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25 19:44 原文链接: “取消房贷”能否缓解年轻人压力?

前一阵子,多个城市开启“救市”行动,惹得楼市一片热议。


为什么要“救市”,难道当前的住房市场真的到了需要“添柴加火”的地步了吗?这一点,房产学者马光远给出了答案,马光远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从“黑天鹅”出现之后,楼市整体表现就不够理想,加上各方面调控愈发严格,以至于整个楼市迅速进入到了冷却期,如果房地产已经遇冷的情况下,继续向房地产泼水,那就可能结冰,显然这不符合房住不炒的基调,所以是时候予以“营救”了。马光远同时指出,未来或许还有更多城市出台“营救楼市”的计划。



在房地产市场,有这么一句话:限涨的时候,房市不一定会涨,但是限跌的时候,房子可能真的在跌。


这一系列新变化,在新房和二手房销售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一个故事。


一位北京的网友“大黑石”吐露了自己的买房经历。他说他是来自河南驻马店一个村庄的农村孩子,这里历年来都是考高大省,几乎年年都在70万人至100万人之间,所以说要想成功上岸实属不易,不过这位“大黑石”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最终以出类拔萃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高校,专业是网络工程架构师。


“大黑石”在研究生毕业之后,以优异的表现进入到了一家“高薪”的创业型IT公司,他说到,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2个选择,第一个是去一个比较大的成熟型的IT公司;另一个创业型的小公司。前者属于“技能专业型”,后者属于“技能综合型”,工资都差不多,经过他的认真思考最后接受了后者的offer,因为他觉得综合型的岗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而且学到的东西范围更广。


月薪2万,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都无法企及的高度,于是“黑石”就以高薪资在这个城市暂时稳定了下来。经过7年的奋斗,他终于有胆量考虑买套房子了,据他说,虽然月入2万-3万元,但是比起房产价格,依然显得微不足道,买房也只能挑选稍微靠近郊区的新盘,首套房总价格为600万元,首付款180万,自己净存80万元,从朋友和亲戚那里借款100万元,然后这套600万的房子终于拿到了,贷款本金420万,采用等额本息的方式贷款30年,月供为22290.52元。


然而,2021年至2022年,他感觉自己要“断供”了,自己瞬间没有了收入源。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他们这家小公司从事的是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的订单确实不少,然而由于受到“外部事情”的影响,整个运输和物流行业都受到了影响,且不说物流销售额有多少缩减,单是原来的大客户们就纷纷把“系统研发”给延期了,也没有多大的起色。一方面公司没有订单、另一方面公司的固定成本却居高不下,于是CEO当机立断,把企业卖掉求生。就这样,物流系统的小企业被另外一家“专业研发道路管控系统”的大企业给廉价收购了。



企业收购之后第一件事便是裁人,黑石就成为了第一批被辞退的员工,虽然按照规定拿到了对应的补偿,然而他刚买房不久,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而且在一线城市里消费并不低,从月入3万元到0的突然转变,显得2.2万元的月供多么昂贵。于是“大黑石”说到,暂时继续借钱还房贷,如果再过2个月依然没有拿到OFFER,那就只能断供抛房了。


实际上,“大黑石”的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根据某法拍网的数据显示,近些年来,断供房呈现出几何增长的态势,2017年法拍房的数量为9000套,2018年递增至2万套,2019年则叠加至50万套,2020年底已经快速增加到了200万套,2022年以来,已经在2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上浮,在几年时间里,断供房就增加143倍。



很多人不解,买房的时候那么吃力,现在好不容易买到房子了,却又要面临着“断供、抛房”的情况,为什么要主动放弃房子呢?在指闻君看来,其实无外乎3个方面的原因:


1、房产增值潜力减弱,部分投资客开始退场。


西南财大曾做出过一项《家庭金融研究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西南财大通过大量的调查得出结论,在首套房的购房者中,看中升值的人占到了85%以上,看中居住属性的人只有15%的比例。也就是说,市场上其实超过85%的人都是炒房客,他们都是为买房增值而努力。例如离婚买房、改善型二套房,这其中有多少炒房成分?


然而从几个月以来,各大城市的房市表现就不如人意,尤其是2021年二季度后,多个城市调控密集出台,几乎每天就有2次出现,把房产市场紧紧摁压住。据统计,2021全年调控超过600次。找房热度降低、看房热度同样下滑,开发商为了回款大手笔促销,让贷款炒房的人不愿意继续持有房产,为了减少损失开始抛房。



2、不少人工作变动,收入明显跟不上房贷节奏。


王石曾说到,现在是一个流动性的社H,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不确定的,今天可能在A城市工作、明天就可能到B城市工作生活了。而每一次工作地址的变动,必然会带来收入的变动,所以个别人从2万元降低至5000元也是常态情况。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薪酬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所有找工作人群中,月薪超过7000元的只占到了3.07%的比例,如果按照所有劳动人数8亿人计算,那么月入超过7000元的只有2400万人。而且另外一组数据更让人大跌眼镜:超过9亿人每个月收益不到2000元,其中有6亿人的月收益不到1000元。所以说,有200多万人扔掉房子不足为奇了。


3、由于行情不佳,不少小生意人退却了。


前阵子,指闻君在刷某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了让人“怜悯”的一幕,一位40岁的年轻男性,正在从自己“原来”的房子墙壁上仔细撕扯孩子们的奖状,这套房子已经不属于他了,3年前他用这套房子抵押贷款做生意,不料遇到“黑天鹅”,生意没做下去,银行贷款只能用抵押房产来偿还。



那么面对“一方面想买房,但是又担心不确定因素导致还不上房贷”,有人准备断供了,这种事情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取消房贷,以免买房人压力大。


王强说到,建议银行停止发放贷款,这样的话,那些本来就没有买房能力和资格的人,就没有能力购房了,同时也就没有了还房贷的压力。从字面上而言,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住房市场上其实能够全款买房的人并不多,超过80%的人是通过按揭贷款实现的,也正是在银行贷款的支持下,大量不具备全款买房能力的人,才纷纷冲向了楼市,进而抬高了价格。一旦取消了房贷,那么就意味着整个商品房交易市场进入到“全款买卖”的阶段,不具备全款的人,自然退却。



那么,王强的建议真的可行吗?指闻君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商品房人人都能消费得起,就像买萝卜白菜一样的廉价,那么取消房贷是可行的。但是现如今房地产已经成为了高价值商品,一个家庭终其一生可能只具备1-2次购房和换房的机会,在收入1-2万元,房产价格4-6万元的城市里,不依靠贷款买房,又谈何实现住房需求呢?


话题:你认为“取消房贷”能解决问题吗?


相关文章

这种压力可能对你的大脑有益

根据佐治亚大学青年发展研究所的新研究,这可能会让你感觉像头顶上悬着一块铁,但工作中不断逼近的最后期限给你带来的压力实际上可能对你的大脑有益。发表在《精神病学研究》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低至中等水平的压力可......

学术界掀起离职潮?他们身负贷款养儿压力仍要走

编译|孟凌霄SarahTashjian是家族中的第一位大学生,目前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员。然而,她正在考虑离开学术界。她感叹道:2015年时,坐拥10篇一作论文,就能让学术之路畅通无阻。如今......

干预训练助青少年缓解压力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公共卫生研究显示,青少年的应激相关想法和生理反应能在一节30分钟的在线训练课程后得到缓解。研究结果为调节青少年压力提出了一种简短而低成本的干预方法,或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如今......

各地房贷政策松动,宁波否认放开三套房贷

今日网传宁波将放松房贷认定政策。但记者从多家银行及中介机构处了解到,暂未收到相关政策文件,目前并未放开三套房贷款。而购房者购买第二套房时,若首套房无贷款,首付款比例仍然为40%,高于首套房首付30%的......

“取消房贷”能否缓解年轻人压力?

前一阵子,多个城市开启“救市”行动,惹得楼市一片热议。为什么要“救市”,难道当前的住房市场真的到了需要“添柴加火”的地步了吗?这一点,房产学者马光远给出了答案,马光远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从“黑天鹅......

“取消房贷”能否缓解年轻人压力?

前一阵子,多个城市开启“救市”行动,惹得楼市一片热议。为什么要“救市”,难道当前的住房市场真的到了需要“添柴加火”的地步了吗?这一点,房产学者马光远给出了答案,马光远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从“黑天鹅......

“取消房贷”能否缓解年轻人压力?

前一阵子,多个城市开启“救市”行动,惹得楼市一片热议。为什么要“救市”,难道当前的住房市场真的到了需要“添柴加火”的地步了吗?这一点,房产学者马光远给出了答案,马光远多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自从“黑天鹅......

不断涨价,年轻人“酸奶自由”渐行渐远

酸奶好像越来越“贵”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记忆中两元以下的酸奶时代,似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们被默默地放到了货架的最边上,冰柜的C位逐渐被一些高价酸奶取代。5元以下的酸奶变得越来越少,6元、8元的......

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你心动了吗?

这两日,重磅级新闻一个接一个在楼市圈炸开:浙江出台硬核抢人政策,政府“代偿式”支持大学生创业、放宽落户条件、给予租购房补贴;菏泽、重庆、赣州多家银行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初春伊始,暖风频吹,各大......

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新增规模预计增约6000亿元

财联社记者今日从金融管理部门和多家银行了解到,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迎来“开门红”,新增规模在去年四季度增长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预计1月房地产贷款新增约6000亿元,较四季度月均水平多增约3000亿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