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9 16:58 原文链接: 研究人员发表“中国植物多样性”专辑

  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以下简称“热点地区”)是物种多样化程度高度集中,且是面临由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生境丧失和破碎化严重的区域。对热点地区的调查和研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利用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多样和特有的植物种类与境内众多的热点地区密切关联。全球36个热点地区主要或部分在我国境内的有四个,即中亚山地(Mountains of Central Asia)、喜马拉雅地区(Himalaya)、中国西南山地(Mountains of Southwest China)和印-缅地区(Indo-Burma)。虽然中国植物志英文和修订版(Flora of China)在2013年完成,对我国的植物多样性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但初步统计自2013-2018年的六年间,来自或分布于中国的植物新物种达1038个,其中有760个新种来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占我国新发现植物物种的73%,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学科交叉和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的现存状况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评估。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联合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研究所,以及贵阳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南林业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为主的区域,结合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和采集,开展了植物多样性的深度调查,并对该区域的新发现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 以Revealing of plant diversity in China’s biodiversity hotspots 为题进行了集中报道。该专辑包括18篇文章报道了23个新种,同时呼吁继续关注中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本底调查,特别是并结合DNA条形码研究手段,对热点地区和分类困难类群进行深入研究。上述工作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物种保护提供支持,并为我国制定“2020后”植物保护战略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将对这些物种开展深入的种群调查和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研究。昆明植物所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涉及专刊中的11篇论文。

相关文章

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外科学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其它代表性种类......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新绘制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植物学家利用950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新绘制的生命之树将帮助科学家拼凑出开花植物的起源,并为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信息。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大约1.5亿年前,......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理格局及驱动机制获揭示

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何念鹏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陆地碳循环”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野外调研并揭示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

研究人员开发出用杨树生物质制造止痛药的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产一种流行的止痛药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这一发现建立在一种先前获得专利的生产扑热息痛(泰诺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础上,有望为世界上使用最......

JIPB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叶片大小单株产量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在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多种多样,是构成缤纷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类的可靠特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形态与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密切相......

中国绿发会倡议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

“生物多样性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目标和手段。只有从保护自然中寻找发展机遇,才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3月29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理事长......

植物所等中方代表参加首届中意生物多样性大会

3月26日,首届中国-意大利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14人组成的中方代表团参......

植物所等中方代表参加首届中意生物多样性大会

3月26日,首届中国-意大利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成都生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14人组成的中方代表团参......

研究揭示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应对气候干旱的“缓冲器”

 21日,记者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世荣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生物多样性在缓解干旱影响中的作用机理,发现森林生物多样性是应对气候干旱的“缓冲器”。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