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10-27 07:42 原文链接: 于希椿:化工新材料产业化慢在哪里?

产业化进程缓慢是目前中国的通病。具体到化工新材料产业,是什么阻止了其产业化的步伐,又有何化解良策呢?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于希椿对此有一番见解。

原因:还是离市场远

于希椿认为造成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科研投入不足。一般国外要开发一种新材料,有的前期投入就达数千万美元。而在中国,即使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项目,能得到几千万元的拨款就已经是很大很大的项目了,但离真正开发完成的经费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自主开发的技术不够成熟。部分技术人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出来一点东西后就想着工业化、进行技术转让,急于从市场上得到回报。虽然工艺流程打通了,但是后续工作不深入不扎实。比如获取的实验数据范围很窄,很多数据做得不深,在工程放大时就会出现很大问题。所以尽管有的项目已经进行到中试,做出几百吨的规模,但是要进一步工业化做到万吨级,工程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由于工程开发力量薄弱,工艺和工程、装备的衔接不够,往往是到了产业化的时候再来结合就晚了。

三、科研单位缺少开发高难项目的积极性。搞科研的人都知道,一个大项目往往需要十来年的时间来开发,还要经过多方培育,才能得到一个像样的成果。例如,我国生物法聚丙烯酰胺就搞了15年才突破了万吨级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但大的科研单位转制成企业后,都去搞小生产了,缺少长期探索积累的环境和条件,没有积极性去开发行业需要的重大项目,都想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

四、科研单位和企业结合不够。实践证明,单靠高校和研究单位是开发不出大的产业化项目的,必须要跟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结合,并且要以企业为主体来进行开发,这样产业化的进程才会大大加快。但在目前的科研体制下,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国外成功的经验是技术开发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大企业为开发的主体,科研单位的一些单项成果为企业配套。

五、有的项目开发超前了。举个例子,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发出了用在子午线轮胎中的不溶性硫磺,但当时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还没发展到那个程度,结果不溶性硫磺开发出来了却销售不了。直到1992年后,我国引进了几套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国内的技术也上去了,这个产品一下子便供不应求了。所以,如果科研开发超前了,产品与市场不完全对路,市场暂时不需要,也会影响它的产业化。

办法:必须活在市场

于希椿认为,要加快产业化进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有关部门能够建立新材料科研开发风险基金,对难度较大的并且很重要的第一套产业化项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开发一个大项目确实很难,风险也比较大,万一弄不出来,有的企业一下子就破产了。设立这样的风险基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有投身产业化的积极性。

二、要重视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后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加快大装置国产化的步伐。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很重视引进工作,但是国产化跟不上,有钱投入引进,却没有专门的资金对我们国家需要的、产业化前景好的一些项目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有些人尤其是一些决策者,对国产化工作重视不够,总认为完全是自己搞出来的才算“科研”。

但事实上,你把人家的大装置翻版出来就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事情,比所谓的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东西要强得多。当然消化吸收后最重要的还是要创新,避开人家的ZL,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例如氯化聚乙烯,我们引进的是7000吨的间歇法釜式合成工艺,而现在我们创新成了7万吨的连续生产新工艺,同时还开发了10多个新牌号,这就是了不起的成绩。糊树脂、炭黑、子午线轮胎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范例。因此,在引进了一套大装置后,国家能组织力量来进行消化吸收,而且有资金支持,这比完全白手起家、每个环节都自己摸索有效得多。这对于开发量大面广的新材料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方法。

三、政府要提供服务和保障。现在看来,光提倡产、学、研还不够,应该再加上“官”,就是要有政府支持。政府扮演合适的角色来支持这几方面的结合,并且营造好技术转移的环境。这就包括实现政府体制创新,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产业化提供法规和法律保障等。

四、科研开发的主体要转移到企业。特别是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发挥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的主力军作用。

相关文章

电池行业利好新材料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报道,美国理海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效率。使用该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原型表现出80%的平均光伏吸收率......

“AI+柔性”助力工业制造迈向高阶

“通过人工智能,可以洞察生产制造中高阶的、复杂的关联,推动企业转型。有条件的企业要做好智能化升级的准备。”4月11日,在杭州召开的海康机器人智造大会2024主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

我国科学家仿生鱼鳞片构筑适度有序布利冈结构材料

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领导的仿生材料研究团队开展了仿生布利冈结构多级次可重构纤维基元界面设计的系统性研究,提出“仿生适度有序布利冈结构”的概念,分级构筑了具有动态可重构纤维界......

市场监管总局对7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

记者今天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决定对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电子坐便器、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水性内墙涂料等7种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CCC认证,将低压元器件由CCC自我声明......

空穴来“电”?黑科技智能纤维点亮生活

穿上一身由发光纤维织就的衣服,你就是街头最“亮”的仔。但是传统的发光纤维,总是离不开芯片和电池,这就让相应的纺织产品体积更大、分量更重,很难做得柔软、轻盈。4月5日,以纺织、材料、设计学科为特色的东华......

上海科研团队研发“不插电”的发光发电纤维

中新网上海4月5日电(记者许婧)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研发出集无线能量采集、信息感知与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能纤维,由其编织制成的智能纺织品无需依赖芯片和电池便可实现发光显示、......

化工催化剂是产业升级核心?岛津分析设备为您“心上加新”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设备更新】岛津分析仪器方案化工行业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化工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岛津给您提供核心方案!

本文内容非商业广告,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柔性多孔框架材料可实现乙烷乙烯的高效分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杨庆远课题组开发的系列柔性多孔框架材料,可实现乙烷乙烯的高效分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据了解,这类柔性多孔材料对乙烷表现出独特的“门控”效应,即在乙烷分子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