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7 16:45 原文链接: 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污染争论事件之我见

这次发酵当中很多撕逼的我毫无兴趣参与。但有一件事情再度被重点抓了出来、那就是整整6年前的2011年广州市疾控中心(广州CDC)在对广州茶叶市场上数量达70份的『湿仓普洱茶』样品检测之后、发现其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大于5PPB(一个PPB为十亿分之一)、即5微克每公斤的有8例、占到了11.43%——那么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看?


①之所以拉出来8例、因为超了。但其衡量基准却是贴在国家对于粮食类产品管理基准之上的。也就是说因为粮食类产品的国标是5微克每公斤、所以超了。这一点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粮食类产品不等于普洱茶。国家为什么不针对普洱茶制定一个管理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标准?如果没有的话粮食类是否可以直接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往普洱茶管理上一套了之、的确是一个问题。很多人吃饭一顿200300甚至400克、但普洱茶泡一次的量的确远远不到那么多。


②一顿米饭是全部吃下去、而一次普洱茶喝完之后渣渣是扔掉的。


③广州CDC研究人员采用的试验方式是以70%工业酒精(甲醇)或水萃取粉碎之后的普洱茶叶、取得滤液、考察浓度。这和普通普洱茶喝法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普通普洱茶几乎没人会把茶叶嚼烂了兑着汤水喝下去。


④干仓湿仓有别。广州CDC研究人员考察过程中倾向于采购了最为廉价的产品、而行业中大家心知肚明的玩法就是越廉价越容易湿仓处理。所谓干仓湿仓并非物流里装什么仓的区别、而是发酵手法的差异。湿仓故意将差异置于地下潮湿环境中、这样可以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有效降低成本。而干仓则相反、是在通风状况良好的干燥环境里令普洱茶叶得以自身节奏自然发酵而得、发酵周期自然相对长很多、价格毫无疑问会UP。湿仓虽然便宜、但是人尽皆知霉菌所爱的正是潮湿环境、令普洱茶容易遭受霉变污染。对此广州CDC研究人员自己也承认:所采样买下的茶都是价格上非常低端的(15元钱一斤以下)、而价格到了一定程度之上则问题不那么大。并且有问题的茶叶一看就看得出来:看得出霉菌菌丝、闻得到霉变气息。


以上四点是我对于2011年广州CDC人员考察市场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污染一事的个人观点。基于这些事实、从理论上而言的确若直接和中国人每天食用的大米相比的话、会比较容易得到一个合理推论:你特么如果连普洱茶的黄曲霉污染风险都那么在乎矫情到不能碰的话、你是不是从此可以和天天吃的大米诀别了?两者之间效应可是天差地别、大米至少是普洱茶的几十倍、甚至是数百倍啊!


这话没有错。但前提是如果评判的是一段仅仅评价毒害程度这一项参数本身的机器程序的话。


人类迄今已分离得到许多黄曲霉毒素及衍生物、大约已经有20+、毒性都是杠杠的、而普洱茶所涉及的黄曲霉毒素B1、也就是很多主粮包括大米中所含的那种、毒性也恰恰是最最强的。


『那你到底想说什么?』——我想说的是:

①世间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随便操起来就用『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一近几年走红的『金句』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级为『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致癌确切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就是其中之一。用人话来翻译就是:黄曲霉毒素实际上对于人体而言并不存在到了某一点以下就OK的绝对安全阈值。只要有可能的话就应该毫无犹豫地竭尽全力地极力避免。而且不要搞错:同样致癌还有『攻击哪个靶脏器』之别——黄曲霉毒素致的是肝癌、不是前列腺癌或者甲状腺癌、肝癌可是令人闻之丧胆的癌中之王、不得没事、一得基本就可以准备丧事、致死率极高。而国家对于日常主粮的黄曲霉毒素的国家标准实际上是一种综合『喂饱人的成本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