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09 16:31 原文链接: 土壤和植物体中N、P、K主要养分的速测

(一) 目的
植物体主要由C、H、O、N、P、K、Ca、Mg、S、Fe等十几种元素组成,除此以外还包括Ca 、Zn、 Mn、 B 和Mo,但需要量较少。
在通常条件下,植物利用太阳光能从空气中获得C,从水中获得氢和氧,而N、P、K等元素则是由于土壤肥力的主要方面,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能够知道植物需要和土壤内N、P、K变动的情况,对考虑施肥措施是有帮助的,测定土壤及植物体内的N、P、K是很重要的。
(二) 仪器 、药品及材料
土壤和植物材料、白瓷板、玻璃凹板、滴管、小台秤、毛细玻璃管、指管、烧杯、电炉、0.5%HCl、剪刀、量筒容量瓶
各种 试剂 硝态N 试剂 、奈斯勒试剂、磷试剂I、磷试剂II、钾试剂、标准溶液1、5、10、20、40ppm
(三) 浸提液的制备
1、 土壤盐酸浸提液制备
用小天平或 子称取5g土壤置于指管内,加入5ml0.5%HCl溶液,用玻璃帮搅匀,静置1-小时,澄清后,上层液即为土壤浸提液。
2、 测定的植物组织(如叶鞘或叶片),剪成小块,称取1g,迅速的倒入已沸腾的 蒸馏 水(约10ml)烧杯中,用毛细玻璃棒经常搅动,小火煮十分钟,煮液倒入10ml容量瓶中,另加少量 蒸馏 水,继续小火煮植物材料5分钟,浸提液倒入上述 容量瓶 内,再以少量蒸馏水洗植物材料,使最后容量为10ml
植物组织在计算含量时要乘以10,因每克鲜组织稀释了10倍
测量K时,如混浊度过大,可稀释2-3倍
3、 鉴定肥料的质量,由于肥料中营养元素一般较土壤含量高所以制备每克应加2ml0.5%HCl溶液,计算含量时乘以2
(四) N、P、K测定
1、 硝态N测定
1) 原理
硝态N时硝酸的阴离子(NO 3 ¯),它是强氧化剂,所以鉴定N¯离子几乎都用氧化反应,用二苯胺(C 6 H 5 )2NH的方法,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在NO 3 ¯存在时二苯胺被硝酸氧化而显蓝色。
其反应如下:

缩二苯胺氧化物(蓝色)
2)方法
在白磁板的凹内分别滴入1、5、10、20、40ppm的混合标准液1滴,然后将待测液的土壤浸液分别滴入其它凹内,最后每个凹内各加5滴二苯胺硫酸溶液,用毛细玻璃棒搅匀,3-5分钟,观察标准液与待测液蓝色变化,待测液的蓝色近似于某标准液的蓝色,就是待测液的硝态N含量。
同时测很多样品,可用一个胶皮头滴管吸去浸提液,取某一浸液后,先用吸水纸吸干残液,然后再用待测液洗1-2次,才能正式取样。
2、 铵态N测定
1) 原理
多数情况下土壤铵态N含量很少,除非刚施过肥,另外冬季地湿低,铵态N转化慢则要测铵态N,水稻田速效N主要是铵态N,要测铵态N,另外农家肥料如人粪尿,烟灰中的铵态N可用此法检查,贮存的氨水或碳酸氢铵,如果使用前想知道一下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可使用此法。
其反应如下:

相关文章

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研究获进展

互花米草是原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的草本植物,近年来迅速入侵中国海岸线。其中,约93%的入侵区域为泥滩地。通常认为,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造成负面影响,但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尚不明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研究者对旱区土壤这一维度分布格局有了新认识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课题组,以西南干旱河谷沿纬度梯度(23.2–32.3°N)分布的自然灌丛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化学计量的纬度分布格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保护性种植促进喀斯特食物网结构维持与能量流动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但是该区人口压力较大,经过几十年保育恢复的生态系统仍面临被再次开垦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风险。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壤微食物网产生强烈影响,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时空替......

秸秆投入有助于土壤有机碳多碳库形成

区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有机碳是确定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关键。在施肥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周转和积累受肥料类型和土壤微生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调控。不同肥料投入有可能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其利用策略,从而......

环境相关,该院发布23种仪器采购需求

为进一步有效推进广东省地球关键带(土壤)污染归趋与风险防控实验室(一期)建设,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环境归趋与风险防控能力,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拟购置一批实验建设有关的设备,开展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

2024年治污攻坚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点汇总

新年伊始,随着全国各地两会密集召开,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相继出炉。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锚定了2......

新型传感器实现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合肥智慧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儒敬,院长助理、副研究员陈翔宇课题组与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唐超礼团队合作,研发了用于土壤磷酸盐现场连续监测的电化学微流体系统。相关......

科学氮素管理能促进土壤氮驻留

记者近日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三亚南繁研究院张金波与孟磊教授团队发现,基于氮素循环知识的综合管理可对生态系统氮驻留产生积极影响,这为降低全球氮损失风险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基于XRF和VisNIR数据融合的土壤重金属浓度分区预测是否更佳?

文章信息第一作者:石陶然通讯作者:吴春发教授,骆永明研究员通讯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83......

稻田土壤甲烷微生物同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