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3 17:54 原文链接: 细胞因子及其临床应用

细胞因子概述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单核、巨噬、T、B)或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某些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可溶性生物活性分子,通过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免疫应答、免疫调节、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受到刺激后产生迅速且半衰期短。

Th1/Th2/Th17细胞亚群

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是产生细胞因子最多的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指战员。Th1-Th2比例平衡共同维持机体稳态,一旦其比例失衡,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常认为Th1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促炎功能;Th2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抑炎功能。

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感染性疾病

2017年4月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明确指出,细胞因子可用于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IL-6的升高早于CRP和PCT,其持续时间长,2h达到高峰。IL-6>1000ug/L,提示预后不良。

COVID-19与细胞因子风暴

2020年1月25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在线发表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文章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和患者预后分析了首批确诊的41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结果发现,已经被2019-nCoV病毒感染的危重患者中,免疫系统均出现致命的“细胞因子风暴“现象。患者体内一系列细胞因子升高,ICU患者的IL-2,IL-6,IL-10和TNF-α的血浆浓度高于非ICU患者,这表明细胞因子风暴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

2020年2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六版)》,其中关于重症、危重症患者诊疗的临床预警指标中提到:“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建议有条件的进行细胞因子的检测。”

HBV乙肝肝炎

研究显示,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可能会使HBV感染转为慢性化。正常状态下机体内Th1/Th2维持在平衡状态,当机体发生HBV慢性感染时,Th1/Th2平衡状态发生“漂移”,表现为Th1型免疫低下而Th2型免疫亢进。由图4知,IFN-γ/IL-4的比值在CHB组、LC组和HCC组都明显减小,提示Th1/Th2比率降低,向Th2漂移。

Th1型免疫低下致使免疫系统不能产生足量的Tc细胞及Th1型细胞因子,抑制其杀伤、破坏病毒感染靶细胞和抑制病毒基因的复制及表达等相关功能,导致机体不能及时清除病毒;Th2型细胞因子则进一步抑制Th1型免疫应答。因此形成宿主对病毒抗原的免疫耐受,导致了HBV的慢性感染的持续进展,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IL-6水平与肝炎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细胞因子水平对病毒感染的进展起作用。

脓毒症

脓毒症早期,IL-1β, IL-6, IL-8, MCP-1显著升高,IL-10升高与脓毒症不良预后相关,持续高表达IL-10反映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死亡组血浆IL-1β浓度高于存活患者,并呈持续上升趋势。IL-1β可促进炎症级联反应,诱导IL-6,IL-8,MCP-1的表达,形成细胞因子网络。

脓毒血症患儿出现炎症时,血清IL-6和IL-10同时显著升高,提示IL-6的升高能刺激其效应细胞不断释放IL-10。

感染性休克组对比无休克组发现:促炎因子IL-6显著升高,说明患儿的IL-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抗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说明患儿血清中大量IL-10会引起免疫系统失衡,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导致过度抗炎反应,加重病情。因此,综合考虑患者IL-6和IL-10水平,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临床应用—抗肿瘤免疫

现已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直肠癌、卵巢癌、绒癌、 黑色素瘤、胃癌、骨肉瘤、淋巴瘤、鼻咽癌等多种肿瘤与Th2漂移有密切关系,且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骨转移癌病人Th2漂移较骨肉瘤病人的Th2漂移更加明显。

监测细胞因子谱变化有助于NSCLC疗效观察:

临床应用—恶性血液病

CART治疗中细胞因子可作为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伴随诊断:推荐TNF-α、IFN-γ、IL-6作为CART治疗期间的常规监测指标。高表达IL-6和IL-10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容易复发耐药,预后不良。IL-6和IL-10可由肿瘤细胞自身分泌,使淋巴瘤、骨髓瘤及前列腺癌等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抗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可下调IL-l0信号水平。

IFN-γ和IL-10显著升高对于HLH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对于HLH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淋巴瘤相关性 HPS(LAHS):IFN-γ、IL-2、IL-10水平均高于初发淋巴瘤患者(P均 <0.01);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HPS(AAHS) :IL-10、IFN-γ明显高于自身免疫病患者 (P均<0.01);感染相关HPS(IAHS):IFN-γ、IL-10均高于SIRS患者 (P均 <0.05)。

临床应用—移植排斥

细胞因子作为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介质常常在免疫排斥反应的初期、甚至起始阶段即可出现明显变化。多项研究表明,在排斥反应过程中常伴有Th1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增高和Th2型细胞因子的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免疫耐受时则相反。

IL-12p70 对肾脏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最大 IFN-γ及 IFN-γ/IL-4 比例对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中等。

临床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

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h1/Th2平衡失调的表现各不相同:类风湿性关节炎(RA)、I 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及慢性甲状腺炎等疾病中,Th1细胞因子占优势,这可能与细胞免疫的激活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则Th2占优势。对于某些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言,Th1 可诱导发病,加重病情;Th2则能减轻病症,甚至阻止发病,可能与Th1/Th2的炎性及抗炎性反应有关。

临床应用—代谢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当其血清中的 IL-6、TNF-α、IL-10含量增加时,说明患者有并发高血压的风险。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参与了糖尿病以及其所引起的血管并发症的整个过程。


相关文章

研究确定IgA肾病30个独立显著的风险位点

IgA肾病(IgAN)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IgA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异常沉积而得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IgAN的致病信号通路和潜在药物靶点。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

中国人群颅内动脉瘤不稳定性的标志物和风险分层模型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国人群中的影像学检出率约为7%,但超过2/3的颅内动脉瘤是通过体检等方式发现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

解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侯书国团队联合美国得州农工大学、杜克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日本冈山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植物如何感受环境变化作出应激反应的研究,揭示了植物对病虫害、......

调控哮喘?新发现或能缓解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李斌课题组及瑞金医院时国朝课题组在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以Letter格式发表了题为“MG149inhibi......

COVID19炎症反应的代谢调控及潜在治疗策略

学科前沿|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课题组及合作者揭示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全球性大流行病,......

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的患者可能从重症转为危重症

3月29日下午,第二届新冠肺炎多学科论坛举办,李兰娟、张文宏、葛均波等与会专家围绕全球各国抗疫策略、重症新冠肺炎诊治进展、中国经验对全球抗疫启示、COVID-19疫苗前景展望等话题展开探讨。中国工程院......

我国科学家揭示CART细胞触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机制

尽管用经过基因改造后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CAR-T细胞)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成功,但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却阻碍了这种疗法在患者中的有效性。众所周知,CRS是由急......

未来细胞因子药物研发会有如何走向?

如今在生物药主导全球药物销售的现状下,以细胞因子TNF-a为靶点的药物于2018年全球销售表现达330.66亿美元。截止2019年底,共计1186个在研和上市的细胞因子类药物,其中用于肿瘤治疗的药物数......

美国科学研究揭示对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发现

近日,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cellsinstructmyeloidcellstoproduceinflammasome-i......

驯服细胞因子!Tcell激活疗法中毒性细胞因子释放机制

经基因改造后结合癌细胞抗原并激活T细胞杀死癌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显示出临床前景。不幸的是,由于不受控制的免疫激活和细胞因子释放,它们也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无论采用哪种方式,T细胞激活疗法通常都会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