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1-12 17:31 原文链接: 植物光合强度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叶中脉两侧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相似性,可以先剪下半叶置于暗中,剩下的半叶待进行一定时间的光合作用后,有干物质积累,在隔断光合产物往外运输的情况下(即杀死韧皮部又不损伤木质部使水分等供应正常进行),再测定半叶的干重,二者之差为被测叶片在该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量。
实验材料

棉花                                                                  大豆                                                          

试剂、试剂盒

三氯乙酸                                                          

仪器、耗材

剪刀                                                                  打孔器                                                                  烧杯                                                                  天平                                                                  脱脂棉                                                                  纸牌                                                                  玻棒                                                                  称量瓶                                                          

实验步骤1.选材:在田间选取生长状况较一致的棉花植株,在每株上选取部位对称性良好,厚薄均匀的无病虫害的功能叶片,依次编号挂牌。

2.处理:在选定的叶片基部进行处理,以破坏韧皮部而保留木质部,使叶片依靠木质部得到足够的水分,同时光合产物又运不出去。

(1)环剥法:用刀片将叶柄的外皮环剥半厘米左右(适于韧皮部较厚且易剥离的植物)。

(2)抑制法:用棉球浸上5%三氯乙酸在叶柄基部涂一圈。

(3)烫伤法:用棉花球在90℃以上的开水中浸一浸,然后在叶柄基部烫一分钟,如果有明显的水浸状表示烫伤完全。对于韧皮部较薄,木质部不坚硬的植物用烫伤法好。但烫伤程度不易掌握,因此以蛋白沉淀剂三氯乙酸处理为宜。为了不改变叶片角度还可以用锡纸或塑料管包围之。

3.剪取样品:叶片基部处理完毕后,即可剪取样品,记录时间,按顺序依次剪下半叶(主脉不剪下),按编号顺序夹于湿润的纱布中,贮于暗处。过四、五小时后,再依次剪下另半叶,同样按编号夹于湿润纱布中,两次剪叶的顺序一致,使各叶片经历相等的照光时数。

4.称重比较:将各同位叶片的两半对应部位迭在一起,在无粗叶脉处放入已知面积的模板,用刀片沿边切下两个叶块,分别置于照光及暗中的两个称量瓶中,或用打孔器(已知直径),在叶片上钻取20-40片园片(尽量少带叶脉),分别于照光和暗中的两个称量盒中,在105℃下烘10分钟以杀死细胞,然后降到70-80℃烘3-4小时,至恒重为止。拿出铝盒在干燥器中冷却后,方可称重。(准确到1mg)。
                         
其他设上午取的暗中的叶片重a毫克,经历光合作用后为b毫克,取样面积为A cm 2,照光时间为t,则总光合速率为


相关文章

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多次杂交与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叶下珠科复杂的物种形成历史。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PlantJournal)。叶下珠科......

高产又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油菜新品种“秦优1618”

油菜是我国植物油第一大油源,每年可提供优质食用油约52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的47%;每年还生产高蛋白饲用饼粕约8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饲用蛋白源。但是,其产业发展现状是因油菜种植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植积......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调控苜蓿花芽发育的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种质资源创新与生物育种团队揭示了植物激素参与调控紫花苜蓿花芽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该研究为苜蓿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为提高苜蓿种子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

斯里兰卡药用植物和真菌生物活性成分研讨会举行

5月10日,斯里兰卡药用植物和真菌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研讨会现场。姚景龙供图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国际杰出学者(PIFI)、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U.L.B.Jayasinghe......

研究发现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邱声祥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了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研究多年,只为“挖一口深井”

“赶巧了,实际上这两项工作我们‘磨’了很多年了。”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一个月内在《细胞》和《自然》连发论文,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一语道出科研背后的艰辛。过去十几年......

学者发表薹草属宽叶薹草组一新种——清远薹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红锋及其团队在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表了薹草属(Carex)宽叶薹草组(sect. Siderostictae)一新种——清远薹草(Carexq......

研究阐述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连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慧,联合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领域的多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从不同生态维度分析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新视角,并同时考虑了演化和环境的影响。相......

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外科学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其它代表性种类......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