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16 09:05 原文链接: 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迎来曙光?

  近年顶刊发文看电催化剂的工业化进展

  

  二氧化碳通过电解转化成有使用价值的化学品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科研领域。特别是在低于100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转变目前已经接近实现工业规模。而在基础研究领域,仅在2019年就有超过600篇论文涉及到了相关催化剂的优化改良。在这里,我们精选总结了近年来二氧化碳电还原方向取得的重大研究突破,看看这些研究是如何推动这个领域的工业化。

  电解槽研究达到中试规模

  如何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曾经一度是主要的研究焦点,不过目前人们已经实现了催化剂的稳定长期性能。催化剂稳定性与电池配置以及测试条件高度相关。例如,太阳能赋能的二氧化碳和水的电化学还原生成合成气的过程,能够可持续生产极具价值的化学品。然而,以往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电解槽的电流密度小且稳定性不足,限制了规模化人工光合成系统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德国西门子公司的Guenter

  Schmid(通讯作者)团队[1]利用了可商用的银基气体扩散电极。该电极通常使用在工业规模的氯-碱电解过程中,而研究人员则以此电极作为二氧化碳电解槽的阴极。检测发现,由此形成的电解槽在超过1200小时的连续运行后,电流密度依然可高达300

  mA cm–2。这一二氧化碳电解槽可被连接到发酵模块(fermentation module),这样一来,从电解槽出来的合成气可以直接转化成具有高碳选择性的丁醇和己醇。研究计算显示。光伏电能、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醇类的法拉第效率可接近达到100%。利用这一杂化系统,研究表示人工光合成高价值化学品(丁醇/己醇)可能达到几万吨每年的产量,已经接近工业化规模水平。


相关文章

水氧化过程中高活性物种竟是它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章福祥研究团队在铁基电催化水氧化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他们以铁钒(FeV)双金属电催化剂作为研究模型,利用一系列原位表征技术结合理论计算,揭示了水氧化过程中高活性水氧化......

硅酸盐研究所:新型氮化物电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的能源利用方式将从有限的碳基化石能源转换到无尽的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在这类能源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

研究发明在酸性环境中极端稳定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氢能源是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高效清洁新能源技术。相比传统的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工艺和碱性电解水工艺,质子交换膜水电解装置具有启动速度快、氢气纯度高、产氢速率快、电流密度大和能量效率高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下......

中国科大高效抑制电催化剂循环中活性元素成分流失

析氧反应(OER)是光/电解水和金属空气电池等新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的关键半反应。发展廉价高效的OER电催化剂,进一步降低电极过电势,提升器件能量效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材料缺陷工程能够调节催化剂的......

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替代成为可能

电动汽车已穿梭在大街小巷,燃料电池车还会远吗?其中,燃料电池是关键。然而燃料电池除了生产成本过高外,其能量转换效率受到阴极氧还原反应缓慢的制约。因此,研究并开发替代贵金属催化剂、提高电催化剂活性成为燃......

福建物构所等自支撑MOFs电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电解水技术是从水中获取氢能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但是四电子转移的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由此引发高的析氧过电势制约了电解水制氢的整体效率。因此,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从而促进电解水技术的发展已势在......

福建物构所等自支撑MOFs电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电解水技术是从水中获取氢能的一种绿色高效的技术,但是四电子转移的析氧反应(OER)动力学缓慢,由此引发高的析氧过电势制约了电解水制氢的整体效率。因此,开发高效的析氧催化剂从而促进电解水技术的发展已势在......

中性水全分解的“双面神”三元纳米片电催化剂出炉

氢能作为一种能量高、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受到广泛关注。通过电化学水解制备氢气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全水解电极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取得了瞩目的研究成果。然而,寻找能在中性水电解质中同时展现高活性、高稳定性......

研制出新型碱性水还原电催化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研究团队通过磷掺杂手段精准调控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二硒化钴的相变,成功实现其从稳定的立方相到亚稳态正交相的相转变,研制出在碱性介质中具有类铂析氢性能的高效水还原电催化剂,为从碱......

我国学者在负载型单原子电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图.(1)基于结构描述符的单原子通用设计原则;(2)活性中心为Fe-N4单原子电催化剂的制备与活性起源;(3)Fe-N4单原子电催化剂在酸性电解质下的氧气还原反应催化性能,稳定性,应用于燃料电池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