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3 10:01 原文链接: 液质联用的基体效应

1基体效应的来源
LC-MS中的基质效应现象最初在1993年被发现,当改变样品基质的种类和浓度时,待测物电喷雾化质谱的响应值降低了。美国FDA2001年出版的《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准则》明确提出:在LC-MS分析方法开发和验证过程中需要对基质效应进行评价。基质效应是指样品中除了待测物以外的其他基质成分对待测物测定值的影响,它源自色谱分离过程中与被测物共流出的物质对被测物离子化过程的影响,共流出干扰物可分为内源性杂质和外源性杂质。内源性杂质是指样品提取过程中同时被提取出来的有机或无机分子,当这些物质在共提取液中浓度较高,并与目标化合物共流出色谱柱进入离子源时,将严重影响目标化合物的离子化过程。外源性杂质通常易被人们忽视,但也会带来严重的基体效应。这些干扰物由样品前处理各步骤引入,文献报道的主要包括的聚合物残留、酞酸盐、去污剂降解产物、离子对试剂、有机酸等离子交换促进剂、缓冲盐或SPE小柱材料及色谱柱固定相释放的物质等。
2 基体效应的补偿
基体效应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对待测物的定量准确度和精密度,且影响因素多变,很难被完全消除。近几年来,致力于消除和补偿基质效应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包括优化质谱条件,优化色谱分离体系,多步净化措施,使用内标物定量,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定量,回声峰技术等。

相关文章

760万,液质联用系统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公开招标

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B0708-CMC23N7349项目名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01号财政专项项目设备采购项目预算金额:760.000000万元(人民币)采购需求:包号/设备名称数量(套)......

液质联用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质谱仪器的主要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同步与时序控制、数据采集三大部分,三大部分的整合则是通过控制软件来达成,本文不再详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常见术语和一些特殊的方法。1、质谱图质谱图的X轴代表质荷比,Y......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真空系统篇

真空是质谱仪运作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操作质谱仪前首先要准备的工作。真空度越高,代表气体压力越低。压力常用的单位有帕斯卡(Pascal)、巴(Bar)、毫巴(mbar)、托(Torr)等(1mbar=0......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检测器

质谱系统的关键要素是用于将质量分离离子流转换成可测量信号的检测器类型。常用的探测器包括:1、电子倍增器(ElectronMultiplier,EM)离散金属板的串联连接,可将离子电流放大约108到可测......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串联质谱篇(下)

本文举几例常见的串联质谱仪,篇幅较长分为上、中、下三篇。串联质谱扫描方式串联质谱的扫描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子离子扫描/产物离子扫描/碎片离子扫描(ProductIonScan/FragmentIon......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串联质谱篇(中)

本文举几例常见的串联质谱仪,篇幅较长分为上、中、下三篇。线性离子阱LIT/FTICR和LIT/OrbitrapQqQ和QTOF都是串联两个“离子束”型分析器,近年来还有一种趋势是串联两个离子捕获型分析......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质量分析器(下)

质量分析器目前已知的有6种,2023年ASMS上赛默飞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分析器,它类似于TOF的原理,但和传统的TOF设计有较大差别,所以也可以称为第7种质量分析器。这7种质量分析器分别为:扇形磁场......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串联质谱篇(上)

在连接了前面的离子源、离子传输后,质谱的质量分析器还可以空间或时间的方式进行串联分析(MS/MS或MSn)。此时,第一个质量分析器用于选择与分离母离子(ParentIon,又称前体离子Precurso......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质量分析器(上)

质量分析器目前已知的有6种,2023年ASMS上赛默飞推出了一种新型的质量分析器,它类似于TOF的原理,但和传统的TOF设计有较大差别,所以也可以称为第7种质量分析器。这7种质量分析器分别为:扇形磁场......

液质联用中的质谱——离子传输篇

在离子源离子化后,离子经过离子传输部分(习惯上称为Q0区)进入后续的质量分析器。最早的ESI在采样锥后使用了传输毛细管,可以进一步离子化,后面再经过六极杆或八极杆进行离子聚焦和传输。后来的商品化设计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