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4 11:05 原文链接: 小型连续发酵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在分批培养中,一次加入所有的培养基,不予补充,不再更换。随着微生物的活跃生长,培养基中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有害代谢产物不断积累,细菌的对数生长期不可长时间维持。如果在培养器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及时不断地以同样速度排出培养物(包括菌体及代谢产物),理论上讲,对数生长期就可无限延长。只要培养液的流出量能使分裂繁殖增加的新菌数相当于流出的老菌数,就可保证培养器中总菌量基本不变。连续培养方法的出现,不仅可随时为微生物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生理状态的实验材料,而且可提高发酵工业的生产效益和自动化水平。

实验材料 大肠杆菌

试剂、试剂盒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葡萄糖NaClNa2HPO4 (NH4)2SO4

仪器、耗材 连续培养装置

实验步骤

一、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简单连续培养装置(见图1)

 


菌种:大肠杆菌(E. Coli);

 

培养基:基本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NaCl,Na2HPO4, (NH4)2SO4。


二、实验方法、操作步骤

 

1.  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具体操作步骤见实验淀粉酶的固态发酵实验)

 

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3.  大肠杆菌的增殖曲线测定(具体操作步骤见实验细菌增殖曲线的测定)

 

大肠杆菌接种于母种培养基,在37 ℃培养6 h,将培养液在3 000 rpm离心10 min,倾去上清液,加入无菌的生理盐水,成均匀液,细胞数为107个/ml,接种于发酵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并每隔一定时间进行取样,用无菌的相同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将上述菌液于600 nm波长比色(要求消光度在0.3-0.6间,如果超过用未接种的培养液适当稀释),然后将培养液在红外线烘箱110-120 ℃内烘干至恒重,以菌悬液OD值为纵坐标,相对应的菌体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直线,求出斜率1/K。

 

K=生物量/OD值

 

4.  制备好的发酵培养液倒入2 L的三角瓶中。用棉塞固定玻璃管,玻璃管上端接内径3 mm、外径5 mm的橡皮管。用弹簧夹夹住,灭菌备用。

 

5.  灭菌后冷却至30 ℃的三角瓶安装于恒温水浴中培养。

 

6.  将大肠杆菌培养液以10%的接种量接入三角瓶中,先进行搅拌间歇式培养,若有无菌空气导管,也可通气搅拌培养。

 

7.  将补料用的3 L培养基装在3 L的三角瓶中,将送料的橡皮管的一端插入,用棉塞固定,另一端用油纸包好,灭菌备用。

 

8.  定时取出测定间歇培养的菌液浓度,以求出增殖速度。

 

μ=dx/xdt

 

⇒μt=dx/x

 

⇒μ(t2-t1)=ln(x2/x1)

 

⇒μ= (lnx2-ln x1)/ (t2-t1)

 

9.  取下输液用的橡皮管,剥去牛皮纸纸,与蠕动泵进液口相接,将培养器的输液橡皮管接到蠕动泵出液口。

 

10.  据菌体增殖速度,以较小稀释率开始流加培养基,此时稀释率须小于此增殖率。

 

F≤μ⇒F≤(lnx2-ln x1)/ (t2-t1)  

 

三、实验结果  

 

1.  将测定的OD600值及相应的生物量填入下表。

 

2.  绘制大肠杆菌连续发酵过程中的还原糖、蛋白质浓度和生物量的时间曲线(注明何时补料)。


相关文章

各类测试需求中常用的分析仪器

分析仪器是一种用来测量、分析和监测物质性质和组成的工具。它们通常由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组成,可以用来检测和分析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参数。常见的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生物分析......

刚刚,钟南山团队连花清瘟双盲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近日钟南山团队发布的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连花清瘟胶囊对轻至中度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症状恢复显示出显著效果。该研究在中国、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17个研究点进行,共纳入410名接受连花清......

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吴以岭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

10月28日,石家庄以岭健康城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启动会——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标志着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正式启动,并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吴......

盘点!神舟飞船上的科学实验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

齐心奋进新时代科技放飞梦想——科技馆里的思政课

7月22日晚间,航天英雄、中国首飞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英雄航天员、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叶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学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中国科技馆,共同参加由中国科技馆联合中国......

一种电子神经植入物可记录神经元活动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一种通过血管输送的超小型、超柔韧的电子神经植入物可记录大鼠大脑深处的单个神经元活动。这项技术可作为与大脑深部区域的长期、微创生物电子接口。脑机接口(BMI)可......

关于征集CSTMFC98科学实验标准化领域团体标准的通知

......

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长坡厚雪,行情蓄势待发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创新驱动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资源......

跨界3个专业,她完成高难度实验发《科学》

“这个实验真的可以完成吗?我得去现场看看!”美国工程院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教授RobertO.Ritchie为何如此激动?原来是有人设计出了一项他们一直......

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植物生长实验揭秘!

植物的种子,到了太空能萌发、生长、开花,进而产生种子吗?在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里,一项饶有趣味的植物生长实验正在进行。自7月28日实验单元安装完成、7月29日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启动实验,一个月来,随舱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