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27 15:04 原文链接: 我国转化医学正驶入快车道

  “第四届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5月16日在京召开。“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筹委会秘书长、全球医生组织(GlobalMD)中国代表处时占祥博士在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129家各类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平台机构,为加快我国生物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奠定了必要基础,使我国转化医学领域的建设蓄势待发。但他提醒,在重视数量的同时,更应关注转化医学中心的顶层设计和科学管理,通过理念的更新和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让转化医学真正发挥其惠及于民的目的。


  基础建设初具规模

  时占祥介绍,转化医学是近10年来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发展延伸的新理念。转化医学研究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密切基础与临床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合作。其核心是将生物学医学研究成果加速并且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指导理论、应用技术、诊疗方法和最新产品等,在实验室和病房,以及公共卫生决策和医疗服务市场之间架起一条快速双向通道。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越来越重视转化医学,部分国家已将转化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点战略发展方向之一。比如,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设置了临床与转化科学基金,将其纳入21世纪NIH的战略发展路线图,每年基金资助转化医学项目经费高达5亿美元;欧盟也为类似转化医学计划投入了60亿欧元。 2012年1月,NIH再次重整美国临床和转化项目和投入导向,成立了NIH促进转化科学发展中心来引导美国的临床和转化科学发展,每年投入资金上升到9 亿美元。

  与此同时,我国也高度重视转化医学,将其发展作为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要部分。事实上,在转化医学方面,我国有独特的优势。时占祥认为,我国病例资源众多,即可研究性临床资源丰富,一个患者/一种罕见或疑难问题,可能就是一种不可复制的研究资源和信息,其中孕育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科学探索机会。此外,我国已建有一定规模的临床研究设施,除了转化医学中心之外,还有400多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参与临床和转化研究的专业人员在数量上也具有相当规模。

  时占祥指出,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合作项目与《转化医学》杂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4月底,在过去3年中我国已建立各类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平台机构等129家,分布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学院校、三甲医院和国家重点生物医学研究院所等,由多名两院院士,以及“863”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领衔,研究领域涵盖了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重大疑难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及交叉科学领域。

  综合实力有待突破

  “这些转化医学中心的成立为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奠定了基础。”时占祥在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指出,与国际先进国家的转化医学发展相比,我国的转化医学还处于启蒙阶段,综合实力有待提高,在管理理念和技术上需要更新和突破。

  从管理理念上看,我国的临床和转化医学尚未从理论指导体系上下足工夫,归纳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化医学发展路线图。此外,在建立转化医学中心的实践中,也没有明确的顶层设计和务实性的实施方案,比如不少转化医学中心尚无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性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时占祥表示,在技术层面,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还缺乏好的方法学这一核心内涵。再好的研究设想或课题,如果技术方法不先进、不巧妙、不准确,研究结果也不可能是一流的。“当我们在谈如何建立生物标本库时,国际上已开始实施大数据概念和全息化模式了;当我们仍在应用动物模型预测和验证药物疗效时,人家已采用干细胞作为药物筛选和验证模式了……”时占祥举出的几个例子足以让我们意识到差距所在。

  那么,如何缩小差距?时占祥的建议是,应把关注重点放在解决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转化脱节和衔接不畅等问题上,设计出整合基础研究、疾病预防、药物临床验证等核心环节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同时,要加速对转化医学领域专业师资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另外,最重要还是需要‘走出去,看一看’。”时占祥强调,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管理和决策的领导和专家们,应当走出去,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开展交流,将先进理念和技术引进为我所用。

  时占祥还建议,我国百姓的疾病也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众所罹患的疾病,因此,我国的转化医学也应当着眼于开展全球化合作,即邀请全球的科学家共同合作攻关我国百姓的疾病问题。他介绍说,通过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活动,客观上影响和带动了一批中美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转化医学国际合作项目或联合中心等,如北京大学与密西根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与加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与哈佛大学,上海同济大学与内布拉斯加大学等都开展了临床转化医学合作。

  据悉,主题为“更好的交流,带来更丰硕的成果”的第四届中美临床和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将于6月22~23日在北京举行,将邀中美两国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负责人和转化科研项目带头人,结合当前转化医学领域的发展重点,全面展示近年来转化医学最新成果,交流前沿进展、管理经验等,全方位地促进技术、资本、信息、人才、管理、市场的对接。

相关文章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单台近2千万!富集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仪采购项目公开招标

近日,西湖实验室(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浙江省实验室)富集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仪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预算金额1980万元,采购一台富集离子淌度高分辨质谱仪。具体如下:一、项目编号:WLL-HW-GK-WM......

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开幕

5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及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在沪开幕。本次论坛以公共卫生、癌症和老龄化、神经学和血液学为主题,期望与会专家学者......

质谱组学赋能转化医学与药物开发前沿论坛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9日,质谱组学赋能转化医学与药物开发前沿论坛在上海张江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质谱平......

第二届纳米磁珠与生物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第二届纳米磁珠与生物医学国际学术论坛已于3月2日在苏州博览中心圆满落幕。本次会议由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海狸公司和分析测试协会承办、苏州市纳米新材料协会协办。本次论坛围绕“纳米磁珠与生物医学”......

美中英德日位居20152021年生物医学全球五强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最新上线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全球前五强。本周上线的《自然》增刊“2022年......

最新自然指数:美中英德日位居生物医学全球五强

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体发布消息称,最新上线的自然指数数据显示,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全球前五......

中国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ASTRA平台跻身全球IO500榜单前十

中新网上海11月23日电(记者陈静)记者23日获悉,国际超级计算大会SC21正式公布全球最新IO500榜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转化医学大科学设施建设的大数据平台ASTRA跻身前十,位列第八......

直面“三高一长”探索转化医学闭环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壁垒高、投入成本大、转化周期长、转化成功率低的复杂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据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表明,预计到2030年,我国医疗卫生市场需求将达15......

Nature重磅:离人造生命又近一步?首个“人造细胞”问世

长期以来,人造生命一直是生物医学界的前沿话题,2020年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团队向世界宣布,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开启了“人造细胞”的新时代。但遗憾的是,研究发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