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颗粒药物载体在化疗药物输送系统的发展及建立中具有很大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临床治疗的一些市售纳米药物,如Doxil®(包载阿霉素的纳米脂质体),Abraxane®(包载紫杉醇的白蛋白纳米颗粒)等,正是由于利用纳米技术增强了药物溶解度,延长了药物体内循环时间并且改善了药物体内分布,从而在临床治疗中显著降低了原成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然而,目前发展的大部分纳米药物均无法渗透到肿瘤深部,使得这些药物在疗效上受到限制。哪个尺寸的纳米颗粒更易被肿瘤细胞吞噬或更容易通透细胞间隙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当前还没有被认可的完整实验证据和一致结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研究员课题组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73(1); 319-330.)。

  研究人员利用表面性质一致的金纳米颗粒作为纳米药物研究的实验模型,系统研究了尺寸为50nm和100nm的金颗粒在肿瘤单层细胞、体外肿瘤细胞球模型以及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及肿瘤渗透情况。研究发现,除了在体内、外肿瘤细胞中的优越渗透性,尺寸较小的50nm金颗粒还能更有效的滞留并积累在肿瘤深部。与此相反,较大尺寸的100nm金颗粒主要集中于肿瘤球体的外周且不易渗透到肿瘤深处。研究还证明了体外细胞球肿瘤模型是一个良好的模拟体内肿瘤组织并用来评估纳米颗粒渗透行为的手段。该工作为实现纳米颗粒及纳米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有效累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帮助,为癌症治疗纳米药物的设计研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研究项目的支持。


尺寸较小的纳米颗粒具有更优越的肿瘤渗透和滞留效应

相关文章

天津大学联合研发阿尔兹海默症女性特异性纳米药物

日前,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津教授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窦妍副研究员合作,成功研发针对女性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特异性纳米药物,有望为女性患者个性化治疗带来福音。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今日纳米》。新......

国家纳米中心等在骨关节炎治疗纳米药物库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团队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在骨关节炎治疗纳米药物库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hondrocytemembrane-coatednanoparticlespr......

单细胞纳米药物及亚细胞结构无标记原位同步辐射成像技术获重要突破

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团队在《自然-实验手册》(NatureProtocols)上,发表了题为Insitulabel-freeX-rayimagingforvisualizin......

科学家提出纳米药物肿瘤递送新理论

肿瘤血管构成了纳米药物进入肿瘤组织的主要途径,因此纳米药物的高效递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管系统。目前的研究范式主要基于1986年首次提出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屏障是......

暨南大学在纳米药物逆转肺癌放疗抵抗取得突破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科研人员在构建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肺癌放射抗性的治疗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研究揭示了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逆转肺癌辐射抵抗的机制。相关研究发表于NanoToday。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上海大学:纳米药物抗神经母细胞瘤新机制

近日,环化学院纳米所苏倩倩副研究员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AdvancedMaterials》(影响因子:30.849)上发表题为“Decipheringnanoparticletraffic......

化疗/化学动力治疗药物取得新进展

肿瘤的化学动力疗法(chemodynamictherapy,CDT)利用药物将内源性H2O2通过Fenton反应转化为高细胞毒性的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以杀死肿瘤......

苏州学者研究出新型X射线响应纳米载药系统

化疗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但是单分子化疗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治疗副作用大,给患者身心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利用纳米技术将单分子化疗药物制备成纳米药物,可实现化疗药物肿瘤靶向和可控释放,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基因沉默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基于核酸自组装的基因沉默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ranchedAntisenseandsiRNACo-assembledNa......

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铁蛋白药物载体

素有“生物导弹”之称的肿瘤靶向治疗,核心目的在于精确狙击癌细胞,同时避免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而能把药物精准递送到癌细胞的载体,就像“导弹”的制导系统和动力装置。人类对容量更大、效率更高、对生物体更安全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