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07 09:31 原文链接: 我国科学家攻克PET数字化难题

  全数字PET成像关键技术4月5日在武汉通过了中国工程院士俞梦孙带领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科学家在PET数字化领域的这一技术突破,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英文缩写PET)是继超声、CT和核磁共振之后当今最先进医学影像技术。但因超高速闪烁脉冲信号难以数字化的技术瓶颈,PET难以实现全数字化,至今只有模拟和模拟数字混合型机器。

  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创新性地提出“多电压阈值采样方法”,准确实现高速闪烁脉冲的精确数字化,研制出全数字化PET探测器及世界首台小型数字PET机器。

  谢庆国介绍,利用这台小型数字PET进行的小动物试验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成像图像空间分辨率已突破进入亚毫米水平,达0.87毫米,可检测到最小为0.66立方毫米的病灶。

  目前临床PET最好空间分辨率是4.5毫米,数字PET若对人体成像,空间分辨率可小于1.5毫米。这意味着采用数字PET能观测到最小肿瘤,是目前采用的PET的二十分之一。

  目前,全球仅有西门子、通用电气、飞利浦等能独立研制和生产PET成像设备。我国自主创新的数字PET产业化,不仅能造福广大患者,还能打破西方公司垄断,实现中国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零突破。

相关文章

起步区全平台医学影像实验室投用,一站式服务助力临床前研究

位于济南起步区的济南中科核技术研究院内,一座已经投入使用的医学影像实验室正在为放射性药物的研发提供强力支持。作为研究院打造的放射性药物转化平台,该实验室凭借回旋加速器及符合GMP要求的洁净间,为新型放......

新人工智能模型“CELLO2”可预测脑胶质瘤治疗效果

近日,由香港科技大学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发出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可预测脑胶质瘤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进程和结果,将为改善病人管理策略和实施精准治疗提供新方向。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上。据悉,香......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如何检测鉴定辐照?EPR技术在辐照领域应用广泛

8月24日,日本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了全社会对可能到来的放射性污染物的担忧。据了解,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如氚、锶、钴和碘等,由于生物富集效应,这些......

韩国研发超高分辨率单次测定“核磁共振分析法”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开发出仅需单次测量就可获得超高分辨率碳原子核磁共振信息的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分子结构复杂的天然物质结构。研究结果刊登在《AngebanteChemi》上。这种“超选择性异种......

韩国研发超高分辨率单次测定“核磁共振分析法”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开发出仅需单次测量就可获得超高分辨率碳原子核磁共振信息的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分子结构复杂的天然物质结构。研究结果刊登在《AngebanteChemi》上。这种“超选择性异种......

新分析方法!单次测量即可获得超高分辨率碳原子核磁共振信息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开发出仅需单次测量就可获得超高分辨率碳原子核磁共振信息的分析法,可用于分析分子结构复杂的天然物质结构。研究结果刊登在《AngebanteChemi》上。这种“超选择性异种......

国产核磁共振仪器“后来居上”,建设科技创新强国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这一突破性创新将造福大量患者。利用人体组织中某种原子核在磁场下的共振现象,隔着皮肤对病灶进行“摄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但长......

又一颗“皇冠上的明珠”,国产核磁共振技术突破国外长期封锁

IT之家7月23日消息,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据央视新闻,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已于前......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一氧化硼结构终于确定

美国埃姆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确定了一氧化硼的结构。这种化合物早在1940年就合成出来了,但由于技术限制,其结构一直未被确定。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新的核磁共振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了这种看似简单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