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2-30 15:56 原文链接: 我国塑料加工业实现跨越将遇诸多挑战

  “十一五”期间,中国塑料加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跻身世界塑料工业大国行列。

  然而,“十一五”塑料加工业也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标准制定、修订和检测手段跟不上,塑料制品安全生产工程建设亟待加强、原材料、助剂及加工设备技术水平制约塑料加工发展等种种问题,为“十二五”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首先,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持续,总体需求仍然疲软,加之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需占相当比例而扩大内需困难的中国塑料加工业冲击很大。

  第二,国内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使塑料加工企业面临人工成本升高、人力短缺、传统优势弱化问题。

  第三,“多数塑料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以中低档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受原料、用户对价格的双重挤压,加之企业自身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能力落后,难以适应行业及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广东仕诚塑技术工程师杨浩说。

  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轻量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要求,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张岳举例说,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从“GOLF”系列的发展上一窥便知。使用于GOLFⅠ的非金属材料仅占12%,而到2009年,GOLFⅥ的非金属使用量已超过17%.而且从使用的部件来看,汽车塑化更趋向于功能性部件和轻量化材料。

  此外,通过物理、化学发泡方法,特别是超临界CO2发泡技术为代表的微发泡技术,可用挤出、注塑、吹塑及旋转模塑等多种方式生产以PVC/PS/PC等材料为基材的各种板材、片材及异型材制品,不仅显著减轻制品重量,而且改善和提高其性能,给塑料制品的加工和应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未来,低碳发展,清洁生产将是塑料加工的发展方向,要求企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行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应用。

  四川中专科技有限公司王多勇介绍其独特的一步法节能型长玻纤增强材料的成套工艺。长纤维增强热塑性材料(LFT)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设计自由性大、热性能好等优势。目前,中专科技使用LFT-D一步法工艺的轻质高强的LFT材料已从小批量,少数汽车零部件生产扩展到大批量、较广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逐步将发展成为制作汽车零部件的主流材料,尤其是在那些机械强度要求高的领域,如前端框架,吸能防撞保险杠、座椅骨架,车身底护板等。

  社会对食品接触塑料制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人们对其所用的材料、主机、加工方法要求越来越严格,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相关的措施也愈发严厉。另一方面,人们也积极使用绿色的塑料制品以达到安全、卫生,甚至保护环境的效果。

  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介绍了其机械在最新的沙漠农用高阻隔薄膜的应用。根据全国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调研结果,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7.5%,近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仕诚公司技术工程师杨浩介绍,仕诚九层共挤高阻隔流延薄膜生产线能够生产具有高阻隔特性的九层结构高阻隔薄膜,这种薄膜具备沙漠农用高阻隔地膜的使用要求。它是透明膜(白膜)和黑色膜通过错层共挤的一种结合体,黑白相间的搭配使得白色带下的农作物可充分吸收太阳光,促进生长;而垄间黑色带下的杂草因光线不足,生长缓慢,从而有效抑制杂草,克服了普通膜不能除草,黑色膜光线不足的缺陷。同时,该膜的高阻隔性能可以把选择性阻隔阳光、保水、保持地温等性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农作物获得稳定的生长环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吉林石化研究院“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开发”通过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的项目中评估。科技管理部对该项目在预处理技术与混合糖发酵生产乙醇工程菌株构建上开展的多项创新给予肯定,标志着我国非粮燃料乙醇技术研发工作正在提速。

  生物质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是替代石油资源的重要方法,非粮燃料乙醇可实现燃料乙醇生产原料的多元化,不与人畜争粮,是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其中,纤维素原料制燃料乙醇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石油大力发展燃料乙醇,在建和规划项目以非粮燃料乙醇为主,“十二五”期间,将燃料乙醇列为吉林石化一个新的业务板块。吉林石化地处我国玉米主产区吉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秸秆原料资源优势。对周边玉米秸秆资源可利用的调研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总产量大约为300万吨/年,其中1/3可作为燃料乙醇生产原料,按照目前6吨至7吨秸秆生产1吨燃料乙醇计算,每年可生产燃料乙醇15万吨。

  项目负责人徐友海介绍:“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燃料乙醇全过程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原料的收集与储运;低能耗、高效预处理技术;低成本、高效纤维素酶解技术;构建高效五碳与六碳混合糖发酵菌株,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乙醇生产的全糖利用。这个项目主要针对上述问题的两个关键技术开展研究,目的是突破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工艺中的技术瓶颈,提高过程经济性,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环境友好的产业化技术。”

  目前,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实验室规模秸秆预处理装置设计及安装,建立了秸秆预处理过程副产物检测和表征方法,构建7株木糖代谢、重组酿酒酵母工程菌株等多项阶段性成果,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溶剂—表面活性剂(有机酸—表面活性剂—NMMO)的组合预处理体系。该工艺可降低纤维素酶与木质纤维素的无效吸附。

  吉林石化研究院和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承担的利用蒸汽渗透技术实现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原位发酵—分离过程研究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非粮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攻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采用该项目成果建设的乙醇发酵—蒸汽渗透耦合中试装置评价表明:渗透液中乙醇浓度在340~480克/升,发酵液中乙醇浓度保持在54~66克/升,较相同条件下流加发酵过程乙醇产率提高67%,分离性能稳定,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

  据该项目负责人惠继星介绍,项目组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种利用蒸汽渗透技术原位分离乙醇的方法,可解决产物抑制问题,提高发酵强度及乙醇产率。“将生物乙醇发酵过程与蒸汽渗透技术相耦合,采用对乙醇具有高选择性、高透过能力的分离膜,利用气液相平衡原理,将气相中的乙醇连续地选择性移出,以达到降低发酵液中乙醇浓度的目的,实现发酵过程中乙醇的原位分离。这样可以有效消除乙醇对发酵过程的反馈抑制作用,提高发酵强度和乙醇产率,不仅产率提高30%以上,还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据了解,乙醇发酵是典型的产物抑制过程,发酵液中乙醇过度累积会抑制酵母细胞的生长,最终导致发酵终止。利用蒸汽渗透技术实现生物质燃料乙醇原位发酵一分离过程研究是非粮燃料乙醇关键技术攻关的一项重要课题。项目组在攻关中进行了大量试验,开发并筛选出了适用于中试的优先透醇分离膜,经过对分离膜操作条件的优化,使分离效果稳定。在此基础上,该院科研人员完成了乙醇发酵——蒸汽渗透耦合中试装置评价。

相关文章

PlasmaQuant®MS分析芯片制造过程中清洗液中的磷

在半导体行业需要应用ICP-MS监测芯片制造过程中的清洗液中磷的含量。磷的质荷比为31,会受到N15O16、Si28H1、N14O16H1等多原子离子的干扰,以至于背景信号特别高,检出限难以满足要求。......

PlasmaQuant®MS分析晶圆表面金属杂质

分析背景简介硅片是半导体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硅片表面及少量的金属污染都可能导致器件功能的失效,所以硅片表面金属杂质测试是不可或缺的步骤。VPD跟ICPMS联用检测硅片表面金属杂质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手段。......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问世

12月1日,由中国船舶集团广东广船国际海洋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制造的国产首台船舶甲醇燃料供给系统完成验收。甲醇作为船用清洁燃料,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获得性,受到全球航运市场的广泛青睐。船舶甲醇燃......

有望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中国科学家合成全新碳分子

碳材料家族又添2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分子材料(碳同素异形体),即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并精细表征了......

新材料根据温度变化执行不同任务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和休斯顿大学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可根据温度变化改变行为,执行特定任务,这种材料有望成为下一代能与环境互动的自主机器......

花小钱办大事!2万“买下”大型材料企业合纵科技怎么做到的?

上述收购,可以理解为合纵科技间接并购天津茂联。无论是宁波源纵还是天津茂联,两者都与合纵科技实际控制人刘泽刚关系紧密。据公开资料,刘泽刚曾陷入两家公司的股份回购纠纷。由于宁波源纵、天津茂联均连续大额亏损......

多人被罚,多公司被罚没逾7000万元

近日因内幕交易“西藏珠峰”“宋都股份”的股票,启迪清源(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清源)执行董事杨荣被浙江证监局开出罚单,被没收违法所得3528.27万元,并被处以3528.27万元罚款,......

超全汇总!大批锂电池材料标准强势来袭

随着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消费电子和新型储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放电功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明显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大关键......

助力设备国产化!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成功启动

近日,广东省极端条件重点实验室的启动会暨2023年极端实验条件研讨会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成功召开。该实验室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牵头,中山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共同合作建设,并于2023年......

赵振堂院士揭秘:大科学装置,科研领域的“超级航空母舰”!

“大科学装置决定着人类在某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前沿研究上取得突破的能力,是建立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大型科研基地的重要条件、科学研究的‘航空母舰’以及‘航母战斗群’。”在11月3日举办的2023全球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