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1-12 11:46 原文链接: 美大型神经科学研究BRAIN计划在吵闹中启程

  大家的信念是,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个飞跃。至于这个飞跃是什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仍在争论中。

针对BRAIN计划,学界仍没有达成一个一致的方案。

  掺杂着兴奋、希望和焦虑的紧张气氛弥漫在拥挤的酒店宴会厅中。在今年五月的一个周一的早晨,神经科学家、物理学家和工程师聚集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镇的一个房间中,而更多的人只能通过网络直播加以关注。

  仅在此前一个月,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公开了堪比登月计划的神经系统科学的大手笔计划,这同时也是一个可与欧洲历时10年、耗资10亿欧元(约合13亿美元)的人类脑计划相媲美的影响深远的计划。奥巴马承诺,美国通过推进创新神经技术脑研究(BRAIN)计划,将研发一系列研究大脑活动的工具,在了解人类思维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但是,奥巴马于4月2日发表的声明不够明确,忽视了一些关键细节,诸如该计划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并如何实施。因此针对该计划的首次大讨论——5月6日,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加州奥克斯那德市卡夫利基金会举办的一个研讨会——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物学家、研讨会组织者之一Van Wedeen坦承,现场非常混乱无序。每个人都害怕错过神经科学领域“下一个大事件”——即便没有人清楚这个大事件具体是什么。“大家的信念是,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个飞跃。”Wedeen说,“至于这个飞跃是什么,将朝什么方向发展,仍在争论中。”

  其他人形容BRAIN计划是一次罗尔沙赫氏试验——针对一项不确定的事物,每一个研究人员被邀请陈述自己的希望和没有把握的心情。但是随着该计划的发展,它越来越像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学实验,在强大的公众监督和资金紧缺的条件下,庞大的神经科学界努力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研究计划。

  宏伟蓝图

  对于公众而言,奥巴马的这项宣布来得很突然——美国总统之前从未如此关注过神经科学。事实上,该计划早在18个月前就在远离白宫6000公里的地方开始酝酿。在英国Chicheley的一次会议上,一些神经科学家和纳米科学家受到卡夫利基金会的邀请,共同展望神经科学研究的未来:同时记录数千甚至数百万神经原的电脉冲。

  这是我们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思维的唯一方法,来自卡夫利基金会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家Rafael Yuste说——Yuste最早提出了这一提议。该提议内容是:通过广泛的、协调一致的努力来开发一项新技术,用于追踪人类大脑的功能连接活动,最终达到可以测量每一个神经元活动的水平。目前的技术只能记录来自单一神经元或小群神经元的信息——Yuste说,这就像你在看电影,可是电视的显示屏只有一像素。

  为了做得更好,卡夫利基金会的专家呼吁一个大脑活动地图(BAM)项目:这一技术开发项目使得研究人员开始绘制简单生物(诸如果蝇)神经活动的精细图像,进而转向更大、更复杂的哺乳动物系统(诸如老鼠的视网膜)。这项研究最终可以极大拓展人们对人类大脑健康和患病状态的认知。他们预测,在15年内,BAM将能同时记录一只小鼠脑皮层的所有活动——灵长目动物,甚至人类,将是下一个目标。

  BAM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如果我们只是待在实验室作一些小研究,这一切永远不会发生。”Yuste说。不过,加州帕萨迪纳市理工学院神经生物学家Markus Meister称,对很多局外人来说,BAM是一个考虑不周的计划,甚至是错误的想法——“一项基于科幻小说的工作”。一些批评指出,BAM耗时长,耗资巨大。“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数据。”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科学家Mehrdad Jazayeri说。

  但是,BAM得到了白宫管理者的关注。2月12日,总统在国情咨文演说中首次表达了对 BAM的兴趣。直到5天后,才有神经科学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纽约时报》头版报道了白宫计划公开一个历时10年的神经科学计划。文章中说,该计划可能获得联邦资助,和获资38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处于同等水平。在10年内,该计划将绘制一个关于人类大脑神经活动全面且详细的图谱。

  这一消息让很多神经科学家震惊,他们担心该计划的开展可能以牺牲现有项目为代价,此外,为了实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而导致的失败将破坏公众对科学的信任。“这是一小群人作出的一个狭隘的决策。”BAM的批评者、纽约冷泉港实验室神经科学家Partha Mitra说。

  概念模糊

  但是,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不同的策略。在4月2日政府发布官方声明之时,该项目已经更名为BRAIN计划,且资金投入也相对温和:2014财年获得1.1亿美元联邦资助。该项目的持续时间也不再限定——尽管白宫暗示,它可能持续10年或者更久。

  和BAM不同,BRAIN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奥巴马仅表示,将研究新方法以帮助神经科学家绘制大脑回路更清晰的图谱——这些技术将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诸如癫痫症、自闭症、阿尔茨海默氏症、精神分裂症)铺平道路。

  虽然令人迷惑,但很多神经科学家认为官方宣告BRAIN计划是令人安心的。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是,其余的细节将交给三个政府机构处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将在第一年贡献5000万美元;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为该计划投入4000万美元;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将资助2000万美元。该计划还将获得4家私营机构的支持,它们总共提供了1.2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我最关心的是,准确且快速地重建大脑回路。”珍妮雅法姆研究学院的神经科学家Albert Cardona说。

  针对BRAIN计划,学界仍没有达成一个一致的方案。甚至没有人能说出该计划是获得现金支持,还是从现有研究中分出资金以资助该计划。目前一个NIH BRAIN计划顾问委员会正着手进行长期计划的草拟工作,并将在2014年6月前完成。

相关文章

将领域知识引入神经网络,MIT团队用光谱Transformer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

代谢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竞争和疾病病理学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社区努力测量数千种代谢物标准品的串联质谱。然而,在临床样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光谱不能与已知结构明确匹配。令人惊讶的是,用......

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圆满结束

记者从广东省科协获悉,由广东省科协主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已于8月15日24时圆满结束。据统计,本届参赛总人次突破990万。线下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广州举行,届时现场将决出第四届广......

8位学者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首次出现90后!

8月1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柴继杰、周俭民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约725万元人民币......

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现启动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详细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调整事项(一)面上项目面上项目主要资助科技人员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协、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旨在构建开放协同工作模式,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

中科大:发现迄今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元素超导体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陈仙辉教授团队的应剑俊特任研究员等人与南京大学孙建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超高压技术手段,发现元素钪在高压下具有高达36K的超导转变温度,刷新了元素超导最高转变温度纪......

在太空播下科学、梦想和友谊的种子

尼日利亚青年普罗斯珀·丹尼亚的获奖作品《共同愿景》。丹尼亚供图2022年9月6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当地青少年通过网络视频与正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进行“天宫对话”活动。新华社记者郭骏......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技厅供图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