)。还可能出现发烧和呕吐。潜伏期3至8天,平均为3至4天。大多数病人10天内康复,但是有少数病人(特别是幼儿和老年人)的染病可能发展为威胁生命的疾病,例如溶血尿毒综合症(HUS)。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特点是急性肾衰竭、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据估计,10%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者可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例死亡率为3%至5%。总体来说,溶血尿毒综合症是幼儿急性肾衰竭的最通常原因。25%的溶血尿毒综合症病人可发生神经并发症(例如癫痫发作、中风和昏迷),在大约50%的幸存者中发生通常是轻型的慢性肾病。

不同年龄组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发病不尽相同,所报病例的最高发病率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中(美利坚合众国每10万病例中占0.7)。63%至85%的病例是由于通过食物感染病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发展为溶血尿毒综合症的百分比在散在病例(3%-7%)和与暴发相关的病例(20%或更多)之间有所不同。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偶然暴发一般存在有散在病例的背景。一些暴发涉及大量病例,例如1996年日本发生的情况,该次暴发与学校午餐中食用污染的萝卜缨有关,造成9451人发病。有关发展中国家这一情况的数据有限,因为没有对这种病菌进行常规监测。

感染源

大多数现有信息均关系到O157:H7血清型,因为从生物化学方面它容易与其它大肠杆菌菌株相区别。这一病菌的贮主看来主要是家畜和其它反刍动物,例如骆驼。它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例如未经烹调或烹煮不透的绞碎肉制品和原料奶向人类传播。受粪便污染的水和其它食物以及食物制备期间的交叉污染(与牛肉和其它肉制品、受污染的板面和厨房用具)也将导致感染。涉及O157:H7大肠杆菌暴发的食物包括未煎透的汉堡包、风干肠、未经高温消毒的新鲜苹果酒、酸奶、奶酪和牛奶。越来越多的暴发与食用水果和蔬菜(芽苗菜、生菜、凉拌卷心菜、色拉)有关,污染可能是由于种植或处理期间的某一阶段接触到家畜或野生动物的粪便。也从水源(池塘、溪水)、井和水槽中分离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并发现它们在粪便和水槽污垢中能够存活数月。有关于来自被污染的饮用水和游憩用水的水源性传播的报告。

人际接触是通过口粪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式。有报告不症状带菌者的情况,这些人没有疾病的临床症状但是能够感染其他人。出血性大肠杆菌可在成人排泄物中存在大约一周或少于一周,但是在儿童中存在的时间更长。访问农场或其它公众可能直接接触耕畜的地方也被确定为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控制和预防方法

预防感染需要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采取控制措施,从农场的农业生产到加工、制造以及在商业机构和家庭环境中对食品的制作。现有的资料不足以为减少生畜发生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提出有关农场采取具体干预措施的建议。然而,国家级开展的风险评估已指出,通过各种减少绞碎牛肉风险的策略(例如筛检屠宰前动物以减少将大量病菌带入屠宰场)可减少病例的数量。良好的卫生屠宰规范能够减少粪便对屠体的污染,但是不能保证制品不带有出血性大肠杆菌。向屠宰厂工人和参与生肉生产的人进行食品处理卫生教育对于将微生物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至关重要。同样,预防牧场原料奶的污染实际上并不可能,但是应对牧场工人进行良好卫生规范原则方面的教育,以便将污染降低到最低水平。消灭食品中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唯一有效方法是进行杀菌处理,例如加热(如烹煮或加热杀菌)或照射。一些国家实施一项政策,即如果发现生绞碎牛肉含有O157:H7大肠杆菌,则将被视为已被污染。

 
















相关文章

Science: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化能力远远超过科学家们之前的想象

根据11月24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大肠杆菌可能比科学家之前认为的更有能力进化出抗生素耐药性。在SFI外部教授AndreasWagner的带领下,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绘制了一种大肠杆菌蛋白的......

用生肉喂狗增加感染耐抗生素大肠杆菌风险

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对600只健康宠物狗的研究发现,给狗喂食未煮熟的生肉会增加它们排出大肠杆菌的风险,而这种大肠杆菌是无法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环丙沙星所灭杀的。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OneHealth。大......

山大梁泉峰发《AdvancedScience》合成生物学新进展人工多倍体菌株构建

近日,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泉峰/祁庆生团队在AdvancedScience上发表题为“CreatingPolyploidEscherichiacolianditsApplicationinEff......

西班牙研究发现耐药细菌潜伏在40%的超市肉类中

西班牙研究发现,鸡肉、火鸡、牛肉和猪肉中存在"超级细菌"。在西班牙的一项研究中,40%的超市肉类样品中发现了耐多种抗生素的大肠杆菌。抗生素耐药性在全世界达到了危险的水平。据估计,全......

研究揭示大肠杆菌诱导肉鸭肠道损伤和炎症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科研团队揭示了大肠杆菌O88通过氧化磷酸化和核糖体途径诱导肉鸭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有效防治肉鸭的大肠杆菌病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细胞与感染微生物学......

原生大肠杆菌可在恶劣肠道环境中存活治病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试图将基因工程细菌引入肠道来治疗疾病。在过去,这些尝试主要集中于改造常见的实验室大肠杆菌菌株,这种菌株无法与适应宿主的本地肠道细菌竞争,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疗法的效果。现在,来自美国......

单个突变让大肠杆菌对宿主昆虫有益

一项研究发现,珀椿象与一个大肠杆菌实验菌株之间的互惠(或称共生)相互作用能通过大肠杆菌的一个单一突变进行快速改造。研究结果或有助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与它们的宿主共同生长,以及驱动这种关系的分子机制。相关......

突变让大肠杆菌与宿主互惠

本报讯《自然—微生物学》8月4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珀椿象与一个大肠杆菌实验菌株之间的互惠(或共生)作用能通过大肠杆菌的一个单一突变进行快速改造。研究结果或帮助科学家理解有益微生物如何与它们的宿主共同......

提高大肠杆菌耐受性以增长D乳酸生产能力方面获进展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陈坚院士课题组张娟教授团队在提高大肠杆菌耐受性以增长D-乳酸生产能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NiFe]HydrogenaseAccessoryProteinsHypB?......

Microbiome:阻断细菌FimH可预防与克罗恩病相关的粘膜炎症

由Darfeuille-Michaud首次报道的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大肠杆菌(E.coli),被称为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AIEC),在一半以上的克罗恩病(CD)患者中普遍存在,提示这些细菌可能参与了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