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0 09:36 原文链接: 刘学义:涵养水源莫忘森林露

  我国水资源危机区在北方,以华北为重,西北次之。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是根本所在。依靠森林和工程造林是开源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对开源问题关注甚少,概念模糊、操作随意,以致自我损害、资源浪费严重,迫切需要理论和观念创新,行为科学规范。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其本质问题是露形成,包括露水和雾露水,以雾露水为主。

  传统观念“森林能够涵养水源,是因为基部有很厚腐质层,把降水积储起来,缓慢地流出”存在错误。一是此概念没有水生成(只涵不养);二是森林需要消耗大量水分,会使降水减少。此概念从总的水量上看,有森林不如没有森林。这种错误理论影响了人们对水的开源行动,并导致毁坏森林和发展耗水林的无序现象。

  在地球上多数地区,特别是多雾森林区,露是普遍存在着的长期、持续的现象。国际上有关学者已经观察到森林30~900mm的露量,甚至超过了某些地区的降水总量。笔者观察,地处我国干旱前沿的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年降水量只有820mm,这个量还不能满足森林生长需要,但是,在114km2范围内涵养出0.9亿~1.2亿吨水(流量),表明露生成量在900mm左右。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80.55km2,年露量达到1410.8mm,相当于降水量的2倍。我国“山高水高”现象随处可见,其本质是露的形成。

  露是陆地上水分冷凝的普遍过程,降水只是冷凝的特殊形式。全球陆地降水量平均740mm,笔者推断全球陆地露形成量至少在600mm以上,才能满足当前的生态状况维持。

  可以断言,森林涵养水源的本质是露,它是地球上还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重要水分来源,对于干旱区而言甚至是比降水更为重要的水源。

  通过在能够产生露水的区域发展森林(无林少林区),和发展能够产生露水的森林(森林的培育和保护)策略,可以有效解决水危机问题。

  “林木森森,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千泉竞流”是对森林系统的形象描述。可以看出,能够产生露水的涵养森林,应具有丰富的层次(最大叶面积系数)和郁闭程度,有足够大的下垫面(面积),树体有足够大的表面积(针叶类型);应处于一定起伏的海拔高度;能够造成高湿度环境,云雾频繁发生;不论降雨与否,有稳定的水流出。

  郁闭的、相当面积的、具有一定海拔和起伏的森林,能够造成局部冷凉环境,使相邻区域移动来的热空气上升或直接冷却,达到露点温度形成露,并进行多层次拦截。森林的蒸腾可维持高湿度环境,源源不断地产生露水。局部湿度的增加,反过来增加局部内的降水量,进一步维护湿度。这种既运动又稳定的高湿度循环系统,保证了水分持续生产。

  森林丰富层次是拦截水分的关键。完整的森林一般具有5~7个层次,其叶面积系数通常可以达到16以上,即相当于30倍以上的地表面积与湿润空气接触。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针叶状林木,其表面积可以达到地表面积的40倍,并且具有明显的湍流作用,拦截水分效果十分壮观。完整的森林所拦截水分不仅满足自身需要,而且保证稳定的源流。低地林木和经济林不具备森林众多特点,露水产生量极少,是耗水林。

  庞泉沟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内典型的水源涵养森林,年出现露水日几率100%,日持续时段6~24小时不等,日均生产水20万吨。据笔者测定,极端条件下山脊部雾露水达到惊人地步,单棵林木(松,直径22厘米)每小时截获露水达到36.0升。

  正确评价森林和植树的作用,在我国已有多次大的讨论,有人认为植树好,有人认为不好,一直没有定论。要肯定森林和树木是一个巨大的耗水系统,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即露水产生,才会涵养水源。

  我国北方水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完全是用水的增多,其根本问题是对涵养林破坏及不良造林导致耗水增加。由于对森林涵养水源的本质把握不清,盲目造林和破坏森林在我国问题严重,加剧了水危机。

  森林之所以能够涵养水源,是因为它所处的环境不同,收集的露水量和降水量之和大于自身消耗量。人工经济林和绿化林所处的位置比森林低,不(少)具备收集露水的条件,以消耗降水为主要目标,在降水不满足消耗情形时,必须人工灌溉才能保证成活。当森林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如垫面缩小、层次减少等,会完全失去涵养功能,转化为消耗森林。

  观念上必须区分涵养林与耗水林。如果一个林区除了自己正常生长发育外,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可以认定为水源涵养林,需要促进其壮大发展;如果一个林区自己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但流不出水来,可以认定为准水源涵养林,需要促进其向涵养林转化;在可以发展水源涵养林的地方,而发展经济林,耗水严重,要严厉取缔,并恢复涵养林;在不适合造林地方造林及建设防护林,除必要外应有所限制。

  受大气环流的制约,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是相对稳定的,除了人工增雨措施外,通过造林创造拦截露水环境是增加水源的必然途径。在能够产生露水区域发展森林,和发展能够产生露水的森林,应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危机区造林的基本原则。

  我国水资源危机区在华北,次之西北。我国二级阶地起始区域具有较为理想水源涵养林营造环境。针对水资源现状,我国目前营林方案应为“f ”型。

  “f ”型是我国北方二级阶地及其相邻区域的形象描述。包括兴安岭、燕山山脉、阴山山脉东部、太行山脉、吕梁山脉、秦岭和六盘山山脉。这些山脉具有良好的雾水条件,大部分海拔在1000~2000米,存在一定面积的森林涵养林,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根本所在。

  太行山是我国华北平原的水之源,面对华北平原河流断水的现实,这里应成为我国首要水源涵养林营造的重点区;燕山是首都北京水之源,水源涵养林营造可以显著改善北京水资源状况;六盘山处于我国半干旱地区边缘,具有不可比拟的生态战略地位,吕梁山是我国半干旱地区的水生态环境的前哨。

  山西省有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清漳河、浊漳河、沁河等汇入华北平原,境内有太行山、吕梁山等著名山脉,海拔适度,山区面积众多,产生露条件适宜,是华北水资源危机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应该成为我国水源涵养林建设的重点区域。

  依据森林涵养水源的新概念,选择适宜区域实施造山工程,营造森林,可以达到涵养水源和调剂区域气候之目标。毛乌素沙漠和子午岭是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域的分界线,海拔一般在1200~1600米。在毛乌素沙漠和子午岭一线,通过工程措施,点状营造五六处海拔2000~2800米、规模各300~500km2的人工山体,创造露形成条件、发展人工森林,涵养水源,增加黄土高原区水资源量,提高区域大气湿度,进而提高西北东部和华北地区降水量,有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中国北方干旱和缺水问题。同时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生态安全性能。

  森林涵养水源的本质是露(露水+雾露水),利用露水、森林与海拔高度的内在联系,在二级阶地起始区和腹地科学发展水源涵养森林,限制经济林(耗水林)的盲目发展,可以缓解和进一步解决我国北方愈来愈严峻的水危机。同时,发展水源涵养森林对固定CO2、减缓地球增温、抑制沙尘暴、降低环境污染和促进经济发展诸多方面有益。建议进一步论证、研究和制定方略。

相关文章

携手中科院地化所,揭示轮胎磨损与水源污染“蝴蝶效应”

导 读车辆部件的磨损可能向环境中释放多种化学添加剂,这些化合添加剂对野生动物和人类具有潜在毒性。近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岛津分析中心携手合作,研究了华南特大城市广州的水源集水区地下水......

森林破碎化在热带地区增加但在全球减少

森林景观破碎化是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通常是大规模森林损失的前兆。根据《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热带地区的森林正在变得越来越破碎化,但在世......

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此生彼长”

森林是陆地上80%以上生物的家园,更是种类繁多的昆虫的“王国”。那么,昆虫多样性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联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团队发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树种多样性的增加不仅能直接......

报告显示过量森林砍伐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攀升

巴西环保组织“气候观测站”于当地时间3月23日发布了最新报告,报告汇编了从2010至2021年间巴西温室气体排放概况。报告显示,巴西温室气体排放量从2010年的约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加到了202......

国际森林日丨我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国家

今天是第11个国际森林日,今年的主题是“森林与健康”。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经过持续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我国森林面积连续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3......

18年全球山地森林面积损失“1个青海”

世界上超过85%的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栖息在山区,尤其是在山地森林里。但山地森林的加速消失正在威胁着物种多样性。“2000年以来,全球山地毁林面积超过7%,堪比我国青海省。”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

新研究预测森林树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以我国广泛分布的壳斗科栎属物种麻栎(Quercusacutissima)为研究对象,利用生态基因组学方法预测森林树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获揭示

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陈洋博士在闫俊华研究员、王应平研究员的指导下,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氮磷留存时间的时空规律。相关研究发表于《农业与森......

关于发布CNASSC23:2022《森林认证机构认可方案》的通知

关于发布CNAS-SC23:2022《森林认证机构认可方案》的通知......

报告称全球森林砍伐率下降但未达预期

 巴西一条高速公路两侧是被砍伐的森林。图片来源:MichaelDantas/AFP/Getty据《自然》报道,近日发布的《森林宣言评估》报告称,各国未能实现到2030年遏制全球森林损失和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