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6 09:25 原文链接: 袁隆平张启发两院士联手研究转基因水稻

袁隆平与张启发

华农科研人员一直食用转基因大米

  昨日,记者从华中农大获悉,该校张启发院士团队与湖南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日前两个团队的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还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12日,应袁隆平的邀请,张启发在长沙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了题为《转基因作物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袁隆平亲自主持了报告会。在报告提问的环节,袁隆平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袁隆平表示,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并号召现场与会者都来吃。

  据悉,袁隆平院士团队也有一批人正在从事转基因水稻研究。袁隆平团队与张启发团队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合作,昨日,华中农大称,双方会充分发挥各自的互补优势,将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华农科研人员

  一直食用转基因大米

  由于张启发院士在海南出差,昨日,记者就转基因水稻的一些问题通过邮件采访了他。

  据介绍,近年来,华中农大水稻团队的科研人员一直在食用转基因大米,大家的健康状况良好。去年年底,该校水稻团队的老师和部分研究生还集体品尝了包括转基因抗虫大米系列制品在内的转基因大餐。

  张启发介绍,历时10年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安全证书的申请历程,国家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一致认为转基因抗虫水稻已成为目前世界上审批程序最严格、安全评价的项目和内容最多的转基因作物。对照国家有关标准,食用转基因大米的风险性甚至不高于标准饮用水。而且由于在生长期基本不打农药,大米更加环保。

  张启发还告诉记者,该校研发的转基因大米口感良好,二次加热后外形和口感无明显变化,属达到国家标准的优质米。因此,他们对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充满信心甚至更加偏爱。

  喻海燕是该校2006级博士研究生,从事“水稻逆境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去年她有幸尝到了“转基因米饭”的味道。

  她告诉记者:“因为得知我们实验室自己研发的转基因大米华恢1号和BT汕优63得到国家农业的部的安全证书,非常想尝尝,于是,去年年底,实验室年终聚餐时,征得老师同意后,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在饭桌上见到这些大米了。从外观上看和我们平常吃的大米没有差别,但口感上要比在学校食堂吃的米饭好上许多倍。呵呵,吃着这些我们自己研发的大米真的很激动和高兴。”

相关文章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一款特殊的包包。它的外形和一般的手提包无异,但手机一放进去就开始充电,半小时后,手机电量就已经增加了20%。这款特殊的“可充电包”由一种特......

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

4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举行。这是继前作《摆渡人》出版6年之后徐扬生的又一全新作品集。记者获悉,《黄......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首讲关注医学

4月19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三局联合举办的“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在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开讲。“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仪式。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

这位新晋院士受聘兰州大学

4月16日下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方小敏院士聘任仪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出席仪式。马小洁对方小敏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感......

一位建筑学院士的“隐藏身份”

马国馨篆刻图章。82岁的马国馨在展板前摆出40岁在丹下事务所研修时的同一拍照姿势。马国馨部分著作封面。1977年,马国馨在毛主席纪念堂前。马国馨的毛主席纪念堂试做方案图。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

潘垣:“90后”院士矢志造“太阳”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难的科学研究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眼中,毫无疑问是磁约束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太阳”。如何将这一“科幻”照进现实?他探索了很多年。潘恒院士。湖北省科技厅供图追逐......

四大院士坐镇!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会议终版日程抢先看

为了共同探讨光谱仪器的新技术、新发展和新应用,加强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我国光谱仪器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将于2024年4月11日-14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逝世,享年9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亮年,因病于2024年4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获得的又一殊......

山东省科技厅公布第二批院士工作站备案名单

关于公布2024年度第二批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备案名单的通知各市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充分发挥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海外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在助力我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