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17 11:04 原文链接: 美国最新研究:生吃小龙虾易感染肺吸虫

  如果今年夏天您有意去溪流附近度假,如果有朋友邀您生吃小龙虾,您可千万别斗胆尝试,寄生虫也许会乘虚而入严重侵袭您的肺部,那么您的假期或许就会在医院里结束。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已经确诊了六个十分罕见的寄生虫感染患者病例,这些患者都生食过产自密苏里州河湖里的小龙虾。这几个病例发生在过去三年里,但是其中最新的三例都出现在2009年9月之后,最新的一例则确诊于今年四月。而在三年之前,整个北美洲一共只报告过七个类似病例。北美地区的小龙虾体内普遍都带有这些病例中出现的寄生虫――“猫肺并殖吸虫”(Paragonimus kellicotti)。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医师们2009年9月15日曾经在《临床传染疾病》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北美地区生食小龙虾之后产生的人体肺吸虫病》,介绍了去年他们诊断的三起肺吸虫病例以及患者信息。而最近的几个感染患者年龄都在10岁至32岁之间,这也促使密苏里州健康与老年人服务局发布一项健康提示警报提醒全州的医师关注类似病例,该局还印制海报在密苏里州的露营地、河溪附近的木舟租赁处广泛粘贴,提醒民众不要生食小龙虾。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传染病专家、医药与分子微生物学专业的医学博士、教授伽里?威尔(Gary Weil)说:“这种学名为肺并殖吸虫病或肺吸虫病的传染病极为罕见,因此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在一个医院就发现如此多的此种病例非同寻常。几乎可以肯定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我们尚未确诊的患者,这也是我们发布这个疾病消息的初衷。”

  进入患者体内的半英寸长(约1.3厘米)、卵形的寄生虫最初从肠道进入肺部并寄生下来,并有可能进入大脑,引发剧烈头痛或者视力问题,或者潜伏在皮下表现为细小的、可游走的节瘤。肺吸虫病会导致发热、咳嗽、胸痛、气短以及极度疲劳,不过通常并不致命,确诊后也较容易治愈。

  但是这种传染病非常少见,许多医生对该病都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在转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巴恩斯―犹太医院或者圣路易斯儿童医院之前,这些患者都已经都已经病了好几个月了,有的患者甚至心肺周边胸积水,好几个患者都接受了许久的肺病治疗。在医生试图诊断出这种奇怪的疾病之前,医师们采取了各种方法施治,有个患者甚至被切除了胆囊,但是都无济于事。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此前掌握一种抗体测试以鉴别肺吸虫感染病例,但这种测试对于携带此种寄生虫的患者并不敏感,这对确诊该病提出了挑战。患者体内嗜酸性白血球的数量增加是一条诊断线索,患者感染寄生虫之后此种白血球数量都会典型增加,但是这种症状在许多疾病包括癌症、免疫力低下以及过敏症当中非常常见,X光照射也显示心肺血液流速加快。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迈克尔?雷恩(Michael Lane)就参与诊治了几位患者,他说:“如果尽早确诊,本来可以避免对这些患者采取某些治疗手段。我们希望更多的医生现在对病例库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咳嗽或者疲乏无力等症状的患者考虑他们是否感染了这种寄生虫。”

  患者一旦被确诊,通过每天三次、连续两天口服吡喹酮(praziquantel)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控制住肺吸虫病病情,症状数天内就会缓解,七到十天内就可以治愈。上述包括一名因为寄生虫侵入大脑导致暂时失明的所有患者都已经完全康复。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传染病专家、医学博士、教授托马斯?贝利(Thomas Bailey)在大学医学院诊断并治疗了第一起肺吸虫病例,他说:“医生必须具备一点探索精神并且对所有线索都保持开放的态度。”这第一个患者是一个典型病例,在确诊之前他已经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院进行了数周的发热和咳嗽治疗,胸透检查表明其肺部血液循环加快,查血表明血液内嗜酸性白血球数量增加。

  治疗的转折点出现在患者妻子无意中提到患者在生食了密苏里河里的小龙虾一周之后,症状明显加重,这使得贝利医生想起亚洲人在食用生鲜或者未煮熟的河蟹之后经常会发生寄生虫感染病症,于是他赶紧查询了一些医学文献,从中了解到有资料记载北美亦曾出现过生食小龙虾导致的肺吸虫病例,症状与他正在诊治的患者病情完全符合。贝利说:“作为一名传染病医生来说这真是个有趣的事情,每次面对一个新病人都不得不在诊断当中想到各种各样极不寻常的可能性。”

  肺吸虫病在东亚地区更为常见,在该地区食用生鲜或未煮熟河蟹的食客当中每年都会报告数千起确诊病例,这种河蟹与北美小龙虾属近亲。小龙虾在整个北美地区极为常见,在河溪湖塘里分布着数百个不同品种的小龙虾,肺并殖吸虫具有复杂的生命循环系统,寄生在蜗牛和小龙虾体内,但是只有在生食了寄主虾蟹的犬、猫和人类等哺乳动物身上才会发生危险的感染症状。

  没人知道现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肺吸虫病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寄生虫的医师和研究人员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好的诊断测试方法,因为目前医生能够掌握的肺吸虫病症状只有咳嗽、发热以及嗜酸性白血球数量增加。威尔教授说,对于公众来说只有一条简单的提示,就是“不要生吃小龙虾”。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医学研究、教学和治疗机构之一,该学院的2100名职业医师以及见习医护人员同时也是巴恩斯―犹太医院和圣路易斯儿童医院的职员,这两所医院也是美国最大的非盈利医疗保健机构BJC HealthCare的联系医院。

相关文章

2024年度赴英参加传染病的生态学与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UKRI)和以色列美以两国科学基金会(BSF)每年在“传染病的生态学与演进()”领域联合征集合作研究与合作交流项......

基金委新发布3项目指南涉及量子器件、精密光谱及传染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拓扑量子输运理论与器件前沿探索”项目指南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研究和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

城市环境所在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动物宿主寄生虫联系的影响方面获进展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改变环境的最主要形式之一,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重大威胁。寄生虫构成了已知生物多样性的一半以上,通过影响宿主的行为、表现和物种形成等,发挥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土壤中存在大量以后生动物为宿主......

一种全新的酶可对抗寄生的基因组TE序列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名为PUCH的酶,它对于阻止寄生DNA序列在我们基因组中的传播至关重要。这一发现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身体如何识别和对抗内部威胁(如基因组寄生虫)和外部威胁(如病毒和细菌)。德国美......

接管大脑的寄生虫能将蚂蚁变“僵尸”

想象一下,一只蚂蚁在一片叶子上苏醒过来,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到达那里的,等待它的是被吃掉。这就是感染了柳叶肝吸虫(一种微小的寄生扁虫)的蚂蚁的真实情况。哥本哈根大学植物与环境科学系的科学家在《行为生态学......

靶向杀灭疟原虫新机制实现,质谱和电镜技术功不可没

8月2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四宝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utermembranevesiclesfromamosquit......

专题调研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工作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5月至7月期间,李群副主任带队先后赴浙江、山东、上海等地专题调研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多渠道监测预警等早期监......

大连海关2023年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设备采购项目

海关总署物资装备采购中心就“大连海关2023年口岸传染病快速检测设备采购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采购,现邀请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前来投标。本项目招标活动将严格落实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

4656万元项目!辽阳市传染病医院2023年政府采购意向公示

意向公示辽阳市传染病医院2023年4(至)8月政府采购意向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辽阳市传染病医院2......

对皇室厕所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古代腹部问题背后的寄生虫

在一项令人反胃的研究中,剑桥大学领导的一个小组对耶路撒冷两个古代厕所的便便进行了探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叫做十二指肠贾第鞭毛虫的微生物的痕迹,这种微生物会导致人类腹泻。厕所对考古学家来说是一种令人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