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肝脏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刘勇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Role for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sensor IRE1a in liver regenerative responses。此项工作揭示了内质网应激感应分子IRE1a在机体肝脏再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解毒与代谢器官。在发生损伤或感染后,肝脏具有独特的再生能力,其再生过程受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的影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内质网跨膜蛋白IRE1a(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 a)介导一条关键的未折叠蛋白响应(UPR)信号通路,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对于细胞的稳态和生存至关重要。

  为解析内质网应激与肝脏再生调节通路的机制关联,刘勇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刘洋、邵孟乐等利用四氯化碳诱导和肝脏切除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发现,肝细胞中特异性敲除IRE1a能导致更为严重的肝损伤,并使肝脏的再生能力下降。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IRE1a可以通过与STAT3的相互作用促进其磷酸化激活水平,从而参与肝脏再生过程的调控。该研究揭示了内质网应激感应分子IRE1a在机体肝脏再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潜在机制,对深入了解肝脏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慢性肝病的防治研究具有新的理论指导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基金支持。

内质网应激感应分子IRE1a在肝脏再生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相关文章

我国专家成功筛选肠肿瘤多个分子标志物

记者12月21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获悉,该院结直肠肿瘤外科副主任黄睿教授及其团队,在深入探讨肠道菌群变化的同时,还对肿瘤微环境和内质网应激机理进行了揭示,挖掘出多个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分子......

肝脏健康与微生物组关联:解析肝移植患者感染风险

微生物组分析可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研究微生物组对肝脏的影响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肝脏是除肠道外受肠道微生物组成分影响最大的器官。此外,肝脏移植手术常伴有高发的感染率,这已与肠道微生物组成分相关联。许多......

科学家揭示内质网自噬通路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志珍院士团队在《发育细胞》发表论文,鉴定了一条全新的内质网自噬通路,清除致病的蛋白质聚集体。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折叠、加工的主要场所......

生物物理所发现清除错误折叠蛋白质聚集体的内质网自噬通路

内质网是真核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是分泌蛋白和膜蛋白折叠、加工的主要场所。内质网自噬(ER-phagy)是溶酶体对内质网的降解,对蛋白质质量控制以及维持内质网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溶酶体降解......

西湖大学何灵娟团队揭示怀孕引发母体肝脏增大的细胞起源及机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灵娟课题组在CellStemCell期刊发表了题:Spatial-TemporalProliferationofHepatocytesduringPregnancyReveale......

揭示肝脏细胞如何结疤并不断恶化直至进展到肝癌的?

当疤痕组织取代了肝脏中受损的细胞时就会发生肝纤维化,随着时间推移,累积的疤痕组织就会扭曲肝脏,干预其血液供应并可能会逐渐进展为从肝硬化到肝衰竭再到肝癌的恶化结果,在晚期肝病病例中,患者的唯一治疗手段就......

湖北首个全埋式地下再生水厂正式建设完成

8月17日,由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武汉长江新区谌家矶再生水厂正式建设完成,各项设备安装完毕,目前已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待周边污水管网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据了解,武汉市长江新区谌家矶再生水厂是武汉长......

干细胞研究引领医药行业变革

干细胞研究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期疾病的梦想。目前,全球进入人体试验的干细胞研究超8000项。我国至今尚未有干细胞产品或技术上市,需要干细胞应用研究和......

研究表明丨肝脏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全球性的公共医疗和社会经济问题,具有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000万人遭受创伤性脑损伤......

肝脏生物学中单细胞和空间组学技术的成果与挑战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虹研究组在《肝脏病学杂志》(JournalofHepatology)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andspatiallyresolvedtransc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