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03 15:22 原文链接: 中国版碳交易再升级强制交易与自愿减排结合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现场,广州碳排放权交易现场卖“碳”,每笔碳排放权交易价为35元/吨,吸引了不少个人及组织前来了解购买。就在不久前,深圳正式启动碳交易,开启我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比亚迪、华为、中兴通讯、富士康等7大企业领到碳排放配额,首批635家工业企业和200多家建筑企业纳入碳交易。一直如“雾里看花”的国内碳交易市场,正在走出一条越来越清晰的发展路径。

  做法――

  管控从工业和公共建筑开始

  到2015年,深圳将基本建立起工业企业市场、建筑碳市场和交通碳市场三大主体板块

  我国提出,2020年的碳排放量要比2005减少40%到50%,减排压力巨大。也正因如此,全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有媒体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在碳排放交易迈出谨慎的一步”。按照计划,深圳碳交易规模达到3000万吨二氧化碳。

  相比其他城市,深圳没有重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二氧化碳的大型直接排放源,如何通过建立市场机制,让一大批“间接排放源”实现节能减排,是此次试点的着力点之一。在今年的启动阶段,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把重点工业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管控单位碳排放总量占全市总量约40%。在确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工业企业名单时,深圳主要参考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增加值,数据由统计局提供;二是企业能耗,数据由市场监管局、供电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提供。多方数据汇总后,根据企业工业增加值、规模大小、能耗水平,最后确定635家企业名单。

  据测算,深圳首批纳入企业2010年碳排放总量合计3173万吨,占深圳全市碳排放总量的38%,工业增加值合计占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9%,占全市GDP的26%。

  635家工业企业2013年至2015年获得的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32%,2013年至 2015年均碳强度下降率达到6.68%。这一目标不仅高于全市平均21%的减排目标,也高于制造业25%的碳强度下降要求,将为深圳“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阶段,深圳还会将新能源公交纳入碳排放交易管理,力求结合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的应用,从强制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过渡到以配额分配的方式进行推广。到2015年,深圳将基本建立起工业企业市场、建筑碳市场和交通碳市场三大主体板块,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碳排放管控体系。

  模式——

  强制交易与自愿减排结合

  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可在碳交所开设交易账户,首次参与的门槛仅为3000元

  在深圳碳排放交易启动仪式上,首单碳交易是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2万吨2013年的碳配额,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买家,各竞得1万吨配额,成交价分别为28元/吨和30元/吨,总成交额58万元。两家买方企业均不是纳入深圳碳交易的控排企业,而是以市场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碳交易。

  参与试水的碳交易企业对深圳市场化运作的碳交易发展前景看好。汉能控股常务副经理吴宏杰表示,中国首个强制碳市场启动,首单配额交易成功,对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汉能控股此次购买的碳排放量并不打算留作己用,“或许明年这个时候,每吨价格就会涨到40元或者更高,它未来有可能像股市一样涨价。”吴宏杰认为此次交易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

  深圳碳交易与国外碳市场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独创会员形式,鼓励和允许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积极参与,交易也同时面向国外市场,目的在于鼓励富有环保责任感的公民和社会团体在降低自身碳排放的同时,对于无法避免的碳排放,通过购买配额进行注销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方式可有效地将强制碳市场和公民及社会团体的自愿抵消行动相结合,激励控排企业减排之时,积极影响公民和社会团体提高减排意识,促进社会大众的减排活动。深圳碳排放交易所总裁陈海鸥表示,首批碳交易全部通过电子计价、竞价实现。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可在碳交所开设交易账户,首次参与的个人投资门槛仅为3000元。

  目前,深圳交易市场启动后可供交易的产品有两项:一是深圳市发改委分配给635家工业企业和197栋建筑物的碳配额;二是核征减排量,即碳抵消项目的减排量。项目业主申请签发后即可上市交易,日后还将考虑发行碳债券、碳基金。

  深圳碳排放交易所选址在前海,其目的是希望和港方联手共建深港碳交易市场,共同探索合作模式和配套措施,推动人民币成为跨境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欧美碳交易市场以期货为主,而深圳目前还只限于现货,未来深圳将致力于与国际国内金融机构合作,加强碳排放权的衍生品开发,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深圳碳市场。

  未来——

  建立全国交易体系任重道远

  7大地区的试点如火如荼,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尽快形成更显迫切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刚刚起步,全国碳交易试点正在逐步铺开。调查显示,北京市政府已发布碳交易计划,将对300家企业分配具体的排碳上限配额,并有望在年底前实现第一笔碳交易。天津今年2月下发实施方案,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项基本要素建设已初步完成,包括制订区域碳市场管理办法,建设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平台,建立统一的监测、报告、核查体系,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等。此外,湖北107家企业被纳入试点,重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年底有望正式运行,上海针对碳金融市场建设的实施方案也已进入最后阶段。

  全国各地纷纷点燃碳交易星星之火的同时,顶层设计也不能缺少。专家建议,由于我国正处于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对参与主体各方责任和职能界定,实际运行中如何有效监管等都需要法律法规来加以明确。涉及碳排放交易第三方的核证机构有待进一步培育,认证、认可和登记注册系统也要进一步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技术规范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协调统一。

  同时,尽管7大试点地区都在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但目前来看,仍缺少覆盖全国具有整体性的交易体系。因而相关部门应尽快探索推出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未来该体系将成为检验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相关文章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2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启动仪式上,丁薛祥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

认监委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技术委员会专家

近日,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发布关于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技术委员会专家的通知。原文如下:各相关单位: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1号)关于组......

Nature|二氧化碳去除技术不是当前的气候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二氧化碳去除技术(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将“净”变为“净零排放”。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所有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

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落地厦门

   日前,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在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签约落地。碳交易指的是在碳市场中,买家通过支付一定金额给卖家,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垃圾分类中......

认监委: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

近日,国家认监委发布公告,决定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工作。详情如下:图片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为推动全国温室......

碳市场体系建设——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高质量发展

备受期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即将全面启动。这将成为我国碳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注入强大推动力。为了深入解读这一机制的运行原则,领会这一机制的战略考量和政策用心,推动全社......

“十三五”:超额完成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为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相关决议的要求,12月29日,中国正式向《公约》秘书处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三次两年更新报告》。两份报......

最新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文件规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的依据、基本程序和通用要求。审定与核查机构应依据本规则要求编制审定与核查实施细则,并向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备案后,与本规则配套使用。文件适用于符合《......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的公告

为规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活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1号),经商生态环境部,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实施规则》......

《绿色引擎》:中国新能源科技受到COP28关注,助力中东碳减排

导读: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COP28,这是一场专注于绿色和低碳实践的会议,也展示了中国品牌在全球环保方面的努力。自会议开始以来,中国品牌如海格和比亚迪(BYD)提供了电动穿梭巴士服务,约有50辆来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