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0 08:39 原文链接: 超级细菌不传染远无非典甲流凶猛已有治愈先例

  最近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一种新型“超级细菌”NDM-1,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耐药性,已造成多人死亡。前日,在卫生部举行了一场有关“超级细菌”的研讨会,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还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希望能尽快找到对付这一细菌的方法。

  会否蔓延?不是传染病

  参加研讨会的北京大学医学部传染病系主任徐小元告诉记者,“"超级细菌"和甲流、非典不一样,不是传染病而是感染。”徐小元说,感染和传染病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比如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可能会被感染,但并不会在常人间传染,大家不必恐慌。

  “"超级细菌"不如非典甲流凶猛。”徐小元还担任卫生部甲流临床专家组副组长,非典、人禽流感临床专家工作组成员。他表示,目前,中国内地并未发现“超级细菌”感染病例。

  能否治愈?已有治愈先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证实,香港曾有人感染“超级细菌”,但已治愈。人民网报道显示,香港卫生署近日宣布,英美等国近期相继发现的新型“超级细菌”NDM-1,早于去年10月已经被发现存在于香港一名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据媒体报道,香港病例早已治愈出院。瑞典的两例感染者经过综合治疗,也已经治愈出院,感染“超级细菌”并非无药可医。

  如何预防?应严管抗生素

  对于“超级细菌”的产生,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是抗生素的滥用。今后应该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刘起勇认为,我国还应对某些细菌建立起持续性的监测。专家还认为,医院是最容易产生“超级细菌”的地方,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内,因为那里的抗生素使用的频率和力度都很大,医院做好消毒隔离工作,病人家属自觉配合探访规定显得尤其重要。

  怎么应对?研究抗“菌”药

  记者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该研究所已经成立了“抗NDM-1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小组”,并于8月16日召开了由相关学科科研骨干参加的“抗超级细菌(NDM-1)药物研制工作布置会”。上海药物研究所将集中人力、物力和各学科优势力量投入抗“超级细菌”药物研究联合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和重大成果。

  不过,上海药物所相关人士表示,药物研发的时间表还不好说,目前该药物所也未拿到“超级细菌”的样本。

  新闻纵深

  超级细菌被疑系美国惠氏阴谋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日前发表的报告警告:一种来自南亚的“超级病菌”几乎可以抵御除替加环素、粘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印度被质疑是“超级病菌”原产地,当地医学专家们对此非常不满,称上述研究成果有利益动机,暗示这是全球制药巨头惠氏的策划。

  印度卫生机构指出,不仅“超级病菌”起源于印度的这一推论“没有科学数据的支持”,研究人员也存在利益冲突,因为他们得到欧盟、维康基金会和惠氏的资助。实际上,研究报告中指出的,目前发现对“超级病菌”还暂时存在抵抗性的两种抗生素之一的替加环素,正是由美国惠氏药物公司最早开发的。外界认为,上述报告出台或许会进一步助长惠氏替加环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额。

  对此,惠氏发表公告,称该公司一直为医学方面的独立研究做资助,但从未对其产生任何实质上的影响以妨碍其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重庆情况

  我市加强超级细菌监测 市民莫滥用抗生素

  本报讯 (记者 陈瑜)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通过对各定点医院送检的病例样本监测表明,我市目前还没有发现超级细菌。记者昨日从市疾控中心获悉,该中心已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测,提醒市民一定要合理用药。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超级细菌其实并不只是针对某一种细菌,临床上主要是指对一般抗生素不起作用的细菌。例如,一个人患结核后,药物对他不起作用,而且病久治不愈,则可能判断其体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可能感染上了超级细菌。

  据悉,国家卫生部曾发出通知,要求推进抗菌药物临床的合理应用,严格执行“限制使用”、“特殊使用”等抗生素的分级管理。该负责人表示,超级细菌的出现和人们滥用抗生素有很大关系。患者缺乏用药常识,稍微不舒服就习惯吃几片抗生素,也有患者认为抗生素越贵效果越好。

  该负责人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千万莫滥用抗生素,否则会给健康带来危害。

  谁助长了超级细菌?

  企业不愿研发 进入21世纪后,大多数制药企业都已不再搞研发,因为抗生素的研发投入巨大、持续数年,但新产品出来后很快就会产生耐药性,跟不上细菌的更新换代。此外,细菌感染往往是一次性的,患者用药时间短,企业获利的空间小。

  医院用药过度 我国对抗生素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然而实际执行和管理却不理想。因为药品是医院收入的半壁江山,而抗生素又是其中“大头”,此外,由于同类仿制药众多,药商互相竞争促销,也造成个别医院为逐利而滥用抗生素。

  农业领域滥用 美国70%的抗生素最终用于农业,给牛、羊、鸡等动物吃抗生素避免生病影响产量,而这套所谓现代食品工业的方法被许多国家学去,造成抗生素在农业领域的滥用,使得农场成为了培养“超级细菌”的试管,并最终通过水和泥土等环境回到人类身上。

相关文章

消除抗生素污染新方法,速率更高、产物更安全!

抗生素在环境中残留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而在许多抗生素中,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量占比约为70%。围绕水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

最新研究:一种新型抗生素有望战胜一类多重耐药菌

当地时间1月3日起,英格兰近五万名初级医生开始为期六天的罢工,就薪酬问题抗议。分析指出,新一轮罢工将会影响冬季医疗需求高峰期间的就诊体验。2023年,英国医疗系统工作者曾进行一系列罢工,要求提高薪资待......

蚂蚁也会用抗生素?神奇的马塔贝莱蚁

马塔贝莱蚁广泛分布于撒哈拉沙漠以南,其饮食范围很窄:它们只吃白蚁。它们的狩猎探险是危险的,因为白蚁士兵会保护它们的同类,并使用它们强大的下颌骨来战斗。因此,马塔贝莱蚁在狩猎时受伤是很常见的。一只马塔贝......

中国科学院:水中抗生素污染去除研究取得进展

环境中残留的抗生素及其引起的耐药基因传播,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在众多种类抗生素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用量占比约为70%。目前常用的生物降解方法处理效率因抗生素分子本身......

算法会诊降低儿科抗生素使用率

根据《自然·医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坦桑尼亚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一种“算法会诊”,即数字决策支持工具可显著降低医生给儿童开抗生素药物处方的概率,且不会影响临床结局。研究报告图片来源:《自然·......

如何降低儿科抗生素使用率?《自然·医学》一文指出·······

根据《自然·医学》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坦桑尼亚一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发现,一种“算法会诊”,即数字决策支持工具可显著降低医生给儿童开抗生素药物处方的概率,且不会影响临床结局。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细菌耐药性......

应对耐药性问题,AI筛选发现全新抗生素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通过筛选数百万种化合物,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抗生素。这类抗生素能杀死两种不同类型的耐药细菌,为应对全球性的抗生素耐药性挑战带来了新希......

首次证实结合态抗生素在河口食物网的传递规律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向荣团队在河口食物网抗生素结合态代谢物的生物富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证实了结合态抗生素在河口食物网的传递规律。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河口食物网环......

Nature:新研究有望发现穿透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药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和瑞士罗氏公司的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找到了一种让抗菌药物穿透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几乎坚不可摧的外膜的方法。通过用数百种化合物......

对抗病毒感染,我们能找到“万能药”吗?

怀疑自己感染了甲流,发烧的第一天,李飞(化名)服下了奥司他韦。这种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药物,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减轻症状。因腺病毒感染而高烧多日的小虎(化名),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