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1 10:01 原文链接: 李象益:缘何加冕“卡林伽”

李象益在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上发言。

  “我不是命题者,而是一个解题人。”李象益反复强调,他的科普事业,正是为了要回答如何创新。

  “今年我75岁了,似乎还没有75岁的感觉,我依然眷恋这个事业。”

  话音还未落地,全场掌声雷动。在一个全球瞩目的世界舞台上,一个浑厚、高昂的“中国声音”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巴西,里约热内卢。2013年11月24日,第六届世界科学大会在此举办。开幕式上颁发的奖项——201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普奖“卡林伽奖”,授予了一位白发苍苍的中国老者。

  “继续为科普事业思考与探索,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和愿望。”获奖致辞完毕,掌声再次响彻全场。

  发出这些“中国声音”的人,名叫李象益。他的获奖,为中国科普事业在国际舞台上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获奖之后

  “卡林伽奖”被誉为“科普诺贝尔奖”,是世界科普界的最高奖项,每年评选一人。该奖项自1952年设立以来,这是第一次授予中国人。

  获奖之后的数月,李象益度过了最为忙碌的一段时光。座谈会、科普报告、媒体采访……各种邀约纷至沓来。

  “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学会适当地拒绝。”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李象益如此开场。

  然而,早已习惯凡事都要亲力亲为、认真对待的他,并没有真正转过身去,试着婉拒来自各方的请求。有关科普事业的一切活动,他更是坚持着全身心投入。

  一袭红色棉服,头顶黑色羊毛瓜皮帽,肩上背着厚重的电脑包,一边用iPhone手机通话,一边赶往约定的采访地点。今年2月中旬,记者见到李象益时,面前的这位老者给人一种特别的职业感,随性轻松与利落紧张并存。

  落座后,他在沙发上不断调整着坐姿,因为肩周疼痛,他需要借助沙发靠背给自己一个足够舒适的身体支撑。

  采访中,李象益的电话不断响起,都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邀请他作报告的科普机构,与他商讨讲座细节问题。接完一个长途电话,李象益向记者表示歉意。他说某单位组织了全省的科普干部,来听他的讲座,明天一早就要坐火车去外地,晚上还有个稿子要赶出来。“太忙了,但实在没有办法。”

  已有报道中,对“卡林伽”获奖者李象益的头衔和身份多有强调——中国科技馆原馆长、中国科协原科普工作部部长、国际博协前中国执委、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科委特聘科普专家……

  “称谓多少并不是问题。但有一个概念要注意,并不是因为我的这些身份,就有资格去拿奖。”李象益直言不讳。而他本人,在获奖之后也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45岁,转道科普

  2013年6月,李象益在新加坡访问期间,接到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委员会的通知,说经过研究决定,推荐他为“卡林伽奖”候选人,为此填写了很厚的申报材料。

  “这是一个政府奖,在我的概念里,来自全世界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当时觉得自己没什么戏。”李象益告诉记者,当2013年10月收到获奖通知时,他仍然感到有些意外。

  这一旨在普及科学的奖项,由印度工业家帕特奈克创立,以公元前2世纪印度皇帝卡林伽的名字命名,用来纪念他反对战争,热心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历届获奖者中有作家、记者、演讲家、导演等,其职业生涯必须展示出强调科学技术的国际重要性的努力,以及对改善公共福利、丰富国家文化遗产、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等所作的贡献。

  世界科学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依瑞娜·博科娃在颁奖词中说:“李象益教授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普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是对李象益科普事业的高度评价,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李象益45岁之后。

  转道科普之前,李象益一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喷气发动机研究,自1961年从该校毕业后,留校任教22年。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组织的歼7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改进实验项目,曾获得国防工办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并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就赴美国发表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同行的好评。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协筹建国家科技馆,这项工作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科技骨干。1983年,李象益被选派进入筹备组,参加创建科技馆。

  担任中国科技馆副馆长兼副书记一职,李象益进入科普行列后的第一件工作,便从创建科技馆开始。

  现在中国科技馆(老馆)的所在地,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北京的“北大荒”,紧邻馆址的北三环路,那时还犹如一条乡村公路。

  1988年9月21日,李象益在采访中脱口而出的这个日子,让他永生难忘。这一天,中国科技馆正式开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技馆的建设首次引进了美国科学家弗兰克·奥本海默创立的“科学中心”理念,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示设计思想,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参观者从被动参观展览转变为主动探索和实践。

  “有人说我是中国现代科技馆的创始人,实际上我和我的团队只是践行者。”李象益说。

  只做解题人

  中国科技馆建设之初,为了引进科学中心的理念,首次举办了“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展览。李象益回忆,在京展出时,一个小女孩头发竖起来的照片贴满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展览现场,人们亲眼看到了触摸“范德格拉夫静电发生器”的体验活动中,如照片中所发生的惊奇现象,让许多人惊叹不已。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各地科技馆的兴建,“天下展品一大抄”的问题开始显现。李象益意识到,推动科技馆科普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的科技馆,一来就是几百号人,走马观花参观一下;而在国外,是三五成群有组织、有目的的观众或学生们去研究问题,这叫非正规教育。”李象益因此有了新的目标——推动科普创新与教育的深化发展。

  “我不是命题者,而是一个解题人。”李象益反复强调,他的科普事业,正是为了要回答如何创新。

  于是,他开始认真研究国际创新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全方位借鉴科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科学等理论,并将它们应用于科普。

  比如来自心理学的“元认知”理念,强调对事物认知过程本身的探索和理解,李象益将其融入科技馆的各个方面,通过过程教育不断向参观者提问:“这是为什么?”

  1991年,李象益调任中国科协科普工作部部长,这为他的科普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其间,时任美国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公众社会学家约翰·米勒来访,希望与中国合作开展他所提出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并进行国际对比研究。

  “过去的科研经历,使得我特别重视用量化依据来说明问题。科普工作的目的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总是说不清楚。”李象益欣然接受了米勒的建议,积极推动调查研究,并首次在我国200个县中进行抽样调查,开启了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研究评估。

  从1992年至今,我国已开展了八次大规模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为国家制定科技与教育政策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无止境的事业

  1995年,在中国科协科普部做了4年部长的李象益主动请缨,再度出任中国科技馆馆长一职,主持二期展示工程。

  有些人不理解,觉得李象益担任了多年行政职务,“别人都想在机关里,他为啥愿意往下走?”

  “我不这么看。我觉得知识很宝贵,干科技馆的事很实在。”李象益青少年时代曾在大西北生活,如今的言谈举止中仍透着一股子西北人的实干、豪爽劲儿。而22年的科研经历所铸成的价值观中,事业的成就感并不能从仕途中获得满足。

  重回科技馆,李象益开始了一场“战役”,他打算在三五年内让科技馆摆脱不景气的状况,重新焕发生机。他派了一个小分队赴日本考察,“馆领导一个都不去,全部是技术骨干”,要求他们拿回五十项国内没见过的全新展品以作研究。

  2002年4月29日,中国科技馆二期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在当年五一劳动节期间,观众日参观流量达到创纪录的2.2万人次。

  二期展馆开馆后不久,李象益从中国科技馆馆长职位上退休。然而此后13年间,他从未离开科普战线,“从一定程度上讲,退休比不退休时还要忙”。

  在积极推动国内科普事业的同时,他开始活跃在博物馆界的国际舞台上,成为亚太地区科技馆联盟主要创始人之一、世界科学中心大会八个发起国代表之一。2004年,他当选国际博协执委,成为我国自建国以来首次进入该组织的领导人,并且为中国成功获得2010年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的主办权作出了突出贡献。

  30年的科普事业中,李象益多元化参与各项科普工作,追求科普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活跃于国际科普事业的舞台上。

  这一切,就是李象益获颁“卡林伽”奖的理由。他说在科普这项诱人的事业中,体现出了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因为“这是一个永远创新、永无止境的事业”。

相关文章

聚焦两院|“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科技部......

7院士联名倡议,加强科普事业推进,让民众共享科技成果

8月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桂建芳、邓子新、孙和平、丁汉、徐红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等7名院士联名发起倡议,号召......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携手腾讯开展生态科普“云游”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腾讯推出系列科普活动,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创意形式,让藏羚羊、大熊猫、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黄腹角雉等国家公园旗舰物种,借助腾讯天琴实验室MUSEA......

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圆满结束

记者从广东省科协获悉,由广东省科协主办的第四届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大赛线上竞赛已于8月15日24时圆满结束。据统计,本届参赛总人次突破990万。线下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在广州举行,届时现场将决出第四届广......

8位学者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首次出现90后!

8月1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柴继杰、周俭民获得“生命科学奖”;赵忠贤、陈仙辉获得“物质科学奖”;何恺明、孙剑、任少卿、张祥雨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约725万元人民币......

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通知

按照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年度工作计划,现启动2024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详细信息如下:一、2024年度改革调整事项(一)面上项目面上项目主要资助科技人员在2024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

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协、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共同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旨在构建开放协同工作模式,将科学家精神从抽象符号转化为生动的科学家故事,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

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逾2万市民报名

7月1日,由广州市科协主办的广州科普开放日系列活动之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首期活动共有49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普基地等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超过2万名市民报名参加。其中,华......

让“玄学”为科学家开脑洞

100年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又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2023年2月10日,本报邀请科学史家刘钝发表署名文章《“科玄论战”百年祭》,对这一场科学派、玄学派和唯物史观派......

“科普使者”讲好河南“创新故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