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05 10:39 原文链接: 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以跨代遗传的现象和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长久以来,生物学家一直非常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所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还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就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

  2021年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研究组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以封面长文形式在线发表“The memory of neuronal mitochondrial stress is inherited transgenerationally via elevated mtDNA levels”。该研究以线虫为模型,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跨代遗传现象——神经元的线粒体应激通过神经与生殖腺的信号交流,诱导后代个体携带更高拷贝的线粒体DNA(mtDNA),进而导致后代继承了母本的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mt)。这一跨代遗传现象通过母系遗传,可以在后代中代代相传(>50代)。课题组前期Cell文章鉴定的Wnt信号不仅参与神经与肠道的线粒体应激调控,而且也参与神经与生殖腺的线粒体应激调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激活Wnt信号通路也可以促进线粒体的生成和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增加。继承了较高水平的mtDNA以及随之产生的UPRmt使得后代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包括耐热、抗菌、以及抗百草枯毒素的处理,而且获得了更长的寿命;作为代价(trade-off),这些后代的发育迟缓和生殖力下降。因此,当没有环境压力选择时,携带更高拷贝mtDNA后代在群体中的比例将会很快下降并逐渐消失;但是,当遇到类似祖辈经历的压力胁迫时,这些后代展现出更强的生存和竞争力。

  图:神经元线粒体应激通过调控mtDNA水平诱导UPRmt的跨代遗传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烨研究员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生张茜为第一作者,参与该工作的还有研究生王子豪、张文峰、文庆博、李心宇、周俊、郭永青、副研究员邬雪影、博士后刘阳丽。遗传发育所钱文峰研究员和研究生魏昌硕为本文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帮助。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相关文章

神经与血流信号转换成钢琴与提琴曲——配乐“电影”将大脑活动可视化

广域神经活动的视听示意图。图片来源:戴维·蒂博多等人/《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复杂的神经元数据可以转换成视听格式?没错,其甚至能成为带有配乐的“电影”来方便人们探索,并帮助解释大脑执行某些行为时发生的......

揭秘癌细胞与神经元的“共生共舞”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曾在《自然》杂志刊发论文,首次证实恶性脑癌与大脑的神经连接密切相关。他们发现神经胶质瘤会与健康的神经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触,劫持来自健康神经元的电信号,从而促进自身生长。据英国《......

NatureCancer:线粒体DNA突变增强免疫检查点疗法的癌症治疗效果

几十年来,我们已经知道超过50%的癌症存在体细胞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而生殖细胞中的线粒体DNA突变是人类遗传性代谢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其影响已经得到证实。然而,线粒体DNA突变在癌症中的生......

西湖大学:揭示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

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贾洁敏团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神经元调控大脑血流新路径。他们发现了一座架在神经元与血管之间的“新桥梁”——类突触(NsMJ)。通过类突触,谷氨酸能神经元可直接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

大脑里有位GPS“指挥官”

无论是太阳的东升西落,还是城市的东西南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方向、定位目标或是记忆场景,都需要用大脑对空间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在大脑中发生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

新研究揭示自我中心编码的细胞和亚细胞机制

确定空间信息的表征机制是探讨空间信息处理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学习记忆中空间场景处理原则提供了重要启发。12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研究员王成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生命科......

我国学者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523、82073823)等资助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在神经元糖代谢特征与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神经元胞体主要进行有氧糖酵解代谢以防止氧化......

做“白日梦”时大脑在干什么

当人静静地坐着,突然之间,大脑“出神”,仿佛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经历,也可能是过往的记忆。事实上,可能只是做了个白日梦。那么,在做白日梦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是神经科学家们很难回答的问......

神经元损伤修复搭“桥”的微型生物机器人

由患者自身细胞构建的“分子医生”能够筛查癌症、修复受损组织、清除血管斑块,是研究人员对未来医学的构想。而美国塔夫茨大学发育生物学家MichaelLevin致力将这种构想变为现实。4年前,Levin和同......

半导体所在仿生覆盖式神经元模型及学习方法研究中获进展

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活动的重要模式识别工具,备受关注。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NeuralNetworks,DNN)的改进与优化工作集中于网络结构和损失函数的设计,而神经元模型的发展有限。......