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09 09:21 原文链接: 多孔高分子材料捕获与转化二氧化碳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的动力学模拟与设计研究组(11T4组)学生谢勇、王婷婷等在邓伟侨研究员的带领下,开发出一种共轭微孔高分子材料,能够在常温常压下捕获可观的CO2,同时可在常温常压下催化CO2与环氧烷烃反应,生成高附加值的环碳酸酯。该成果发表于最近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CO2的减排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CO2的减排有两种主要手段:一是捕获与封存,将CO2通过化学或物理吸附的方法捕获起来,然后进行封存;二是CO2的利用,将CO2用来合成有价值的化学品。这两种方案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结果不能尽如人意。大连化物所11T4组开发的这种新材料,将这两种方案完美结合,既能捕获又能转化CO2。而且由于操作条件是常温常压下进行,不需要额外的能量,因此避免了捕获与转化CO2过程中因为额外能量而产生的二次CO2排放。

  这种材料主要是将催化中心(salen-金属)镶嵌入共轭微孔高分子骨架制得。其表面积高达700-1000平方米每克,在常温常压下1g聚合物可吸附70-80毫克CO2,媲美于金属框架化合物(MOF)。在常温常压下即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反应,48小时后可达81%的产率,100%的选择性,循环使用寿命长。其催化性能远远高于现在工业上采用的催化剂,是目前唯一能在常温常压下催化该反应的异相催化剂。理论计算得到的催化机理表明,该反应在这种材料作用下最高活化能仅为9kcal/mol,因此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这种材料的成功制备为CO2减排带来一个新思路,该成果的扩大化将在CO2的利用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共轭微孔高分子是2007年发现的一种新兴多孔材料,因为具有多种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大连化物所11T4组自2009年来一直致力于共轭微孔高分子的开发与应用。如2010年将共轭微孔高分子应用到储氢领域(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3330-3333),2011年将共轭微孔高分子应用到油的选择性吸附与分离领域(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4, 2062–2065)。此次工作是11T4组在前期共轭微孔高分子吸附材料研究基础之上的又一次突破。

  以上研究得到了延长石油探索性项目与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相关项目的资助。

  

大连化物所多孔高分子材料用于捕获与转化二氧化碳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关文章

新型凝胶材料可精准捕获及无损释放循环肿瘤细胞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卿光焱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琪教授、江南大学陈敬华教授合作,在基于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肝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通过亲和配体与靶标糖链......

崔彦斌:柔性电致变色,为五彩世界赋能

随着汽车进入隧道,坐在主驾的崔彦斌摘下墨镜,2分钟后车辆驶出,他又带上了墨镜。就在感慨一摘一戴“麻烦”时,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研发一种膜贴在车玻璃上,它可以根据光线和角度自动切换?偶然发现而来的灵......

看了国外产品,厂家马上回国找他们签约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沈春蕾“我们希望成果能尽快落地,让更多农户早日用上国产高性能农机耐磨入土部件。”去年4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研究员姜海昌在接受采访时发出这样的感叹。随后记者采......

只需扭一扭光伏硅的替代品来了

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一点扭曲,就能获得性能提升70%的氧化铜半导体材料,有望低成本替代光伏硅材料。4月24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一种价格低廉、储量丰富的半导体......

研究人员提出OLED蓝光材料设计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崔林松团队与英国剑桥大学AlexanderJ.Gillett博士以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柳渊合作,提出一种高色纯度深蓝色有机发光材料设计新策略,开发了一系列色纯度接近BT.2......

科学家综述非富勒烯基有机光伏的物理进展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吴宏滨团队与合作者,全面总结阐述了非富勒烯基有机光伏这一热点研究领域在光物理和器件物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相关综述文章发表于《自然-综述物理》(Natu......

关于颁发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的通知

名称关于颁发成都方大炭炭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的通知索引号000014672/2024-00162分类核设施安全监管发布机关国家核安全局生成日期2024-04-17文号国核安发〔......

新型纳米片催化剂实现自驱动电解海水制氢

近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刘利峰团队与意大利拉奎拉大学教授A.Politano团队及南京林业大学教授D.W.Boukhvalov团队合作,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了二维层状PtTe纳米片(e-PtTeNS......

电池行业利好新材料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量子效率

科技日报北京4月10日电(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报道,美国理海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可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效率。使用该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的原型表现出80%的平均光伏吸收率......

我国科学家仿生鱼鳞片构筑适度有序布利冈结构材料

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俞书宏院士领导的仿生材料研究团队开展了仿生布利冈结构多级次可重构纤维基元界面设计的系统性研究,提出“仿生适度有序布利冈结构”的概念,分级构筑了具有动态可重构纤维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