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14 10:31 原文链接: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试行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不断发展与积累,为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更充裕的物质、技术和人才基础。今年要深化环保领域改革,推进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的确,损害生态环境是要付出代价的。过去由于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在诸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中,生态环境损害未得到足额赔偿,受损的生态环境未得到及时修复。

  如今大不同,有了7省市两年来的实践经验,2018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正式从局部试点到全国试行。试行阶段,环保部门具体承担什么职责?环境保护部今年将如何开展这项改革?以案例为抓手开展试点对全国试行有何借鉴意义?针对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

  环保部门在改革中承担什么职责?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涉及部门众多,改革难度非同一般。这一点,从1月9日环境保护部召开的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视频会上,可以窥知一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人大环资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法、最高检、国务院法制办、司法部、财政部、卫计委等9个单位和部门的专业人士。

  政法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2017年12月“两办”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牵头单位,直接涉及环保部门的职责,一是加强业务指导方面,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修复效果后评估等业务工作。还要配合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各地区环境健康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或指导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风险评估。

  二是加快技术体系建设方面,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技术总纲;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或修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专项技术规范;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服务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数据平台;针对基线确定、因果关系判定、损害数额量化等损害鉴定关键环节,组织加强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

  今年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按照顶层设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从2015年11月开始部署,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这一制度,中间有近五年的时间跨度,这足以表明决策层对推进这项改革的慎重。据这位负责人介绍,2018年环境保护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做好改革统筹推进、指导落实、跟踪督办、汇总报告。环境保护部将按照中央部署,积极推动各地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改革业务指导,会同相关业务指导部门,通过组织会议,开展实地调研、督促检查,以及进展通报等形式,推动解决各地方在试行中遇到的困难。强化改革跟踪督促,定期调度各地方改革机构运行、试行工作进展情况。还将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卫生计生委、林业局等部门编制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有关部门重点任务分工》。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技术保障。今年将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 总纲》框架下,研究编制土壤和地下水、替代等值分析法等方面的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目前,土壤与地下水技术指南正在征求有关单位的意见;另外,联合司法部推进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统一登记管理,出台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细则;开发和完善“环境损害评估”“环境损害评估替代等值分析”应用程序软件等。开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微信公众号;强化环境损害鉴定队伍能力提升,开展环境损害鉴定专家委员会和专家库专家、鉴定评估人员技术培训,召开环境损害鉴定论坛等。

  为什么要以案例为抓手开展试点?

  一是推动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需要。

  这位负责人表示,改革试行的主要目的是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路径,即“改革的一体两翼”,一体是受损生态环境的修复,两翼分别是各地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和具体案例。各地的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是改革工作的凝练和固化,案例是改革具体实践的内容。只有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开展,才能探索鉴定评估、磋商诉讼、执行监督、资金管理等具体制度和措施的关键内容,才能发现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总结凝练出普遍适用的规则,进而上升为法律法规政策。

  据了解,在前期试点过程中,7省市共办理27个案件,涉案总金额约4亿元,推动了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违法者足额承担赔偿责任,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国试行提供了宝贵经验,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制度储备。

  二是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主体,使违法者足额承担法律责任的需要。

  过去,生态环境损害往往陷入“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的困局。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承担赔偿责任,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是破解困局、落实“损害担责”原则在生态环境损害领域的具体解决方案。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责任主体,使违法者足额承担法律责任,恰恰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的个案中逐步实现并加以完善。

相关文章

生态环境部印发通知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要求,指导地方依法有序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和开展排污登记管理工作,推动“十四五”时期工业噪声依......

京冀上下游共护一方碧水

时至初秋,河北滦平潮河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河北赤城白河公园水鸟嬉戏,作为密云水库上游的两大支流,潮河与白河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市民游客前来休闲。一方碧水,情牵京冀两地。北京和河北,山同脉,水同源,良......

关于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预研究工作细则(试行)》的通知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重庆......

通报!7起虚假检测报告案,工厂安全,电缆安全堪忧!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第六批14起涉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未按照规定贮存危险废物、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非法处置危险废......

生态环境部明确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噪声排污许可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与现行的排污许可管理要求保持一致,明确了工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要求,指导地方依法有序开展排污许可证核发和......

中国环境报社与珠江南海局开展支部共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国环境报社第七党支部与生态环境部珠江流域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处......

“一河一策一图”妥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

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突发水污染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十三五”期间,全国多起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均为水污染......

把握好这次机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城中村改造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超大特大城市正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通过改造,可切实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全部对外公开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办法》有关要求,第二轮前五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已分批次向社会公开。2023年10月10日,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

多部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加强城市标准化建设

10月8日,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系统推进城市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