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6-13 15:20 原文链接: 节水农业致地膜大量使用西北地区白色污染严重

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农民孙传文在捡拾残膜。

  拨开地膜才能找到土地?

  ――节水农业深陷“白色困局”

  随着地膜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逐年增加,残留的地膜对我国西北地区农田的污染在加剧、蔓延。尤其是新疆地区,已经成为“白色污染”的重灾区。

  在“垃圾堆”上种地

  肖付林是新疆玛纳斯县农民,30年前,正是使用了白色塑料薄膜,让他家40多亩棉田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而如今,埋在地下的残膜已经逼得他不得不在满是残膜的土地里种庄稼。在他家刚刚犁过的地里,半月谈记者随手捧起一g土,夹带出的残膜就有4块,最大的长达30多厘米。

  事实上,由于增产效果明显,这些年地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迅速普及,目前我国每年地膜投入量约为120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超过2亿亩,涉及棉花、玉米等40多种农作物,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说,农田地膜在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如此大规模应用,带来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如不加以解决,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

  进入4月之后,随着新疆各地全面展开春耕春种工作,残留地膜对农田的污染也到了最为直观的阶段。记者调查时看到,还在耕犁的农田里,废旧地膜密密麻麻地遍布田间,偶尔风起,灰白色的残膜或四处飘荡,或缠绕在地头枯枝上;而已经播种的农田,则是新膜盖旧膜,旧膜又落在新膜上。

  在过去两年中,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当地农田平均每亩地膜的残留量达到17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其中,每亩地膜残留量在15公斤以上的农田占到近8成。在南疆的一些乡镇,最高的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一些农业技术干部感叹道:“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现在是拨开地膜找土地了。”

  “这已经是在垃圾堆上种庄稼了!”自治区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农民们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更多危害尚未显露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地很多农民对残膜带来的危害并不十分了解,他们只是在翻地前用耙子简单清理一下,满地的残膜很快就被新铺的地膜覆盖了。能捡出的大块残膜,往往被农民就地焚烧,或干脆弃置田间地头;在不少地方,残膜堵塞沟渠,影响农田排灌;一些残膜甚至混入秸秆、牧草,毒死误食的牛羊……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

  “这种污染具有累积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逐年累积,污染只会越来越重。”严昌荣说,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作物减产,影响农民持续增收。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

  自治区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农田地膜残留潜在的后果还难以估量。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新疆著名农田水利专家、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新光告诉记者:“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还无法预判。”

  董新光介绍,我国现有地膜生产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虽然规定了0.008毫米的厚度标准,但同时又规定,允许有±0.003的误差,这意味着厚度只要不低于0.005毫米,就属于合格地膜,这为一些企业生产超薄地膜打开了方便之门,执法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治白”路漫漫

  大量地膜在农田残留,影响到我国农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这一“白色灾难”,专家们开出了“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地膜”的药方。然而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我国还缺少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以及真正实用的可降解地膜产品,使得我国治理“白色污染”的工作困难重重。

  另据调查,由于费时、费力、费钱,即便是使用了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农民也不愿意清理地里的残膜。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农民孙文传告诉记者,粗略地清理一遍地表的残膜,每亩地要耗费一个人半天的时间;按每人每天150元的人工费用计算,雇人捡拾他家40多亩棉田中的地膜,至少要花费3000元。

  尉犁县农业局局长李忠坦言,缺乏实用、有效的残膜回收机械,已成为治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的主要障碍之一。记者在新疆看到,春耕之前,各地最普遍的残膜回收方式是用拖拉机拖拽着搂草机或大型“耙子”,在农田里来回作业。据使用过的农民反映,这些由当地农机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小型农业机械回收效果并不好,多次作业后,地表残膜的回收率依然不到50%,一半多地膜依然被埋入地下。

  鉴于“白色污染”不断蔓延的态势,一些农业部门的专家认为,目前最为紧迫的工作是尽快修改或重新制定地膜生产的国家标准,使执法部门能做到有法可依。在此之前,建议把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的地膜先纳入农资补贴的范围,引导鼓励农民使用相对较厚、易回收的地膜。

  另外,还宜加大投入,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地膜回收工作,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地膜生产、使用、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

  针对可降解地膜成本高,短期内还无法大范围应用推广的现实问题。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王新勇等专家表示,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地膜回收机械和可降解地膜的研发速度,使之尽快投入市场。作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可降解地膜,国家宜考虑给予生产企业或农民适当的补贴,形成示范效应,以利于推广。

相关文章

预算5700万元新疆兵团第八师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布

新疆兵团第八师生态环境局2024年3月至12月政府采购意向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新疆兵团第八师生态......

新疆公示一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验收评估结果

关于公示第一批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验收评估结果的通知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依托单位: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试行)》(新科规〔2021〕6号)规定,我厅会同自治区卫健委组织对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调研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

2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调研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以下简称第三次新疆科考),并就第三次新疆科考工作进展、......

科研团队在全球农田氨减排方面取得进展

图2018年全球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农田氨排放因子(a,b,c)与排放强度(d,e,f)的高分辨率(5弧分×5弧分)数据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25702、4227708......

3人受伤,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1.26度,东经78.63度,震源深度22千米。震中位于乌什县亚曼苏柯尔克孜族乡境内,属于高山区域,震......

新疆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在校学生已疏散完毕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感强烈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23日2时0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北纬41.26度,东经78.63度)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公里。记者采访了解到,......

新疆关于对拟提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进行公示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2023年度自治区拟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遴选工作已经结束,现按要求对通过遴选的5个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自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1月2日。自公示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候选......

扎根寿阳三十年,三代旱农人治旱兴农

三十多年扎根黄土地,三代科学家常驻乡村田野,研发旱作农业技术,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并建起了一座中国农业科学院山西寿阳旱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在山西......

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遵循团体标准关注碳排放

中国可持续棉花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丰收。10月8日的新疆天山南麓,联排成片的高标准棉田在无人机喷洒过脱叶剂后,朵朵洁白的棉花俏立枝头,等待大型采棉机采撷归仓。在新疆机械化植棉日益为大家所熟知的今天,可持......

保护性耕作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保护性耕作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O)排放的影响存在较大争议。目前缺乏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性质、气候因素与农田土壤N2O排放之间的联系,而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