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6-20 09:39 原文链接: 转基因技术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必然选择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启动情况”专题调研组6月16日在深圳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农科院生物研究所原所长黄大窻在调研组同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座谈时做了上述表示。

据了解,在《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便是其中之一。转基因育种是特指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对生物体的特定基因进行改造和转移,现已成为新品种培育的重要途径。

转基因发展势头不可阻挡

根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日前在北京发布的《全球转基因作物概况报告》,转基因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1996年,美国种植了160万公顷的转基因大豆,截止到2007年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1.143亿公顷,比之当初翻了67倍。

“这些数字说明,转基因生物育种已成为最具活力的一项现代农业技术,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黄大窻说。

在耕地日益紧张,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发展转基因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推广而大量减少杀虫剂使用,使全球农药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降低了15.5%。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子市场价值已达69亿美元。资料还显示,种植转基因作物90%的受益者是发展中国家上千万的贫困农民。

黄大窻说:“第一代的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抗虫害,再过三五年,可以增加作物营养以及增强人体免疫力的第二代转基因技术应该可以大规模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是国际上农业生物工程应用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品开发的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转基因作物育种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领先地位,某些项目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以国产抗虫棉为例,自1999年以来,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率递增。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有限公司拥有我国唯一大规模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核心技术ZL,2000-2007年,全国各棉区累计种植试用这种ZL技术的抗虫棉面积达2.2亿亩,为农民累计增收超过300亿元。

转基因作物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但是由于受到国际上‘转基因安全性争议’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转基因作物推广应用的速度缓慢。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生物技术和转基因食品等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很多人都怀疑它的安全性。我们在研发的过程中也充分注意它的安全性,但目前大量科学实验数据表明,我国批准种植和销售的转基因作物产品中不存在安全性问题,也未发现拟待开发的抗病虫水稻和玉米对健康和环境有不良影响。加强科学知识的教育、传播与普及,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将有助于突破制约我国转基因技术发展的认识障碍与误区。”黄大窻表示。

“转基因生物育种”这个重大科技专项对于我们民族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对转基因技术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来做这件事,这涉及到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表示,“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被列为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无疑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我国政府支持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的政策导向。

“当然,在进程中也要做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徐冠华补充说。

专家建议:不能搞“广种薄收”

鉴于转基因重大专项不同于一般的农业应用技术项目,属效益巨大却仍有一定风险的农业高技术范畴,黄大窻建议,该专项的实施应当高瞻远瞩,真正从国家和技术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项目设计,不能搞“广种薄收”、“拉大网”、“撒胡椒面”,切忌设立低水平重复的“大口袋”项目,否则必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同时,还应当加快《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等现行有关法规的修订,特别是要适度放宽审批尺度,对原来评价阶段和时限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改动。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基本前提下,对于已经过严格评价而未发现安全问题的转基因作物应当及时批准应用,同时仍须持续监控其长期影响,最大限度地预防并降低安全性风险。

相关链接

聚焦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技术能否带来粮食增产?

相关文章

首届“旱地农业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10月24~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共同主办的首届“旱地农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农业农村部科技......

首位转基因猪心移植患者心衰原因公布

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的新研究揭示了首个转基因猪心移植患者的致死原因。该手术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将转基因猪心移植到人类患者体内,标志着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7岁的大卫·贝内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医......

美国科学院公布:未来农业发展的五大方向

美国国家科学院、工程院和医学院联合发布了题为ScienceBreakthroughstoAdvanceFoodandAgriculturalResearchby2030的研究报告,描述了美国科学家眼中......

模式植物谷子登场:保守基因助力禾谷类作物增产

人们日常吃的小米,又名谷子,是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最早被驯化和栽培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干旱贫瘠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丰收的谷子。中国农科院供图数十年来,通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谷子产量逐渐提高,但和水稻、小......

农业农村部: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

2月18日,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鼓励农业转基因生物原始创新和规范生物材料转移转让转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强调,鼓励原始创新,支持高水平研究。支持从事新基因、新性状......

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4日,从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获悉,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下发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该证书由舜丰生物获得。基因编辑是世界生物育种......

基因编辑要放开了?农业部发布重磅消息

4月28日,从农业部官网获悉,中国第一个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落地,有效期为5年。同日,农业部发布《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该细则的发布将极大的加速基因组编辑育种的落地,具体如下:此外,农业农村部......

聚焦四类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援疆

为推动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在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强化绿色发展技术供给等四方面加快科技创新。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

湖南益阳稻田见闻:农人闲智慧机械插秧忙

片的稻田中,农人手拿成捆的秧苗,躬着身子将秧苗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春耕正当时,这样的场景在稻田里随处可见。但在湖南益阳的稻田里,《中国科学报》记者看到一番新景象。启动、前进、升降、插秧、转弯……4月......

跨部门协同:挖掘农业生产力布局的潜力

两年前在黑龙江调研的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博士朱安丰发现,部分农户有种植小麦的愿望。然而东北三省如今的小麦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卸任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通识核心课程《大国三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