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9 15:48 原文链接: 处理科研诚信问题不应“高举轻放”

   近年来,科研诚信事件不断“出圈”,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而对这些事件的处理结果,更是受到各方热议。

在我国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活动特点已发生较大变化的今天,科研诚信事件应当如何处理好?2021年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进行专访。

《中国科学报》:科研诚信问题历来受到科教界代表、委员关注,在历年两会上都是大家热议的焦点。你如何看待科研诚信?

蔡荣根:应该说,科研诚信是科学精神的精髓,事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是非常重大的议题。我参加的全国政协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也经常议论。

当然,我们作为专业工作者,在讨论科研诚信问题的时候,需要把它和“学术争论”严格区分开。对科研不端“零容忍”,但对正常的学术争论则应当鼓励。

《中国科学报》:要怎么做才能称得上“零容忍”?

蔡荣根:按我的理解,“零容忍”应该是一个态度、一个原则。从操作上来讲,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工作者进行扎实的调查基础上进行判断。

实际上,我们已经有规定,科研诚信问题分为多个层次,从不当署名、夸大成果到造假剽窃。这些问题的轻重不同,处罚力度也应该不等。

《中国科学报》:如何评价当前我们对科研诚信问题的处理?

蔡荣根:这些年来,我们的确在科研诚信问题上出台了很多政策和规章制度,各个单位也都有类似于科研道德委员会的组织来处理这类问题,但却没有明确的条条框框来量化处罚细节。这就导致了潜规则做法很多,处罚弹性空间大,很少起到警示作用。

很多时候明明出了问题,处理的时候却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我认为,当前,对科研诚信问题还应该加大处罚的力度。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违反诚信的行为小问题小处理、大问题大处理,事后的严格处理远比事前的警示教育效果要好。

钟章队:目前,我国在处理科学问题时有很多其他社会因素的干扰,科学自主性很强,大家应当就事论事地讨论,不应当将所谓权威、私利掺杂其中,应当让问题尽量在规范的科学共同体内去讨论解决。

杨学明:从科学史上看,各国都有出现学术不端问题,我们现在大的科研氛围还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对于科研诚信问题处理的方式不够成熟不够有效。正常机制下,科研诚信问题处理应该由科学界内部和科技管理机构解决,但现在存在的现象就是这些纠错机制不够有效,经常使得政府部门、公众舆论介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对科学发展也不好。

《中国科学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有哪些具体表现?

蔡荣根:例如,科研诚信事件出现之后,一般是由当事人所在单位学术组织先做鉴定。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单位都是优先保护本单位的当事人,批评教育一下就了事,给公众造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坏印象。

这样的做法也是极其短视的。

《中国科学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蔡荣根:这需要小到科研工作者、所在单位,大到整个科学共同体,都应该负起责任来,建立一种良性发展的生态。

这里也应该强调,科研机构要对此负起责任来,而不是总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处理科研不端。例如,哈佛大学对在心脏干细胞上造假的科学家进行了顶格处罚。

科学最为看重的是论证过程,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当前,我国科研诚信教育亟需可以用于警示学习案例,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有关方面对学术不端丑闻快速响应,进行公开、透明、详细的调查,拿出科学、公正、令人信服的调查处理报告,才能让标准和规则公开,降低大家触犯这些诚信准则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基金委负责人解读《科研诚信规范手册》,明确“应该做”和“不能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发布了《科研诚信规范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编写《手册》的背景、目的以及定位是什么?科技日报记者21日就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自然科学基金......

明确“应该做”和“不能做”,自然基金委发布《科研诚信规范手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科研诚信规范手册》。《科研诚信规范手册》业经2023年11月28日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科研诚信规范手册》包含导言、科研人员诚信规范、评审专家诚信规范、依托单位诚信......

修订调查处理办法治理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

1月1日,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以下简称《调查处理办法》)正式实施。《调查处理办法》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对科研不端行为进行调查处理所依据的重要规章制度,最早制定于200......

买卖论文篡改数据科技部通报18起科研诚信案件处理结果

2022年12月31日,科技部网站通报18起高校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此次通报中存在买卖图片数据、不当署名、买卖论文、篡改数据等行为,涉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西南医科大......

硕士生发现“错误”引发撤稿!论文作者邀其署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01.shtm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硕士研究生保罗•洛德(PaulLod......

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委会成立

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会务方供图)9月21日,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举办。中国科学学......

通报1422人!科技部发新规,无实质贡献挂名为学术不端

时隔三年后,《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迎来修订版。9月14日,科技部、中央宣传部等二十二部门印发《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进一步规范了调查程序,统一了处理尺度,科研失......

欧阳钟灿:文章千古事“清白”留人间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只有坚守住科研诚信底线,学术生涯才能长久。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副主任欧阳钟灿殷切寄语广大科研人员和青年学子:文章千古事......

中科院连续5年发布科研诚信提醒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第五次以“提醒”的方式倡......

中科院科研道德委员会发布第5次年度诚信提醒

5月11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2年度科研诚信建设工作视频会,会上发布了《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以下简称《诚信提醒》),倡导在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的诚实守信行为。针对当前科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