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6 16:35 原文链接: 一举一动皆能发电

  ——记“顶尖千人计划”入选者王中林推进“摩擦发电机”产业化

  一项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效应的发电技术“摩擦发电机”正加速走进百姓生活,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发展的新选择。技术进步背后,是北京中关村在延揽海外高端人才、打造创新生态方面的努力,为国家首批“顶尖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外籍院士、摩擦发电技术创始人王中林提供的有力支撑。

  在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大厦的一间实验室中,王中林院士展示了这种全新的能源供给模式。他拿起一个小塑料球,轻轻一晃,十几盏LED灯即被点亮;他戴上一副手套,双手摩擦、拍打,电流随之产生。他说,这一切都要靠这个“一举一动皆能发电”的技术。

  王中林介绍,摩擦发电机与传统的电磁感应式发电机和摩擦起电机原理不同,摩擦发电机利用的是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效应的耦合,同时配合薄层式电极的设计,实现电流的有效输出。

  从2006年开始,王中林团队先后发明了压电式纳米发电机,热势纳米发电机,混合型纳米发电机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等,并克服了摩擦发电机输出电流小、电压高、难以直接给用电器有效充电的缺陷。将输出电流提高到3毫安,最高平均稳定输出功率达1.5瓦特,能量转换效率达到24%-50%,实现了对小型电器的实时供电。

  因为这项技术中所采用的部件成本很低,且用量极少,王中林认为此项技术很适合大规模产业化推广。他预计,未来三到五年,通过把微型发电装置放在鞋里、腿上甚至衣服里,通过来回走动甚至衣襟的摆动实现发电,实现手机“自供电”不再遥远。

  这项全球领先的技术为何会选择在中国落地生根?王中林直言,对于技术创新而言,中国有独特的优势。但更重要的是,中国对人才、创新、核心技术研发有强有力的支持,这成为科研创新的绝佳土壤。

  早在1992年,王中林便开始与中科院物理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保持合作。2014年1月,摘得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之后,王中林表示:“中国有大批优秀学生,美国有先进科研理念和想法,把人员优势和成熟的运作机制相结合,科研效率会大大提高。”

  “能源问题是个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多方面。”从构想到成果,身在国外的王中林始终认为,新能源和新型能源技术的突破应当成为中国发展的新道路。

  2011年底到2012年初,中科院和北京市协作,以国家顶尖“千人计划”为平台,吸引已在国际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和原创成果的王中林回国工作。各方联合推动在北京中关村这个智力资源高地、高端人才聚集地建立了由王中林负责的非法人研究单元——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2012年1月,王中林院士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发了摩擦发电机。从那时起,王中林和摩擦发电机技术在中关村加速推进研发。

  体制机制创新之外,北京市与中关村管委会还为高端人才提供了全面支持。在中关村积极争取下,北京市落实了该团队的科研经费、运行经费,还将王中林院士及其团队纳入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支持范围,享受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扶持措施,从而营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环境。

  在人才支撑措施和创新生态的支持下,中科院纳米能源所已经顺利落户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并相继引进了30多名科研、管理和技术骨干人才。

  对于未来,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各方支持下,王中林院士团队正加快落户中关村怀柔园,并推进相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米能源所也将挂靠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共入选“千人计划”1103人,中关村地区入选874人,占北京地区80%;中关村人才特区集聚海外归国人才1.8万名,外籍从业人员近9000人,每年新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超过6000家,国际人才汇聚的“软口岸”正加速形成。

相关文章

单日发电可达17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量!这台创风电单机单日发电量新纪录

近日,三峡集团发布消息,三峡集团福建区域海上风电场昨日最大风速达23.56米/秒,安装在该风电场的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实现24小时满功率运行,单日发电量达38.41万千瓦时,相当于近1......

王中林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建言献策

心系母校,建言献策。1982年,时年21岁的王中林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顺利毕业,随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2017年,王中林以校友的身份回到西电,参加本科生毕业典礼并作为校友代表致辞,......

王中林:倾数十年打造纳米能源研究体系

编者按:2022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迎来了10岁生日。如果说我们通常所见的研究所就像一片小森林,每个课题组都是一棵“树”,那么这个特立独行的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更像是一株“独木......

王中林:倾数十年打造纳米能源研究体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26.shtm编者按:2022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迎来了10岁生日。如果说我们通......

第九届纳米研究奖揭晓

4月7日,《纳米研究(英文版)》编辑部发布了第九届纳米研究奖评选结果。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院士以及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院士成功入选。戴宏杰教授因在碳基纳米科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和纳米医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而......

兰州化物所等在固体超滑新体系创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超滑是近代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指摩擦系数在10-3量级或更低的润滑状态。超滑有望为节能降耗、机械装备设计带来变革性进步。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纳米润滑课题组......

我国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6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的国内首台套大型永磁电机整体充磁装备成功完成了2.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转子的整体充磁,充磁后的永磁风力发电机通过了型式试验,所有测试指标均达到产品技......

具有壁虎脚剥离特性的仿生摩擦材料被开发

设计在湿环境下具有可逆黏附和摩擦调控特性的智能材料,一直是仿生科学和材料工程领域的重大挑战。大自然中大部分生物能够在不改变界面物理化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黏附器官的动态机械形变就能实现快速可逆黏附......

揭秘:摩擦电光伏耦合效应的作用机制

近日,暨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唐群委教授团队在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在材料领域顶级刊物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发表了题为“Diele......

新型发电机:一滴水可点亮100盏小LED灯

记者近日从香港城市大学获悉,由该校学者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液滴式发电机。该液滴发电机设有类似晶体管的结构,使其瞬时功率密度较现时类似的液滴发电机增加数千倍,并大大提升电能转化效率。这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