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2-28 00:00 原文链接: 基因研究揭示牲畜寄生虫感染之谜

  有助开发人畜受益的免疫方案

  英国研究人员日前对于导致畜牧业遭受数千万英镑损失的两种疾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科学家对牛羊易感染的两种寄生虫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些寄生虫的一些基因中发生的微妙变化使得病原体感染几率大为升高。

  由利物浦大学及维康基金会桑格研究所进行的这项联合研究针对弓形虫和孢子虫基因组进行研究后得出了这个结论,研究人员相信,此举有望为控制牲畜寄生虫感染提供新的方法。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寄居在细胞内部的超显微病原体是英国牲畜感染病毒的重要原因,但其中的弓形虫也可以使人类感染,进而导致孕妇流产或新生儿缺陷。

  科学家研究发现,虽然这两种寄生虫的基因构成非常类似,但在控制寄生虫与细胞相互作用的一些基因中却存在微小差异。

  研究人员指出,就弓形虫而言,这些差异似乎可以影响其大范围感染的能力,包括感染多种动物及人类。

  这与孢子虫正好相反――孢子虫不能使人类感染,而只能在牛及其他农场牲畜中传播。

  主持该项目的利物浦大学教授Jonathan Wastling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这两种寄生虫,因为它们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困扰,对于弓形虫而言,它还给公共健康带来了威胁。这两种寄生虫在基因上是非常相近的,但在某些功能上却完全不同,例如弓形虫就由于基因有别于孢子虫而可以使人类感染。”

  弓形虫是一种可以使大多数热血动物(包括人类在内)感染的寄生虫,其主要寄主是猫类。这种寄生虫通过受感染的肉类或受感染的猫类粪便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据估计,全世界约有30%至50%的人感染弓形虫。

  研究小组的工作还发现了孢子虫在牛怀孕期间从母牛感染到牛犊的传播规律,这将有助于科学家开发出防止疾病在牛类中进一步传播的方法。

  桑格研究所领导基因组分析的Adam Reid博士说:“这两种基因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相似度很高――这使得寻找差异的工作容易了很多。”

  研究小组之后调查了在没有这些基因的情况下,寄生虫将如何与细胞发生作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小组发现,在缺少一种基因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孢子虫中,该寄生虫不再是宿主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降低了其危害性。

  Wastling补充说:“孢子虫缺少关键危害因素这一事实可以被认为是一件好事,因为这降低了其致病性。但是,看起来可能正是由于缺少了这些因素,使得孢子虫很容易以牛为寄主,并极易从母牛传播到小牛身上。”

  孢子虫是一种原生寄生虫,主要在狗和牛中间传播,可以导致牛的流产及新生小牛缺陷。孢子虫是导致奶牛感染性流产的最重要因素,每年为畜牧业带来数百万英镑的损失。此外,有研究指出,孢子虫也会导致牛和狗产生神经性疾病症状。

  “孢子虫之所以成为使农夫们感到棘手的寄生虫病的原因是:它可以悄悄地向下一代传播,然后突然暴发。”利物浦大学荣誉退休教授Sandy Trees说。

  研究人员希望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开发出针对这两种寄生虫的成功免疫方案,从而使人畜从中受益。

相关文章

科学家创造出新型一维超导体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新型一维系统,成功实现了高磁场中的稳健超导。这是超导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为在量子霍尔体系中实现超导提供了新路径,有望......

研究揭示:基因组中复杂结构变异对藏绵羊适应高原有重要贡献

日前,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该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这一发......

首个对叶榕完整基因组发布

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杨舒)对叶榕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布首个对叶榕的完整基因组,修正了此前学界对其基因组测序绘......

海鸥与丹顶鹤居然是近亲?浙大研究将改写教科书

海鸥与丹顶鹤、老鹰与猫头鹰,这几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不久前刚认上亲。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联合国内外学者,正在组织收集世界上现生一万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旨在构建起鸟类物种......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浙江将组织千名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组织10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增强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