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9-24 11:43 原文链接: 固沙“面膜”敷出沙漠绿洲

  8月,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生态固沙试验田里,绿草依依,一片生机盎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这片试验田还是一片荒芜的沙砾。促成这一改变的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新型生态固沙技术,该技术由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与中国科学院、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共同研发,其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沙漠固沙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而这一技术的关键,则是一种特殊的生态固沙制剂。

  在我国华北地区近年来频发的扬尘、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中,沙漠的侵蚀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日益侵害着黄河流域。为构筑北方生态屏障,2012年9 月,国务院决定实施为期十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总投资877.92亿元,治理沙漠面积约为3715平方千米。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西、北、东三面均以黄河为界。库布其为蒙古语,意为弓上的弦,附近700里黄河宛如弓背,迤逦东去的茫茫大漠宛如一束弓弦,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金弓形,因此得名。它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沙漠,从快从优治理好库布其沙漠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因毗邻黄河,库布其沙漠大部分沙面下1米左右的沙砾内就富含水份,传统的干旱因素在此地对种植植被并无致命影响。相较之下,风蚀和沙割沙打等沙害成为驯服库布其的首要难题。在沙漠里,植物播种后,风蚀会吹走覆盖种子的沙土,使种子裸露,进一步被风吹走或者暴晒干死。当植物发芽后,幼苗周围的沙粒又会在风力的作用下不断被吹起,会割伤打伤幼苗的茎叶,这也即是常说的“沙割”、“沙打”。

  当地居民和治理沙漠的种植技术人员称,传统预防沙害的模式为制作“草方格”,就是利用废弃的麦草、树枝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树枝的1/3或一半自然坚立在四边,形成网格状的防护带阻挡风沙。但草方格的制作耗时耗力,成效也不十分理想,在种植牧草和蓖麻等沙漠经济作物时,幼苗死亡率仍达30%~40%,有的作物甚至高达60%,需多次补种,效果欠佳。

  在种植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项新的生态防沙固沙技术进入了技术人员的视野。2011年初,川维厂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合作成立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成功研制出这项绿色生态固沙新技术。在沙漠栽种治沙植被时,播种后向沙土表面喷洒一层生态固沙剂,喷洒的固沙剂会裹挟沙面沙砾凝固形成一个固化膜层,这个固化膜层能固定沙土和种子不被大风吹走,并锁住沙土中的水份,相当于向沙漠表面敷上了一层保湿“面膜”。沙漠植物抵抗风沙侵蚀顺利发芽成活之后, “面膜”又可逐步溶于雨水回归自然,无毒无害。

  今年4月,该技术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独贵塔拉镇的库布其沙漠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川维厂、中科院与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联手进行沙漠实地试种,首批种植蓖麻和经济牧草植物(杨柴和花棒)。现场调查显示,使用这种新型生态固沙剂后,杨柴、花棒的成活率普遍在90%以上,比传统“草方格”固沙方式的存活率高约30%,防沙固沙成效显著,并比后者节约成本25%~30%。

  负责种植现场的独贵塔拉镇村支书聂海旺欣喜地说,今年种植的杨柴和花棒成活率大大提高,基本不用二次复种,真是省了很多功夫,照这样下去我们单个村民一年所能种植绿化的面积将大幅提高。

  此项生态固沙技术的成功研发和推广应用属国内首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相信通过这种“沙漠面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沙漠荒漠化的侵蚀将能得到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终将摆脱沙害,展现出其温婉柔美的一面,最终卸下这根悬在母亲河上的“吞噬之弦”。

相关文章

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部在广西桂林举办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科普工作交流会。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科普基地获颁第八批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牌匾。据了解,此......

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体现的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转变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加强水生态保护,尊重自然规律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评分细则》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

最新!生态环境部公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名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索引号000014672/2023-00128分类其他生态环境管理业务信息发布机关生态环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号部令第30号主题词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生态环境行政......

国家林草局发文:10年以上生态站的老旧仪器改造升级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发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加快生态站建设,完善站点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强化数据应用,优化管理服务,增强支撑能......

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汉中举行

5月6日—7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

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汉中举行

5月6日—7日,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农业地理与土地工程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理工大学、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产业化与全面乡村振兴国际论坛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亚洲、欧洲、大洋洲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并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

审议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国环境报报讯4月13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和《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技术规范》《排污单......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市级典型案例分享

2023年3月30日,生态环境智慧监测创新应用技术指导委员会在深圳组织召开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技术专题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部分试点单位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介绍了智慧监测优秀案例,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