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华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消化系统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斩获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继2016年他主持完成的“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策略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后,再次获此殊荣。


“消化系统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团队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徐瑞华指导团队工作。杨森/摄

  “荣誉是认可,更是鞭策。”徐瑞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能够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感到非常的荣幸和激动。科技创新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其中饱含了很多的艰辛和泪水。我们一定继续努力,不断在肿瘤防治领域攻坚克难,为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破解“身份指纹” 提升消化道肿瘤早诊率

  消化系统肿瘤是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死亡率极高,每10万人中超过70人死于消化系统肿瘤。近十年来,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治方面尽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面对这一临床难题,徐瑞华教授团队在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课题资助下,依托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肿瘤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历时20年,取得了重大诊疗突破。

  他们首先证实细胞遗传密码(DNA)甲基化在肿瘤组织中的改变高度特异,而且在肿瘤发生的很早期就可以被检测到,可用于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然而这种组织检测需要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是侵入性有创检查,而且必须待肿瘤长到一定的程度(>1cm)被现有检查手段(B超、CT等)发现后才能实现,无法满足肿瘤早期诊断和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无创、快速、简便标准。

  徐瑞华带领团队通过组建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及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创建了23项消化系统肿瘤分子标志物检测新技术,创立了3种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新方法:创新了基于分子标志物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方法;创建了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消化系统肿瘤个体化治疗新方案;发现了与肿瘤转移、耐药相关的系列新型分子标志物,为靶向药物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据了解,徐瑞华教授团队破解了一项众多科学家一直想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实现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其团队突破了国际上ctDNA甲基化检测的一系列技术壁垒,率先鉴定出了可以用于肝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甲基化标志物。

  徐瑞华介绍,其团队开发的早期诊断技术的准确率较现有常用的甲胎蛋白提高了15%,还能准确的预测不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相当于揭示了肝癌的“身份指纹”。同时还开发了肝癌甲基化诊断试剂盒,作为新技术在临床试用。目前为止已在超过5000例患者和体检人群中进行了检测。其中在体检人群中,通过该方法,发现了10多个早期肝癌的患者。

  贡献“中国智慧” 惠及百万消化道肿瘤患者

  随着医学的进步,并非每一份消化系统肿瘤诊断证明都是“死缓宣判书”,早期消化系统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晚期患者则不足10%。遗憾的是,消化系统肿瘤往往隐匿起病,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经是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低于20%。

  “早期发现肿瘤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徐瑞华表示,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一旦出现转移,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需依赖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但是有效率欠佳,而且昂贵的治疗费用和化疗毒副作用给这些肿瘤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徐瑞华领衔中、日、韩三国研究者汲取了欧美失败的经验教训,创新性地根据UGT1A1基因多态性进行个体化诊疗,创建了口服化疗新方案。使用新方案的患者无需进行静脉插管,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下降。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大部分疗程都可以院外完成,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回归家庭和社会。

  据了解,“消化系统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项目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独立完成。除了徐瑞华外,该项目的完成人还有王峰、骆卉妍、关新元、元云飞、云径平、康铁邦、邵建永、鞠怀强、邱妙珍。项目代表性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柳叶刀肿瘤》《自然医学》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研究成果写入美国NCCN指南、欧洲ESMO泛亚洲结直肠癌指南等8部国际指南及84本英文经典专著,在全球推广应用,惠及百万余名消化系统肿瘤患者,为消化系统肿瘤学领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作为团队负责人,徐瑞华从医30多年来,一直从事消化道肿瘤个体化治疗领域及抗癌药物的研究,在消化道肿瘤转移耐药机制和临床诊疗优化方面具有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成果,所治疗的病患5年生存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消化道肿瘤治疗领域的领军者。

  值得一的提是,在肝癌ctDNA研究取得突破后,徐瑞华带领团队继续研究ctDNA甲基化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等其他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此外,徐瑞华教授团队还通过创建人工智能内镜辅助诊断系统,大幅提升了上消化道癌的识别率,提高了初级医生诊断率,缩短胃镜检查时间。

相关文章

国内首例!医生把“独肾”取出,切除肿瘤再植回体内

失去了一侧肾脏,再次遭遇肾肿瘤,传统保肾手术行不通,怎么办?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采用的方法是:把肾取出来,“工作台”上切除肿瘤及静脉瘤栓,再把肾脏植回体内。11月15日,......

揭秘癌细胞,10%的癌症竟能自然消退?

一、肿瘤发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成为癌症:1、激发阶段指肿瘤发生的第一阶段,即不可逆地将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起始步骤,是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基因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突变,而这种突变又经细胞分裂增殖被固定......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41种药品采购成功

近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6......

微流控磁学检测肿瘤外泌体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Tumor-DerivedExosomes,TDE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检测TDEs,对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以及对TDEs进行高灵敏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

进博会风采奇迹实验室科学创新不断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赛诺菲这家创新医药健康企业连续第六年参展。今年,他们以“奇迹实验室”为主题,精彩亮相进博会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这里展示了他们在免疫......

学者同聚北师大,Urimarker2023共讨新发展

——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顺利召开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于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

我国学者在抗肿瘤免疫调控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研究成果以“BCL6通过拮抗BLIMP1促进癌症中干细胞样CD8+T细胞抗肿瘤程序(BCL6PromotesaStem-likeCD8+TCellPrograminCancerviaAntagoniz......

“即插即用”纳米颗粒,靶向多种生物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粒以靶向肿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实体。研究论文30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与......

激活癌细胞自毁的“开关”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会为改进癌症治疗打开大门。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

最新研究发现新影像标志物,或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危患者

记者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通过与国际多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协作,揭示了脑室形态影响脑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他们率先发现侧脑室下角体积增大是阿尔茨海默病可遗传的影像标记,可早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