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5 15:03 原文链接: 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技术衣服可以当电源

  电池可以当衣服穿吗?乍一听,似乎闻所未闻,不过在不久的将来,随身携带电池可能就是把柔性电池织成的衣服穿在身上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中国清华大学和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种像纤维一样的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可织成衣服作为穿戴式医疗监控、通讯设备或其他小型电子产品的电源,在研发新型储能装置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该研究成果已在《自然纳米技术》上发布。

   电池家族添新锐“堂弟”

   这种新型设备是一种超级电容器,犹如电池家族中的“堂弟”。它囊括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互联网络十分紧致,其存储的能量相比一些薄膜锂电池更具优势。该装置具有保持充电和释放能量比电池快得多的优点。这种纤维结构的杂化材料提供了巨大可接触的表面区域,并高度导电。

   研究人员相信,这一体积的存储容量(称为体积能量密度)是迄今基于碳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最高值:每立方毫米6.3微瓦特小时。

   该纤维还可以十字交叉的方式织成服装,作为在智能纺织品方面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这样的衣服可以为在家携带生物医学监控仪器的病人供电,可提供信息给在医院的医生。织入制服像电池般的超级电容器可为显示器或通信的晶体管提供电源。

   研究人员说,这种纤维可能是一个节省空间的电源,作为医疗植入物的“能量运送导线”,可为在家的病人或老人供电给医疗检测设备,或者在野外为士兵使用通信设备提供电源。

   此外,研究人员还饶有兴趣地测试了这些纤维的多功能应用,包括电池、太阳能电池、生物燃料电池及可灵活、穿戴式光电系统的传感器。研究人员说:“我们已经开辟了许多可能性,未来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鱼与熊掌如何得兼

   制作这种高性能微型超级电容器的技术瓶颈是,大多数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但低能量密度,意味着它们可以快速充电和大大提升电力,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相反,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功率密度,意味着其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不会快速输送大量的能量。而电动车的微电子受益于能够提供高功率和高能量密度的储能装置。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可以兼顾两方面优点的装置。

   要继续小型化电子产品,行内需要具有大体积能量密度的微小能量存储设备。而与电池相比,大量的超级电容器可能有类似的能量储存,或能量密度。但是,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可接触的表面积储存能量,其体积能量密度总是滞后不堪。

   鱼与熊掌如何得兼?具体做法是设计混合纤维以提高体积能量密度,含有氧化过的酸性单层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和亚乙基二胺,以促进合成和用氮给石墨烯涂层,通过柔性狭窄增强管即毛细管柱泵送,在烘箱中加热6个小时。

   石墨烯片中,只有几个原子厚、并且排列成一条线的碳纳米管自组装成运行纤维长度的多孔互联网络。如此安排提供了大量可接触的表面积,每克混杂纤维达396平方米,用于电荷的运输和储存。而这些材料被紧紧地包含在毛细管柱里,以便可将其抽取出来,形成高体积能量密度。这种使用多个毛细管柱的过程,可使制造出的纤维连续不断,并保持一贯的品质。

   经得起考验的质地

   每日科学网日前报道称,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连续生产这种弹性纤维的方式,使其能够扩大生产以满足各种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制作出50米长的纤维,具有灵活性,每立方厘米具有300法拉的高容量。

   在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三对串联排列的纤维具有三倍的电压,同时可保持相同的充电/放电时间。与相同电流密度操作的单纤维相比,三对平行的纤维是在输出电流和充电/放电时间方面具有三倍的效力。当把它们在两个电极之间集成多个成对的纤维,其存储电能的能力即电容,可根据所使用纤维的数量呈线性增加。

   使用聚乙烯醇/磷酸凝胶作为电解质,固态微型超级电容器由一对光纤制造可提供每立方毫米6.3微瓦小时的体积密度,可与4伏特500微安小时的薄膜锂电池媲美。纤维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超高能量密度值,同时保持了高功率密度和循环稳定性。

   研究人员说:“我们测试了这种光纤设备上万次的充电/放电周期,其保留了原有的性能约93%,而传统的充电电池寿命小于千次周期。”

   该小组还测试了这个设备的柔性能量存储,对其不断进行恒定的机械应力,最后对其性能的评价是:纤维超级电容器可持续无性能损失地工作,甚至在弯曲数百次之后,它们仍能保持灵活性,并在结构上长度保持一致。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降低成本以大批量生产这种纤维,旨在促使这种高性能的微型超级电容器商业化。

相关文章

哈工大科研团队提出界面电子耦合机制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团队在双功能氧电催化剂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设计钴-氮-铬跨界面电子桥打破制约活性-稳定性转换以实现超稳定的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为题发表在《德国应......

新型钙氧气电池成功研发

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彭慧胜/王兵杰团队,联合王永刚、周豪慎、陆俊等合作者,研发出一种新型钙-氧气电池,该电池可在室温条件下......

经济效益放大40倍!我国科研团队用废旧电池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夏宝玉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技术,利用回收的废旧电池将二氧化碳(CO2)转化为甲酸,这是一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产品。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

硅基电池技术突破:电动汽车续航1000公里不再梦想

【前沿科技观察】目前,电动汽车的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已经达到约700公里,科研人员的追求目标是将电池的续航里程提高至1000公里。为实现这一目标,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将高储能容量的硅应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

动力电池新局面!曾毓群独掌宁德时代,李平退出一致行动

【2024年2月8日晚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发布重要公告,宣布解除曾毓群与李平之间的一致行动关系。据公司介绍,曾毓群与李平于2012年10月因共同看好动力电池业务前景,通过各自控制的投资公司......

室温下可充钙氧电池,复旦大学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主刊

钙金属具有低氧化还原电位和多价性等特性,结合我国丰富的钙资源,基于金属钙的电池体系在未来的能源应用中具有广阔前景。近日,复旦大学纤维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系、先进材料实验室、聚合物分子工程国......

七院院士,最新Nature:高性能柔性纤维问世,可穿戴电子新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华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张其冲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陈明,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性能半导体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High-qualityse......

迄今最高能效量子点太阳能电池面世:能效高达18.1%

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科学家借助新配体交换技术,合成出基于有机阳离子的钙钛矿量子点(PQD),开发出迄今能效最高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据了解,量子点是半导体纳米晶体,尺寸从几纳米到几......

美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在拜登入主白宫100天时签署的“百日强链”报告中,将建设安全、韧性、自主可控的先进电池产业链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主要办法是凭借2021年通过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和2022年8月生效实施的《削减......

100亿!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启动

1月4日上午,2024年徐州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会暨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活动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此次开工建设的经开区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