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02 00:13 原文链接: 翼腭窝腺样囊性癌的CT诊断分析2

2.2手术及病理结果

 

术中所见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神经受累呈串珠样增粗1例;肿瘤突入上颌窦腔内1例;1例于CT检查中示肿瘤压迫上颌窦后壁者,术中探查肿瘤与上颌窦后壁分界尚清。3例肿瘤病理均为ACC,且行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符合术前CT诊断。病理提示ACC由腔内导管上皮细胞及腔外变异的肌上皮细胞构成,并可见特征性的“圆柱状”假囊腔样结构(图2-A),且高倍镜可见假囊腔内有嗜碱性黏液样物质(图2-B),与起源与涎腺和小涎腺典型的ACC病理结果一致。

 1628466716238085.png

3.讨论

 

ACC是由Billroth于1856年首先报道,当时称其为圆柱瘤(cylindroma)。ACC最常发生在涎腺组织,极少数可来源于其他具有黏液腺的组织,如乳腺、前庭大腺。大涎腺ACC以腮腺常见,其次为颌下腺,舌下腺最少见,而小涎腺主要分布在腭、鼻腔、鼻窦、舌、气管等。ACC主要有缓慢生长,弥漫浸润,易沿神经、血管播散,局部易复发,晚期可远处转移等特点。

 

ACC的复发病变与原发灶常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ACC易复发,并且易转移至肺、骨,其预后和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的分期,是否有神经、血管的浸润,淋巴结的受累等。ACC起源于翼腭窝极为罕见,既往只有个案报道,因此对于起源于翼腭窝的ACC的影像特点少有详细描述。

 

既往的个案报道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翼腭窝ACC的特征,但是由于均是单个病例分析,其难以系统总结并提取其影像特征,为后续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思路。此外,不同的个案报道图像采集参数不一样,对特征的归纳与总结有一定影响。而本研究所纳入了3个具有术前增强扫描CT图像的病例,能一定程度上归纳总结肿瘤的CT影像特征,而且3个病例均在同一CT机器上采集,扫描参数及扫描条件一致,从而减轻了图像的不一致性。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进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病例,发现起源于翼腭窝的ACC具有一定的CT特征,可以有助与其鉴别诊断。首先,平扫CT上肿瘤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密度欠均匀,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异质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其次,3例肿瘤均不具有钙化,这特点能够有助于与其他肿瘤区分开,如翼腭窝常见的神经源性肿瘤,其瘤灶可含有钙化灶。

 

在增强扫描CT上,病灶呈现不均匀强化,这也反映了肿瘤内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同时也存在着坏死,这都是恶性肿瘤的典型特征。在邻近骨质结构受累方面,本研究所收集的3个病例并没有展现出一致性,这提示在CT上邻近骨质结构的受累并不是一项可靠的鉴别诊断影像征象,并不能根据肿瘤是否侵犯周围骨质结构来诊断与排除翼腭窝ACC。然而,尽管邻近骨质结构的侵袭不能作为诊断翼腭窝ACC可靠的证据,但是一旦CT图像提示邻近骨质结构受累,那么可以根据此征象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从而缩小鉴别诊断范围。

 

在淋巴结方面,3个病例在CT上均没有发现肿大淋巴结,而病理上亦无淋巴结转移,因此此项特征有助于把ACC与其他常见的翼腭窝恶性肿瘤鉴别,如起源于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累及翼腭窝,此类肿瘤多具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其中1个病例累及周围神经,而这在术前CT图像分析中未能观察明确。

 

易累及神经为ACC的一项主要生长特征,而因为CT软组织分辨率较低(对比磁共振成像)的先天性成像劣势,CT常常难以直接观察到细微的神经受累。然而,如果在CT上观察到肿瘤沿周围神经走行区域沿伸,如沿圆孔(上颌神经)和卵圆孔(下颌神经),即可提示肿瘤累及周围神经,从而提示肿瘤嗜神经生长,间接提示ACC可能。尽管本研究回顾性收集的病例在CT图像上均没有观察到明确神经累及的证据,在日后工作中对翼腭窝肿瘤的评估中要注意观察此类征象,因为这些征象有助于我们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本研究存在以下缺点。

 

首先,本研究样本量少(3例),影响了本研究的可重复性和临床实用性。然而,因为起源于翼腭窝的ACC非常罕见,因此需要日后进行多中心研究来克服此缺点。其次,本研究只分析了CT影像特征,由于缺乏术前磁共振影像数据,因此无法磁共振影像特征,这需要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注意收集和分析起源于翼腭窝的ACC磁共振影像特征。

 

最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日后开展前瞻性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结论。总而言之,在日后临床工作中,在CT影像中如发现翼腭窝肿块具有密度不均匀、不均匀强化、不具钙化且无淋巴结肿大的特征时,需要考虑到ACC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