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4 16:09 原文链接: 植物蔗糖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植物体内可溶性糖包括还原糖和非还原糖(主要是蔗糖)。因此测定蔗糖时,须先用盐酸将其水解为还原糖,再测定水解后的总还原糖含量,然后从总还原糖含量减去水解前还原糖含量即为蔗糖含量。

实验材料 马铃薯水果

试剂、试剂盒 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

仪器、耗材 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25 ml刻度试管50 ml容量瓶100 ml三角瓶试管架移液管移液管架洗耳球玻棒

实验步骤

1.葡萄糖标准曲线制作与上述还原糖含量测定相同。


2.样品中蔗糖的水解


精确吸取上述测定还原糖含量的糖分提取液10 ml置于100 ml三角瓶中,加6mol·L-1盐酸10 ml,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后加入酚酞指示剂一滴,以10﹪氢氧化钠中和至溶液呈微红色,然后将提取液转入5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刻度,待测。


3.样品中总还原糖的测定


取4 支25 ml刻度试管,编号,其中3支(三个重复)分别加入待测液2 ml,1支空白管加


2 ml蒸馏水,然后各管再加入DNS试剂1.5 ml,摇匀,混合液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然后用自来水冷却,各加入21.5 ml蒸馏水使总体积为25 ml,摇匀,在5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值。

 

其他

根据待测液的吸光度值从上述标准曲线查中出其相应的还原糖含量,然后按下公式计算出样品中可溶性糖总量和蔗糖总量的百分率。


相关文章

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叶下珠科药用植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多次杂交与多倍化事件共同塑造了叶下珠科复杂的物种形成历史。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PlantJournal)。叶下珠科......

高产又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油菜新品种“秦优1618”

油菜是我国植物油第一大油源,每年可提供优质食用油约520万吨,占国产植物油的47%;每年还生产高蛋白饲用饼粕约800万吨,是我国第二大饲用蛋白源。但是,其产业发展现状是因油菜种植效益较低导致农民种植积......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调控苜蓿花芽发育的分子机理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种质资源创新与生物育种团队揭示了植物激素参与调控紫花苜蓿花芽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该研究为苜蓿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为提高苜蓿种子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

斯里兰卡药用植物和真菌生物活性成分研讨会举行

5月10日,斯里兰卡药用植物和真菌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研讨会在广州举行。研讨会现场。姚景龙供图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国际杰出学者(PIFI)、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U.L.B.Jayasinghe......

研究发现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邱声祥及其团队,研究发现了木豆活性成分抗诺卡氏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民族药理学杂志》(JournalofEthnopharmacology)。......

研究多年,只为“挖一口深井”

“赶巧了,实际上这两项工作我们‘磨’了很多年了。”近日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提及一个月内在《细胞》和《自然》连发论文,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张余一语道出科研背后的艰辛。过去十几年......

学者发表薹草属宽叶薹草组一新种——清远薹草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陈红锋及其团队在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发表了薹草属(Carex)宽叶薹草组(sect. Siderostictae)一新种——清远薹草(Carexq......

研究阐述植物功能性状与生物多样性的多尺度连接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刘慧,联合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领域的多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植物功能性状从不同生态维度分析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新视角,并同时考虑了演化和环境的影响。相......

豆科德昭藤属植物分类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外科学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等项目的资助下,结合形态学研究与质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技术,对德昭藤属的所有已知种类、与其形态上相近的部分显托藤属种类以及紫荆亚科其它代表性种类......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