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1 16:17 原文链接: 焦化废水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法是应用时间zui久、zui广泛的COD测定方法,该方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但存在耗时、耗材、耗能的缺点,特别是批量测定时,尤其凸显了该方法的缺点。目前,包钢焦化厂采用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应用广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焦化废水中COD,但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仪器会因水样的色度和悬浮物造成误差。

1.1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K2Cr2O7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为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K2Cr2O7,由消耗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分数。

1.2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原理

在强酸性介质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同时六价铬离子(Cr6+)被还原成三价铬离子(Cr3+),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Cr6+或Cr3+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水样的COD值。

1.3分光光度法与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差异为校验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OD的准确性,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人员采集了10批水样,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重铬酸钾法进行分析,对比数据见表1。

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较重铬酸钾法整体偏低,按这10组数据计算,平均偏低18.23mg/L。

2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存在的问题

2.1Cl-的干扰

2.1.1试验数据分析

为研究重铬酸钾法测定废水中COD时Cl-的干扰程度,实验选取7组水样,将每1份水样分成2个子样,分别测定COD和Cl-。这7组水样都是焦化厂生化系统来水或生化过程采集的试样,COD和Cl-分别采用重铬酸钾法和硝酸银滴定法测定,分析数据见表2。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生化系统来水和生化过程的试样中Cl-含量都较高。Cl-含量直接影响废水中COD的含量,二者成正比关系。究其原因,是由于Cl-在水样中可以被强氧化剂K2Cr2O7氧化而产生正干扰。

2.1.2Cl-干扰的消除

为消除Cl-对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干扰,一般采用加入硫酸汞的方式,使硫酸汞与Cl-生成难以离解的HgCl2络合物,降低K2Cr2O7对Cl-的氧化能力。资料介绍,硫酸汞与Cl-比例在10∶1的情况下,不足以屏蔽Cl-,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当硫酸汞与Cl-比例在20∶1时,对Cl-能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Cl-对COD的干扰可降到zui低。

2.1.3焦化废水中Cl-的来源

焦化废水中氯离子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循环水和补水带入的Cl-,另一部分是去除COD所加的药剂中所含的次氯酸盐带入的Cl-。研究人员采用硝酸银滴定法,分别对这几种物质进行Cl-含量测定,见表3。

由表3可知,药剂中带来的氯离子含量特别高,已超出检测上限;循环水氯离子含量较高;补充水氯离子含量较低。在夏季时由于投加杀菌灭藻药剂会导致循环水中Cl-更高,对后续生化处理系统带来更大冲击。

2.2耗时长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时,为了使还原性物质充分氧化,加热回流时间需要2h。此外,由于硫酸亚铁铵稳定性差,容易水解和被氧化,因此每次实验前均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因此,一批水样需要4~5h才能测定完成,达不到现场快速分析的要求。

2.3能耗高,排污严重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的过程中需要消耗有毒的重铬酸钾、硫酸汞、腐蚀性的浓硫酸、昂贵的硫酸银等,检测成本高。除此之外,在COD测定时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银盐以及铬盐和汞盐,造成贵金属银盐的流失,而且废液中的汞盐很难处理,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3结语

1)焦化废水中Cl-含量高是造成重铬酸钾法与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重铬酸钾法检测COD耗时、耗能、耗材,特别是针对焦化废水Cl-含量较高的情况,推荐采用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快速的分光光度法。

3)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含量时,虽能抗Cl-的干扰,但废水中Cl-含量过高时,仍会形成沉淀,影响测定结果。可采取向水样中加入硫酸汞的方法,使之成为络合物以消除干扰。

4)重铬酸钾法的主要干扰物是氯化物,针对焦化废水中Cl-含量特别高的情况,还需要研究硫酸汞加入量的影响。

5)建立灵敏、准确、适应性强、操作简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的COD测定方法仍是努力方向。




相关文章

新策略实现高活性高稳定性制环氧乙烷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研究员汪国雄和研究员高敦峰团队在乙烯电催化转化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反向单原子掺杂策略,实现了高活性高稳定性的乙烯电催化环氧化制环氧乙烷,相关成果发表在......

科学家开发出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姜鹏、副研究员陆晓伟、包信和院士团队开发了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并将其用于电子皮肤非接触温度感知。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仿生触觉是智能机器人......

《自然》(20240404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Nature,4April2024,Volume628Issue8006《自然》2024年4月4日,第628卷,8006期拉德克里夫波在振荡▲作者:RalfKonietzka,AlyssaA.Good......

关于征集2024化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

各位会员: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征集2024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通知》要求,中国化学会面向全体会员和化学工作者启动化学领域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的征集工作。有......

远程新能源中化学建投将共建绿色甲醇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1月28日,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与中化学建设投资集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进行,双方将围绕甲醇产业、甲醇贸易、新能源及甲醇商用车推广、产业园区共建等领域进行战略合作,助力加快构建能源新发展新格局,增强......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重大项目评审会议

2023年10月19日-20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北京组织召开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吉红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主......

爱“迟到”的诺贝尔奖让科学家获得认可的道路越来越长

近日,2023诺贝尔奖揭晓。能够获得这项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是对获奖者努力的最大认可。但是有研究发现,这种“认可”到得越来越迟了——几乎一半的获奖者从做出有诺贝尔价值的发现到获得该奖项......

Science刊发生医学院张含悦博士等关于铁电化学设计的观点文章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和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的资助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含悦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