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5 11:12 原文链接: 石墨烯与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获理论新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乔振华研究组与校内外同行合作在预言石墨烯和硅烯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方面取得新突破,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14日和21日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通过与校内外同行合作,乔振华提出一种新的实验方案来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将石墨烯置于反铁磁绝缘体材料铁铋酸的铁磁面上,由于石墨烯与磁性原子间的近邻效应,石墨烯可以同时诱导出较强的外禀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以及更强的局域交换场,从而打开一个约为11.5K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体能隙。此外,通过外加垂直应力来调节石墨烯与磁性衬底的间距,可以增强近邻效应从而使得其实验可实现温度达到40K以上。

  作为石墨烯的姊妹材料,硅烯因其内禀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内禀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作用比石墨烯大很多,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材料来实现量子自旋霍尔效应。乔振华合作研究发现,单独的内禀或者外禀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导致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动量空间的不同谷点具有相同的贡献;但是,当内禀与外禀Rashba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同时存在时,其联合作用制造出一种新的谷极化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即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不同谷点具有不同的贡献,从而使得该电子态同时具有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量子谷霍尔效应的特性。该项研究为将来设计低能耗的谷电子学元器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该系列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

相关文章

突破5000倍,我国首次利用暗态自旋实现极弱磁场量子放大

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彭新华教授、江敏副教授团队首次利用暗态自旋实现极弱磁场的量子放大,磁场放大倍数突破5000倍,单次磁场测量精度达到0.1fT(1fT=10的负15次方特斯拉)水平......

中国量子计算人才比亿万富翁还少!郭光灿院士发声

“我老是想不通,为什么很多年轻的理工科好苗子上了名校后就不再搞物理研究了?”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在与《中国科学报》的“世界量子日”对话活动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郭光灿院士。......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在量子世界中探索奥秘

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杜灵杰看来,量子物理研究有趣而纯粹,他投身其中,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今年3月,杜灵杰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引发关注。勇探科研前沿、从无到有搭建实验设备、在研究......

他们在实验室“种”出世界最长石墨烯纳米带

自2004年英国科学家用胶带从石墨层上“撕”出石墨烯并在6年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这种二维材料已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具有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导电性能优异,是未来高性能电子器件与芯片......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演化与其反向演化的相干叠加

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香港大学同行合作,在光学系统中构造了量子演化与其反向演化的相干叠加,并证实其在量子信道识别方面的优势,该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

科学家首次实现时空全维度操控的单光子艾里子弹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教授陈洁菲课题组在单光子操控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陈洁菲课题组在实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光子非经典光源在时空(2+1)维的艾里子弹。其相关研究成果以“Spatio......

我国首个“抗量子攻击护盾”成功装备应用

中新社合肥4月11日电(记者张俊)记者11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成功装备国内首个“抗量子攻击护盾”——PQC(PostQuantumCryptog......

二维量子磁体中观察到新奇“拓扑克尔效应”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访问博士后李肖音等,与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等单位合作,在二维新型量子磁体斯格明子元激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

关键一步!超高质量石墨烯纳米带制备迎来突破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史志文、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MichaelUrbakh、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教授丁峰和武汉大学教授欧阳稳根合作,开发了一种生长石墨烯纳米带的全新方法,实现超高......

上海微系统所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发光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纳米材料与器件实验室丁古巧团队在石墨烯量子点制备及荧光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工作深化了关于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机理的认知,阐释了多变量体系下机器学习辅助材料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