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08 18:09 原文链接: “人造儿”,令世界为之恐慌

  193年前,一个面目狰狞的怪物诞生在英国的一座古堡中,它是弗兰肯斯坦博士用尸块组装、并用闪电激活而成——这是雪莱夫人所著的、世界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场景,那个怪物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制造的生命”。

  193年后,2010年5月20日,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创造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没有古堡,也没有雷电交加,《弗兰肯斯坦》中描写的所有诡异细节都没有出现。这个被命名为“辛西亚(Synthia,即人造儿)”的生命体只是一个由人造基因组控制的活体细胞,且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但它给科学界带来的震撼要远远超过雪莱夫人笔下虚构的怪物。有人将它的诞生和内燃机或芯片的发明相比,认为它会在生物、制药、能源等领域带来一场全球革命。它的制造者就是美国基因学家克莱格•文特尔。

  “创造”生命而非“复制”生命

  与克隆技术“复制生命”不一样,文特尔的“人造生命”实验,实际上是从无到有“创造”生命的过程。

  那么,生命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无论是简单的单细胞生物,还是复杂的人类,其诞生都有同样的规律可循——构成DNA的4种碱基通过不同的拼接组合,形成不同的基因组,进而使细胞具备各自不同的功能,各种功能的细胞再“组装”在一起,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

  克隆技术是将特定基因组从细胞里取出来,并以此为母本,在没有生殖细胞参与的情况下,直接“复制”出生命。而“辛西亚”则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基因组所控制的“人造细胞”。

  文特尔是在8年前正式向“人造生命”进军的。在花费了4000万美元、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和他的团队终于创造出“辛西亚”。他骄傲地说:“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能进行自我生存和繁殖的物种!”

  半路出家,挑战权威

  1947年,文特尔出生在美国盐湖城,此后随全家移居到加州。上中学时,他迷恋冲浪和泡妞,成绩多是C 和D,一点儿没有未来科学家的样子。

  其实文特尔相当聪明,智商高达142(普通人智商平均分为100)。中学毕业后,他应征加入海军。由于在新兵智力测试中成绩优异,军方让他自己选择军种和岗位,谁知他完全不考虑与核武器或电子设备相关的传统高智商岗位,反而选择成为海军卫生员。在野战医院里,因为目睹了太多士兵截肢、死去,文特尔对生命有了重新认识。离开战场后,他重新拿起课本,短短5年便取得圣地亚哥大学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及加州大学生理学和药理学双料博士学位,将中学浪费的时光都补了回来。

  1984年,文特尔进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很快,他率先开创了一条技术捷径——霰弹枪基因测序法,就是将一个细胞的所有基因粉碎成无数小片段,供测序机来“破译”,拼接成完整的基因组序列。1992年,出于对国家卫生研究院官僚体制的不满,文特尔成立了私营的基因组研究院。仅3年后,他又率先绘制出完整的细菌基因组图谱。

  1998年5月,文特尔再次向科学权威发起挑战。他宣布成立塞莱拉公司,计划在3年内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并将此申请为ZL来谋利。那个时候,由多国科学家参与、政府出资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启动,这些科学家原本不紧不慢地计划在2003年完成人类基因测序。文特尔的加入使他们突然多了个对手,一场游击队挑战正规军的战斗就此打响。

  最后,还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施加影响,双方才同意同时发布人类基因组草图。2000年6月26日,克林顿在白宫郑重宣布:“人类有史以来制作的最重要、最惊人的图谱——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那一刻,他身边站着两位科学家,“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人弗朗西斯•科林斯和文特尔。当晚,双方各自举行了庆祝晚会,但文特尔的晚会几乎无人捧场。由于没得到人类基因组图谱的ZL,文特尔公司的股价暴跌,他本人也在不久后被董事会解职。

  短暂消沉了几个月后,文特尔高调复出。2002年4月,他为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基金会揭幕,并将自己从塞莱拉公司赚得的1亿多美元捐给基金会,其目标就是“创造新的生命形式”。

  毁誉参半

  与传统科学家醉心科研、不问俗务的形象不同,文特尔将科学、生意和眼球效应结合起来:他喜欢召开新闻发布会,喜欢炫耀自己的私人专机和游艇,还曾毫不谦虚地对记者说:“我的科研水平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不相上下。”他的特立独行让许多同行难以接受,有人将他比作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浮士德,但也有人评价他“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影响不容置疑”。

  “辛西亚”的诞生,在科学界毁誉参半。一部分科学家盛赞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文特尔自己也说:“这个新的细菌证明了一个想法,即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改变一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我们可以创造出一系列全新的工业化生物体,来完成我们希望它们完成的功能。”这个研究结果在医药、能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非议则大多来自伦理层面。美国总统奥巴马第一时间下令,要尽快对人造生命的伦理风险进行评估。有人担心文特尔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辛西亚” 的诞生是否意味着人类在扮演造物主的角色?这种人造的、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生命是否会对人类造成伤害?这一技术若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并造出杀伤力极大的生化武器,或在实验室培育的超级细菌意外扩散,灾难又该如何避免?

  在小说《弗兰肯斯坦》中,被制造出来的怪物因受到人们的嫌恶和歧视,心生怨恨,杀害了弗兰肯斯坦的家人,弗兰肯斯坦不得不亲手将他毁灭,最终,双方在搏斗中同归于尽。这一结局暗示了人类对科学所带来的未知世界的担忧。如今,人们只希望,这样的悲剧不会真的上演。

相关文章

首个人参完整基因组发布

记者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生物转录组与代谢组创新团队发表了首个人参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解析了人参重要活性成分——三萜皂苷的形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园......

疫情突起超2200人死亡多国紧急预警

一轮凶猛疫情肆虐多国。据央视新闻,巴西卫生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巴西2024年登革热疑似及确诊病例上升至4270624例,死亡病例2197例,另有2276名死亡病例待核查。另据西班牙媒体《20分钟》报道......

100多个血压相关基因组新区域发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人体中发现了100多个可能影响血压的基因组新区域,并确定了几个与铁代谢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的风险基因座。这些见解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血压药物靶点。NIH领导的研究发现,遗......

研究揭示:基因组中复杂结构变异对藏绵羊适应高原有重要贡献

日前,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近期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在藏绵羊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选择位点。科研人员进一步分析,该位点包含一段较为复杂的结构变异。这一发......

首个对叶榕完整基因组发布

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杨舒)对叶榕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布首个对叶榕的完整基因组,修正了此前学界对其基因组测序绘......

海鸥与丹顶鹤居然是近亲?浙大研究将改写教科书

海鸥与丹顶鹤、老鹰与猫头鹰,这几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不久前刚认上亲。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联合国内外学者,正在组织收集世界上现生一万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旨在构建起鸟类物种......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