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4 00:00 原文链接: 农村用药状况堪忧一律“三素一汤”

  农村医药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

  “我在辽宁农村的一次经历,至今印象深刻。”提起农村用药状况,北京协和医院主任药师张继春不无忧虑。

  那是一个脸色苍白的青年妇女,诊室的桌子上摆着四五瓶写着她名字的抗生素大输液,有青霉素、头孢曲松、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张继春不解地问她得了什么病,为啥联合使用如此之多的静脉注射抗生素?患者说是人工流产后浑身乏力、头晕。“虽然已花了近2000元药费,可医生很负责任,让我心里踏实。”患者的话让张继春哭笑不得。她凭借30多年的从医经验推断,这位妇女是术后贫血,只需适当补充铁剂即可,花一二十元足以。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完全没必要,而且是巨大的浪费。

  还有一次在陕西调研,张继春看到基层医院滥用激素的可怕程度。一家基层医院的药房医生把一盒10支装的地塞米松(一种激素药物)一一拆封,集中放在一个大盒子里备用。张继春一数,竟有67支。这让她很奇怪,一是因为不同小包装的药品属于不同生产批次,不能混放,否则一旦出问题无法追溯。二是激素使用有严格规定,在北京协和这样的大医院,一个月也用不完一盒,基层医院用得了这么多吗?那位药房医生的回答让张继春大为惊异:一个晚上就都能用完!原来,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凡是感冒发烧病人,都要用激素。

  记者曾到安徽、河南、湖北、江西等地采访农村用药,在村卫生所无一例外看到患病农民在静脉注射。据了解,不管是感冒、咳嗽还是拉肚子,一律用“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葡萄糖注射液的现象在农村相当普遍。农民看一次病,少则三四百元,多则数千元,几乎全部是药费。张继春说,正确的诊疗、用药应当是能口服的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不用静脉滴注。感冒只要喝水、休息,不服药也能痊愈。  

  此外,儿童服用成人药物也相当普遍。张继春说,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他们的器官还没发育成熟,对药物毒性的代谢远不如成人,应该使用儿童专用药品。但在农村,“减半服用”甚至按成人剂量服用很常见,对农村儿童健康损害不可小觑。

  这些典型例子反映的是农村不合理用药的普遍状况。“一方面,农民怕生病、看不起病往往表现为买不起药。另一方面又广泛存在着不合理用药和过度用药。不仅降低疗效,引发副反应, 损害健康,而且浪费了卫生资源, 导致医药资源严重不足与严重浪费并存,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张继春很是忧心。


  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更突出

  “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因是农村医疗资源欠缺,乡村医生素质良莠不齐,农民用药知识匮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说。记者了解到,在农村,有的乡村医生仅有护士资格,有的仅有家传从医经历,少有真正受过正规医药学教育的专门人才。从业之后的继续教育培训也很欠缺,水平和素质亟待提高。

  在农村,以药养医的体制弊端更突出,危害也更大。由于投入不足,农村缺少合格医生,也缺少先进的医疗设备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只好依靠药物治疗。长此以往,形成一种医病就是卖药的诊疗格局。乡村医生为了维持经营和生计,联合用药、用大剂量抗生素、滥用激素、普遍使用静脉注射等相当普遍。久而久之,农民也习惯了医生的不合理做法,形成农村不合理用药大家都见怪不怪的状况,其危害也日益扩大。

  同时,农民越是看不起病,越希望药到病除,对用药效果期待很高。医生越是用药量大,农民越是觉得医生负责任,形成根深蒂固的用药误区。

  记者从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了解到,在所有药品不良反应中,因为滥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比例占到一半,居首位。这一点城市和农村并无差别。


  传统的医药消费观念亟待改变

  “当务之急,是普及相关用药知识,改变和纠正不良的消费观念。”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李继平说,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帮助农村居民形成节约医药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的意识,懂得基本常见病、多发病的合理用药知识,逐步遏制药品的过度使用和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消费。

  “在农民中宣传用药知识要格外注意方式方法。”颜江瑛说,要不断尝试以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农民听得懂的语言普及用药知识,电影是个很好的载体。据悉,相关内容的影片已在农村广泛放映。

  其次,应对乡村医生实行准入制度, 只有经过正规化、系统化专业教育的人员才能担任医生。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十分重要, 应有计划地安排乡村医生参加临床用药等方面的培训, 提高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

  再有,应不断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村医疗服务的投入力度。从制度上改变农村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局面,根除不合理用药的体制原因。将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鼓励医学院毕业生服务农村,开展远程医疗诊断服务,帮助乡村医生提高诊断水平。

  此外,通过制定标准治疗指南和处方限制来规范农村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关文章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产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在许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占比约为70%。围绕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

最新研究:一种新型抗生素有望战胜一类多重耐药菌

当地时间1月3日起,英格兰近五万名初级医生开始为期六天的罢工,就薪酬问题抗议。分析指出,新一轮罢工将会影响冬季医疗需求高峰期间的就诊体验。2023年,英国医疗系统工作者曾进行一系列罢工,要求提高薪资待......

蚂蚁也会用抗生素?神奇的马塔贝莱蚁

马塔贝莱蚁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其饮食范围很窄:它们只吃白蚁。它们的狩猎探险是危险的,因为白蚁士兵会保护它们的同类,并使用它们强大的下颌骨来战斗。因此,马塔贝莱蚁在狩猎时受伤是很常见的。一只马塔贝......

中国科学院:水中抗生素污染去除研究取得进展

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及其引起的耐药基因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在众多种类抗生素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用量占比约为70%。目前常用的生物降解方法处理效率因抗生素分子本身......

算法会诊降低儿科抗生素使用率

根据《自然·医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坦桑尼亚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一种“算法会诊”,即数字决策支持工具可显著降低医生给儿童开抗生素药物处方的概率,且不会影响临床结局。研究报告图片来源:《自然·......

如何降低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自然·医学》一文指出·······

根据《自然·医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坦桑尼亚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一种“算法会诊”,即数字决策支持工具可显著降低医生给儿童开抗生素药物处方的概率,且不会影响临床结局。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细菌耐药性......

应对耐药性问题,AI筛选发现全新抗生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通过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杀死两种不同类型的耐药细菌,为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带来了新希......

首次证实结合态抗生素在河口食物网的传递规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向荣团队在河口食物网抗生素结合态代谢物的生物富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证实了结合态抗生素在河口食物网的传递规律。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河口食物网环......

Nature:新研究有望发现穿透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瑞士罗氏公司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让抗菌药物穿透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几乎坚不可摧的外膜的方法。通过用数百种化合物......

对抗病毒感染,我们能找到“万能药”吗?

怀疑自己感染了甲流,发烧的第一天,李飞(化名)服下了奥司他韦。这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药物,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减轻症状。因腺病毒感染而高烧多日的小虎(化名),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