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5 13:01 原文链接: 二氧化碳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可在10年后显现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可在10年左右显现出来,而非此前估计的数十年时间。同时,减排行动也并非只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益处可惠及当代人。

  英国《环境研究通讯》杂志3日刊载美国卡内基科学学会的最新研究说,为探明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滞后性和持续时间,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两组气候变化模型的研究成果,考察了地球本身的碳循环和气候系统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从二氧化碳排放到出现温室效应,平均需要约10.1年,而这种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带来的影响要持续一个世纪以上。

  研究还显示,减排带来的一些好处可以较快地显现,从而惠及当代人,比如减少干旱、热浪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带来的自然灾害,而其长期益处则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显现,包括减少全球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冰盖融化、生态系统遭破坏等不良影响。

  研究人员说,由于地球本身的特性,比如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有一定滞后性,但此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新的研究成果说明,这种滞后性没有此前估计的那么强,立即采取减排行动同样可在较短时间内获益。

相关文章

科普华东理工在线质谱仪在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中的应用

1、引言生物药物、食品等工业发酵过程中,尾气氧及尾气二氧化碳的测定对了解发酵过程的宏观生理代谢特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尾气氧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可在线计算出细胞重要生理代谢特征参数氧消耗速率(OUR)二氧化......

升温1.5℃窗口期或将在2030年前结束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不迅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1.5℃的可能性有50%。这项30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研究,是对全球碳预算的最新、最全面的分......

时间与金钱具缺导致日本世界级研究产出下滑

10月2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MEXT)发布了2023年日本科学技术指标报告。报告指出,尽管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团体之一,但其在世界级研究方面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报告显示,日本研究人员总数在全球排名第......

挑战低重力,德国科学家竟然要在月球铺路

德国科学家研究表明,使用激光融化月壤造出更坚硬的层状物质,有可能在月球上创造铺面道路和着陆坪。尽管这些实验是在地球上使用月尘替代物进行的,但这些发现展示了技术的可行性,表明其可在月球上复现。相关研究1......

聚焦“双碳”战略,引领绿色变革

日前,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年来,我......

木卫二表面二氧化碳来自其海洋

美国两个科研团队分别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撰文指出,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木卫二(欧罗巴)上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来自其冰冷外壳下的海洋,这让人们对其海洋中可能潜伏着生命更添期待。科学家......

事关二氧化碳排放量!清华大学最新Nature

2019年,高能耗的钢铁工业贡献了全球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约25%,其对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尽管在国家和全球两级讨论了脱碳潜力,但特定于工厂的缓解潜力和技术驱动的途径仍不清楚,这累积起来决定了全球钢......

兰州化物所多相热催化二氧化碳加氢转化获进展

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廉价易得的C1资源。利用清洁能源产生的绿氢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是二氧化碳可持续化学转化和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日,......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提高光合作用固碳效率

在自然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水、二氧化碳合成生物质。但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主要受到光照质量和二氧化碳捕集与传输方面因素的限制,制约了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的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硫化氢二氧化碳高选择性制合成气和硫磺新技术通过成果评价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和国能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的硫化氢-二氧化碳混合酸气高选择性制合成气和硫磺新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经质询和讨论,评价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